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医生是“带来希望的白衣天使”(“一带一路”话健康)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17 06:50
医疗援助成果 - 中国第30批援几内亚医疗队在18个月内完成9188例医学检验、534台主刀手术、177人次危重患者抢救,并开展近80项当地首次进行的手术和检验 [4] - 医疗队建成几内亚首个病媒生物防制室,填补当地技术空白 [4] - 第31批医疗队近期完成几内亚首例AI辅助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延续中国医疗队精神 [4] 医疗队组成与工作环境 - 第30批医疗队由24人组成,包括北京安贞医院16个临床科室专家、北京卫健委政策专家、北京市疾控中心公共卫生专家和专职翻译 [5] - 中几友好医院作为主要工作场所面临设备型号不全、药品耗材短缺等严峻挑战 [5] - 医疗队通过创新方式克服困难,如使用患者自体组织替代手术材料、缝制自制医疗器具等 [6] 技术创新与培训 - 医疗队开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等近80项新技术,填补当地医疗空白 [6] - 举办中几友好医院第一届腹腔镜培训班,培训当地医生掌握先进技术 [13] - 向科纳克里职业卫生学校捐赠医学教学模具,开展急救和护理培训 [13] 公共卫生建设 - 公共卫生专家周小洁起草11项技术规范,带领团队将驻地餐厅蟑螂密度从每张粘蟑纸40余只降至0 [11] - 团队清洗消毒驻地和医院水箱,完成约4万平方米环境与病媒消杀 [11] - 创建几内亚首个病媒生物防制室,采集500余号昆虫标本涵盖20种重点病媒生物 [12] 文化传播与知识传承 - 医疗队与孔子学院学生交流中国书法、民乐、戏曲等传统文化,建立跨国友谊 [9] - 出版《几内亚首例临床病例汇编》等法文医学书籍供当地医生学习 [13] - 编写《非洲防蚊手册——中国消除疟疾经验在非洲推广应用》中法双语版教材 [13] 援助模式创新 - 提出"3个精准"医疗援外思路:精准人员援助、精准技术援助、精准物资援助 [12] - 向几内亚卫生部提交《中国爱国卫生运动发展历程和本地化建议》等多项公共卫生报告 [13] - 推广"需求导向、重点突出、可持续性"的援助原则 [13]
国家疾控局有关负责人就《世界卫生组织大流行协定》答记者问
新华网· 2025-05-21 00:15
《世界卫生组织大流行协定》的核心意义 - 《大流行协定》旨在改革全球卫生安全治理体系,提升预防、防范和应对传染病大流行的能力 [2] - 协定提出建立新机制以改善大流行监测、卫生产品研发与分享、生产分配秩序等问题 [2] - 协定通过是多边治理机制的重要成果,体现国际社会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共同承诺 [2] 中国在协定谈判中的角色 - 中国以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为指导,推动多边合作并支持世卫组织核心作用 [3] - 在技术议题上提出科学修改意见,推动监测范围聚焦新发/再发传染病并优化信息分享机制 [3] - 联合发展中国家在"公平之友小组"框架内倡导公平获取卫生产品,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 [3] 解决公平性问题的具体措施 - 研发领域要求缔约国支持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并促进研究合作与成果共享 [4] - 生产和技术转让条款推动技术转移以增强全球卫生产品生产可持续性与地域多样性 [4] - 建立世卫主导的病原体获取和惠益分享系统,促进病原体材料与序列信息的快速共享 [5] - 设立全球供应链和物流网络保障公共卫生产品供应,并建立资金协调机制支持协定实施 [5][6] 协定后续推进计划 - 世卫组织将成立工作组继续谈判第12条附件,成果提交第79届世卫大会审议 [7] - 协定需60国批准后生效,中国承诺推动附件谈判以确保科学性与公平性 [7]
汇聚起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磅礴伟力
广西日报· 2025-05-03 10:06
论坛概况 - 2025年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于4月28—30日在防城港举办,主题为"医学创新共享 健康可持续发展",包含开幕式、主旨演讲、分论坛等活动 [2] - 论坛发布《2025年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倡议》,呼吁各国加强医学创新合作,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1] - 来自上合组织国家、东盟国家的专家学者围绕国际医疗保障政策、医疗健康产业、药用资源保护、营养健康食品标准等主题展开讨论 [3] 合作成果 - 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地中海贫血防治联合创新中心、特殊食品跨层级创新联动服务站正式揭牌 [3] - 中国广西中医药大学与吉尔吉斯斯坦国立医学院签署校际合作备忘录,推动医疗实践、医学教育、科研等领域合作 [3] - 论坛推动国际医学创新合作在技术互通、数据互联、标准互认、资源共享等方面达成新共识 [4] 