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交易保护
搜索文档
退款要“扇娃” 平台不能无动于衷
北京商报· 2025-10-21 23:35
事件概述 - 一名11岁女孩在千岛二手潮玩交易平台花费500多元购买卡牌后,其母亲与卖家沟通退款时,有卖家提出“扇孩子耳光”的无理要求 [1] - 家长向平台客服求助仅获得“抱歉”回应,未获得有效帮助 [1] - 平台官方回应否认交易采用其千岛闪购服务,并强调纠纷因个人闲置交易引发,称退款规则非平台官方规则 [2] 平台责任与行业规范 - 无论一手或二手商品,只要在平台上交易,平台即有责任保护买卖双方权益,包括杜绝卖家恶意退款和保障买家退货维权 [2] - 平台不能对卖家的无理要求坐视不理或隐身装糊涂,放任卖家胡作非为等同于纵容扰乱市场秩序 [2] - 行业惯例是针对未成年人设置“青少年模式”、“防沉迷模式”,并对“打赏”、“充值”等交易行为要求监护人确认 [3] - 平台应通过可追溯通道,帮助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对误点错点等非常规交易行为及时止损 [3] 针对未成年用户的保护措施 - 在潮玩、卡牌等青少年风靡商品带动下,二手平台用户很大一部分来自未成年人 [3] - 平台应在交易页面设置防止诱导消费、强制下单的特殊提示 [3] - 平台应在支付环节严格落实实名认证、人脸识别等安防措施,确保对未成年人依法保护 [3] - 针对未成年人非理性下单,平台应为监护人开设“绿色通道”,双方共同协商售后服务 [2] - 买家在涉及未成年人下单纠纷时,可提交申请要求平台介入,协助监护人依法维权 [2] 卖家行为与风险规避 - 卖家可通过说明二手商品特殊性、反复售卖增加交易难度等方式获得家长理解 [2] - 卖家可通过协议约定“二手物品不退不换”来规避风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