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有效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碳”路先锋:4%能耗贡献22%工业产值
新华日报· 2025-08-20 05:57
虚拟电厂建设与运营 - 南京江宁开发区能碳虚拟电厂示范项目仅用8个月建成并落地运转 纳入国家发改委《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1] - 虚拟电厂通过绿色低碳智慧能源云平台实时监控发电容量、可调节容量、绿电使用比例、碳排放量等数据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动态管理[1] - 紫金山科技城光储超充放智慧能源示范站设12个超充充电车位 年服务能力达35000车次 辐射范围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38%[3] 政企合作模式创新 - 开发区采用"企业主体、市场主导、政府支撑"模式 通过政企分离改革推动集团公司实体化运营 已合作成立7家新公司[2][3] - 合作案例包括:与华电和国电南自组建虚拟电厂合资公司 与中石油/英飞源合作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已备案3个项目) 与上海环交所共建碳管理体系服务中心[3] - 政府以"园区国资"入股新公司 提供协调服务 既促进碳达峰产业起步 又带动园区企业绿色转型[2] 低碳产业集聚效应 - 开发区新招引亿元以上低碳类项目超50个 在建低碳类重大项目35个 总投资达335亿元[4] - 与中江国际合作催生氢能转化项目 园区企业产品进入更高层次供应链体系[4] - 开发区以全市4%能耗贡献22%工业产值 成为国家碳达峰试点园区标杆[4] 制度创新与示范成果 - 首创性成果包括:发布全国首批园区ESG报告 建成全省首个绿色低碳法律服务中心 上线南京首个园区碳足迹服务平台[4] - 政府聚焦新型电力示范建设、产业绿色转型等四大领域 通过制度供给引导市场化转型[5] - 依托国有资本纽带联合央企/民企 推动低碳产业商业化运营 实现服务业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6]
为更激烈的全球经贸扰动未雨绸缪
第一财经· 2025-07-07 08:54
特朗普2.0税改法案的核心影响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大规模税收与支出法案,内容包括降低税收、减少开支、增加军费和赤字,该法案被称为"大而美"法案 [1] - 法案体现"小政府"理念,通过减税、去监管、调整社保医保福利要求等措施降低经济社会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 [1] - 法案预计将提升美国边际劳动生产率,抬高经济增长中枢 [1] 美国贸易政策与资本支出周期 - 特朗普政府增加关税旨在为财政开源增收,同时高强度贸易冲突将加速美国进入资本支出周期 [1] - 高关税改变跨国公司在贸易与投资方面的相对价格,使在美国市场投资的边际收益超过跨境贸易的边际成本 [1] - 4月以来贸易战导致美国通胀稳中有降,新增关税增长,但通胀效应可能存在时滞 [2] 全球经贸体系的重构 - 美国对内减税去监管、对外寻求贸易冲突的政策正在改变全球经贸体系的相对价格和相关关系 [2] - 许多国家陷入应激反应模式,主要聚焦于降低贸易冲突损失,而非制定长期博弈策略 [2] - 各国需避免单一冲突回应陷阱,针对美国战略布局制定全方位应对策略 [2] 中国应对策略与改革 - 中国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3] - "五统一、一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将系统性改变中国经济社会的相对价格,重塑扩张性制度框架 [3] - 通过有限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匹配,提升经济社会活动上限空间,增强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 [3] - 中国以简政放权、轻税薄赋和市场改革重构经济增长第二曲线 [3]
五个日常小事让外籍教授感知中国经济大势
搜狐财经· 2025-05-17 17:41
共享经济 - 共享单车和网约车等共享经济模式在中国普及,体现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推动力 [3] - 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加速应用,推动更多行业加入共享经济,实现技术、产品、数据高度融合 [3] -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支持共享经济等消费新业态发展 [3] 基础设施与新兴产业 - 中国高铁时速达350公里,5G网络全覆盖,城乡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 [4] - 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近50%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占比超50%,数字支付规模占全球近50%,高铁运营里程超其他国家总和 [4] - 新型基础设施和新兴产业发展强劲,得益于政府集中协调与市场高效资源配置 [4] 经济韧性 - 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加速融合,增强经济韧性 [6] - "五年规划"提供长期稳定发展框架,"十四五"规划重点投资新能源等高科技领域,推动创新 [6] - 经济政策连续性保障产业稳定发展,形成国际竞争与合作优势 [6] 消费市场潜力 - 宠物经济快速增长,2024年宠物犬猫数量预计达1.87亿只,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 [7] - 首发经济、银发经济、情绪经济等新业态兴起,反映庞大人口规模和消费能力 [7] - 中国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9] 经济基本面 - 经济规模全球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第一,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全球第一 [9] - 研发人员数量世界首位,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世界第二,支撑科技竞争力 [9] - 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具备应对外部挑战的坚实底盘 [9]
资金、土地、人才三箭齐发,广东12条硬核新政撑市场主体
搜狐财经· 2025-05-13 22:35
广东省市场主体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广东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900万家,其中企业超835万家,两项指标均居全国首位 [1] - 面临存量竞争与增量开拓的双重挑战,需推动市场主体从"红海"突围向"蓝海"进军 [1] - 广东省发布《若干措施》,通过培育新质生产力、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加码外资支持政策、覆盖全生命周期服务四大核心抓手激发市场活力 [1] 资源要素倾斜政策 - 资金投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 [2] - 预留不少于2万亩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保障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机器人、芯片制造、开源大模型等新质生产力产业用地需求 [2] - 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对高精尖缺和前沿赛道领域重点人才实行"一人申请,全家落户"政策 [2] 重点产业领域布局 - 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生物医药、量子科技、商业航天、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现代化海洋牧场等重点领域 [3] - 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建立头部企业和领军人才数据库,实施针对性招商引资政策 [3] - 对特别重大的产业招引项目制定更加精准的支持政策 [3]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措施 - 对符合条件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年度新增银行贷款,省财政按不超过贷款利率的35%进行贴息,每年贴息贷款总规模最高2000亿元 [4] - 推动广东省每年政府性担保融资规模超过1000亿元 [4] - 省级财政计划三年内安排超百亿元资金,通过贴息和融资担保在融资供需两端同步发力 [4] 财政支持力度 - 2025年初预算已安排"制造业当家"相关资金262亿元人民币 [5] - 预计省财政3年将新增安排资金共约136亿元,其中今年内落实安排资金约45亿元 [5] - 优化奖励政策招引外资,激励市县投资促进工作 [5] 外资引入与场景创新 - 广东省累计设立外资企业超过35万家,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近6000亿美元,外资企业贡献全省1/4税收和1/3进出口及规上工业增加值 [6] - 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给予最高800万元人民币一次性奖励,外资研发中心最高100万元资助,全球研发中心叠加最高500万元奖励 [6] - 每年建成20个以上区域特色场景、100个以上示范场景,推动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等领域设立城市级实景测试场 [7] 应用场景创新价值 - 外资技术输入与内部产业优化为产业生态注入"创新基因",场景创新是"基因表达"的培育土壤 [7] - 推动政府等公共服务机构率先接入人工智能大模型,加快形成大规模商业应用 [7] - 形成"以开放促创新、以创新引开放"的双向赋能格局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