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 - 试验区是习近平主席亲自宣布部署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东盟国家开展医学创新合作的重要平台 [5] - 试验区已形成"国家11部委15条政策+广西总体方案+区域医药交易平台17条措施"的立体化支撑体系 [6] - 试验区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 [6] - 试验区区域医药交易(集采)平台、"1369生命直通车"、食品安全与营养创新平台受到与会嘉宾高度关注 [6] 国际合作展望 - 乌兹别克斯坦期待与中国加强中医药产业、现代医学、人工智能、教育培训等领域的合作 [7] - 柬埔寨提议建立上合组织、东盟健康创新平台,推动数字医疗与AI辅助诊疗标准化 [9] - 广西将发挥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优势,深化与上合组织国家务实合作,促进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8] - 上海合作组织期待建立更稳定的合作机制,促进医学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 [9]
深化医学创新合作 应对健康卫生挑战(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
人民网· 2025-05-03 06:00
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成果 - 2025年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在广西防城港举行,吸引上海合作组织国家、东盟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400余名嘉宾参与,旨在深化医学创新合作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1] - 论坛完成签约项目52个,涵盖医疗器械、创新药物、中药材贸易、健康食品生产、医疗康养等重点产业 [2] - 论坛发布《2025年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倡议》,呼吁推动药用动植物资源保护及传统医药国际合作 [4] 各国医学合作进展 - 白俄罗斯通过白中工业园引入数十家中国医疗企业创新成果,2024年正式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后将继续参与医学创新合作 [1] - 柬埔寨发展远程医疗和AI辅助诊疗技术,寻求建立更具韧性的医疗体系 [2] - 巴基斯坦60%人口(约1.44亿)依赖农村医疗,计划与中国合作开发传统医药资源 [4] - 塔吉克斯坦通过50余家中国医药企业进口药品和医疗器械,国内已设立7所中医药中心 [3][5] 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发展 - 试验区成为上海合作组织与东盟国家医学合作平台,已与13个国外城市建立友好关系 [3] - 试验区举办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等国际会议,吸引俄罗斯生物医学专家关注其跨境合作模式 [3] - 试验区经验被俄罗斯万德创新教育学校视为欧亚-东南亚医学合作的典范,计划推动俄中医学教育交流 [3] 传统医药与技术创新 - 乌兹别克斯坦关注中医药AI健康终端技术,认为科技可推动传统医药现代化 [5] - 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在生物制药、新药研发领域加强合作,满足民众健康需求 [2] - 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东盟国家通过机制化合作提升医学创新水平 [2]
沈跃跃出席2025年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
快讯· 2025-04-29 10:57
论坛背景与主题 - 2025年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在防城港开幕,主题为"医学创新共享、健康可持续发展" [1] - 论坛旨在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建立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的重要指示 [1] - 400余名嘉宾出席,包括上合组织国家领导人和官员 [1] 国际合作方向 - 深化与上合组织、东盟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医学创新合作 [1] - 坚持创新共享,完善国际医学创新合作新机制 [1] - 坚持协作共建,建设高水平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 [1] 传统医药发展 - 加强传统医药领域交流合作,坚持传承发展 [1] 论坛成果 - 发布《2025年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倡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