Workflow
有限政府
icon
搜索文档
为更激烈的全球经贸扰动未雨绸缪
第一财经· 2025-07-07 08:54
特朗普2.0税改法案的核心影响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大规模税收与支出法案,内容包括降低税收、减少开支、增加军费和赤字,该法案被称为"大而美"法案 [1] - 法案体现"小政府"理念,通过减税、去监管、调整社保医保福利要求等措施降低经济社会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 [1] - 法案预计将提升美国边际劳动生产率,抬高经济增长中枢 [1] 美国贸易政策与资本支出周期 - 特朗普政府增加关税旨在为财政开源增收,同时高强度贸易冲突将加速美国进入资本支出周期 [1] - 高关税改变跨国公司在贸易与投资方面的相对价格,使在美国市场投资的边际收益超过跨境贸易的边际成本 [1] - 4月以来贸易战导致美国通胀稳中有降,新增关税增长,但通胀效应可能存在时滞 [2] 全球经贸体系的重构 - 美国对内减税去监管、对外寻求贸易冲突的政策正在改变全球经贸体系的相对价格和相关关系 [2] - 许多国家陷入应激反应模式,主要聚焦于降低贸易冲突损失,而非制定长期博弈策略 [2] - 各国需避免单一冲突回应陷阱,针对美国战略布局制定全方位应对策略 [2] 中国应对策略与改革 - 中国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3] - "五统一、一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将系统性改变中国经济社会的相对价格,重塑扩张性制度框架 [3] - 通过有限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匹配,提升经济社会活动上限空间,增强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 [3] - 中国以简政放权、轻税薄赋和市场改革重构经济增长第二曲线 [3]
日媒:美国的困境与中国无关
环球网· 2025-07-01 11:55
美国经济困境的核心原因 - 美国经济困境的核心原因并非中国崛起,而是其背离了开放市场、全球参与和有限政府干预等核心原则 [1] - 美国曾凭借开放的人才、资本、创新和全球贸易体系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但当前政治失能、短期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倾向正在瓦解这一模式 [1] - 产业政策卷土重来,补贴、关税和投资限制成为常态,自由贸易甚至变得政治敏感 [1] 中国经济崛起的驱动因素 - 中国经济崛起得益于改革加开放的公式,为民营企业创造空间并融入全球体系 [2] - 中国持续推进市场自由、改革和开放,缩减负面清单、设立自由贸易区、完善外资准入条件 [2] - 中国发展模式承袭了市场驱动增长、基础设施投资、注重执行力和长远规划等美国曾倡导的优秀特质 [2] 中美经济模式的对比 - 中国在减少政府干预的同时,美国正扩大政府干预并走向封闭 [3] - 中国科技、制造和物流领域涌现出世界级私营巨头,外国投资持续增长 [2] - 美国将全球参与视为威胁而非机遇,导致经济政治化和自由企业制度信心侵蚀 [2] 全球领导力的本质 - 全球领导力并非零和游戏,而是提供值得效仿的发展模式 [3] - 美国仍拥有引领世界的制度、人才和资源,但政策制定基于恐惧可能导致自我破坏 [3] - 中国通过持续改革与开放证明经济伟大需要坚持基础原则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