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合约食堂

搜索文档
减少开支、避免浪费,贵州剑河县创办村级“合约食堂”做法值得借鉴
中国环境报· 2025-07-04 11:09
乡村治理创新 - 剑河县政协提出以村为单位建设"合约食堂"方案 通过集体统一采购桌椅碗筷和设置专职管理员实现标准化管理 [1] - 方案规定红白喜事简餐需限定天数与菜品 同时开发长桌宴旅游餐饮为集体经济开辟增收渠道 [1] - 该模式使村民单户操办宴席的平均成本显著下降 并有效解决借用餐具等传统难题 [1] 经济与社会效益 - "合约食堂"使村民宴请支出减少 思想负担减轻 调研显示村民对便利性和节约效果反响积极 [1] - 集体采购和标准化配餐使食材浪费率降低 同时减少一次性餐具使用量 缓解白色污染问题 [1] - 通过承接旅游餐饮业务 部分村集体已实现稳定收益 形成可持续运营模式 [1][2] 产业融合与转型 - 第三方委托性质对非必要宴请形成天然遏制 有助于改善农村人情往来负担过重的风气 [2] - 经营模式创新体现在优先保障村民需求基础上 采用承包制对接旅游产业需求 [2] - 该模式需结合本地民俗和产业基础实施 案例显示其具有规范红白事市场和促进产业联动的双重价值 [2] 模式推广价值 - 剑河案例证明共享模式在节约资源(食材/餐具)和减轻污染方面具有可量化效果 [1][2] - 成功要素包括集体统一管理标准 旅游产业配套 以及村民获得感提升三个维度 [1][2] - 各地需根据民俗差异调整实施方案 核心需平衡传统习俗与现代治理要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