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与传统文化结合

搜索文档
2025毕业季最大黑马:32岁硕士毕业,作品一周爆火
36氪· 2025-07-07 07:26
艺术创作与教育 - 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聂士昌的机械动态雕塑作品在毕业展上引发广泛关注,五件作品巧妙融合机械结构与传统文化元素[1][3] - 作品包括《滴动仪》《璇玑仪》《循回仪》《律动》《枯木逢春》,创作耗时一年,涉及3D打印、金属加工等工艺[7][8][10][11][13] - 创作过程高度独立,从设计到执行均由作者完成,细节精确至小数点后四位[23] 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融合 - 作品灵感源自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古观象台等传统文化载体,结合差速器等现代机械装置[15][21] - 创作理念强调"四两拨千斤"的巧妙性,导师指导原则注重传统与创新的平衡[15] - 作品被网友评价为"古典又赛博",引发对墨家机关术的联想[1][15] 艺术教育路径 - 作者经历三次高考复读,最终以全国第十名成绩考入中国美术学院[28][30][33] - 本科毕业后从事艺考培训三年,后重返校园攻读研究生[36] - 计划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深化对周易、阴阳等传统文化的研究[48] 艺术市场反响 - 作品在社交媒体获超400个点赞,吸引藏家、博物馆及美术馆收藏意向[5][43] - 毕业展期间作品展区观众密集,形成现象级传播效应[45] - 作者拒绝商业化干扰,坚持将注意力集中于创作本身[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