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未成年人网络消费陷阱
icon
搜索文档
防范未成年人网络消费陷阱
经济日报· 2025-06-19 04:16
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现状 - 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7.3%,网民规模突破1.96亿人 [1] - 未成年人网络消费呈现低龄化趋势,支出主要用于网购、平台会员、游戏充值和直播间打赏 [1] - 平台采用隐蔽手段诱导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如设置"每日充值福利"机制或推送"限量皮肤"等商品 [1] 政策与法律框架 -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网络保护"专章,国务院制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提供法律依据 [2] - 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网信办等部门要求平台企业通过技术手段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 [2] - 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各级法院推进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加强法治保障 [2] 平台企业技术措施 - 平台需优化防沉迷系统,采取动态核验确保未成年人使用真实身份登录 [3] - 完善未成年人模式,用技术手段过滤有害内容并增强模式吸引力 [3] 教育与共治机制 - 家长需管理支付密钥并与孩子保持开放沟通,培养健康消费观 [3] - 学校应将网络消费安全教育纳入必修课程,通过情景模拟提升风险意识 [3] - 社会层面需开展公益宣传活动,普及未成年人网络消费风险知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