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辅助诊疗

搜索文档
奖项评选延期!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6-06 20:26
大会延期通知 - 奖项评选报名截止时间延期至2025年6月20日24:00 [1] - 延期目的是为参选方提供更充裕时间准备申报材料 [1] 大会概况 - 首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由思宇组织,2024年6月28日举办颁奖活动 [2] - 2025年大会将于7月17日在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举行,规模约500人 [5] - 嘉宾来自政府、医院、龙头企业、初创公司、投资机构、科研院所等跨界代表 [5] 大会议程 - 议题包括全球医疗科技发展趋势与政策环境解析、影像平台、脑机接口、介入器械等研发路径 [6] - 其他议题涵盖医工交叉成果转化、AI辅助诊疗、资本关注方向、海外市场准入等 [6] 奖项设置 - 共设立5类奖项: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奖、创新应用奖、创新服务奖、供应链创新奖、创新转化个人奖 [4][8] - 创新奖评选对象为医疗器械/数字医疗技术企业,标准需具备原创性、先进性及产业化潜力 [7] - 创新应用奖面向医疗机构与科技公司联合团队,要求技术已进入临床并取得明确疗效 [10] - 创新服务奖针对CRO、CDMO等服务机构,标准为在技术孵化转化中提供关键助力 [10] - 供应链创新奖评选核心元器件/原材料供应商,标准为保障产品量产与成本控制表现 [10] - 创新转化个人奖面向临床医生、科研人员或技术出身的企业创始人,需实现初步转化成果 [11] 评选流程 - 申报阶段截至2025年6月20日,评审阶段为6月21日-29日 [12] - 结果通知时间为6月30日-7月4日,奖杯制作在7月5日-11日完成 [12] - 现场颁奖定于7月17日大会主舞台举行 [12] 参选方法 - 企业需通过指定链接提交申报材料 [13] - 个人奖申报需发送邮件至指定邮箱,包含简历、研究成果概述、论文专利等证明材料 [13][14] - 商务合作可通过工作微信号、手机号或直接联系思宇团队人员 [13]
奖项评选延期!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6-06 02:08
大会延期通知 - 奖项评选报名截止时间延期至2025年6月20日24:00,旨在为参选方提供更充裕的准备时间[1] 大会概况 - 首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由思宇组织,2024年6月28日举办颁奖活动[2] - 2025年大会将于7月17日在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举行,预计规模约500人,嘉宾涵盖政府、医院、企业、投资机构等多领域代表[5] 大会议程 - 议程包括全球医疗科技发展趋势与政策环境解析、影像平台/脑机接口/介入器械等研发路径、AI辅助诊疗与数字疗法突破等六大主题[6] 奖项设置 - 设立五大奖项: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奖(针对原创性技术产品)、创新应用奖(临床广泛应用技术)、创新服务奖(CRO/CDMO等服务机构)、供应链创新奖(关键供应企业)、创新转化个人奖(医生/科研人员/企业创始人)[4][7][8][10] - 评选标准强调技术原创性、临床疗效、产业化潜力及行业影响力[7][10] 参选方法 - 企业需通过指定链接提交材料,个人奖需邮件提交CV、研究成果概述、论文/专利证明等[10][13] - 商务合作可通过工作微信号(suribot22)或联系思宇团队成员(赵清、Alice等)[12] 评选流程 - 申报阶段截至2025年6月20日,评审于6月21-29日进行,结果7月4日前通知,现场颁奖定于7月17日[11] 其他说明 - 参评全程免费,组委会向领奖人赠送会议门票[4] - 个人奖需提供推荐信(可选)以增强公信力[13]
奖项评选延期!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6-05 18:08
大会延期通知 - 奖项评选报名截止时间延期至2025年6月20日24:00,旨在为参选方提供更充裕的准备时间 [1] 首届大会回顾 - 2024年6月28日由思宇组织全球医疗科技大会并举办颁奖活动 [2][3] 大会议程 - 议程包括全球医疗科技发展趋势与政策环境解析、影像平台、新型耗材、脑机接口等研发与转化路径、医工交叉与高值医械成果转化经验分享、AI辅助诊疗与数字疗法的落地与突破、国内外资本关注的技术方向与企业画像、海外市场准入和市场营销路径对接 [6] 奖项申报说明 - 参与评奖全程免费,组委会向领奖人赠送会议门票 [4] - 奖项包括2025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奖、2025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应用奖、2025全球医疗创新服务奖、2025全球医疗科技供应链创新奖、2025全球医疗科技创新转化奖(个人奖) [4][8] 大会基本信息 - 大会地点为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时间为2025年7月17日,参会规模约500人,嘉宾阵容包括政府、医院、龙头企业、技术初创、投资机构、科研院所等跨界代表 [5] 奖项评选标准 - 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奖:面向医疗器械/数字医疗技术企业,要求具有原创性、先进性、具备规模化产业化潜力的创新产品或平台技术 [7] - 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应用奖:面向医疗机构、科技公司联合团队,要求技术已进入临床,广泛应用并取得明确疗效,具备推广价值 [10] - 全球医疗创新服务奖:面向提供CRO、CDMO、知识产权、注册、投融资等服务的机构,要求在支持技术孵化、转化、上市等环节提供关键助力并具行业影响力 [10] - 全球医疗科技供应链创新奖:面向核心元器件/原材料/系统模块等关键供应企业,要求在保障创新产品落地与量产、实现系统协同与成本控制方面表现出色 [10] - 全球医疗科技创新转化奖(个人奖):面向公立医院临床医生、科技成果转化负责人、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副高及以上)、企业创始人(技术出身、良好的教育背景),要求围绕临床需求开展创新性研发并实现初步转化成果,具有示范意义与潜力 [10] 评选流程 - 申报阶段:即日起至2025年6月20日 - 评审阶段:2025年6月21日至6月29日 - 结果通知:2025年6月30日至7月4日 - 奖杯制作与确认:2025年7月5日至7月11日 - 现场颁奖:2025年7月17日 [11] 参选方法 - 企业参选需填写指定链接,个人奖参选需发送邮件至指定邮箱并提供个人简历、研究成果概述、相关论文/专利/项目证明、实验或临床数据、推荐信(可选) [10][13] - 商务合作可通过工作微信号suribot22或手机号13552754250联系,也可直接联系思宇团队工作人员 [12]
奖项评选延期!医疗企业速来!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6-04 17:26
大会延期通知 - 奖项评选报名截止时间延期至2025年6月20日24:00,旨在为参选方提供更充裕的准备时间[1] 首届大会回顾 - 2024年6月28日由思宇组织全球医疗科技大会并举办颁奖活动[2][3] 大会基本信息 - 地点: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 - 时间:2025年7月17日(周四) - 规模:约500人参会 - 嘉宾构成:涵盖政府、医院、龙头企业、初创公司、投资机构及科研院所代表[5] 大会议程 1. 全球医疗科技发展趋势与政策环境解析 2. 影像平台、新型耗材、脑机接口等研发与转化路径 3. 医工交叉与高值医械成果转化经验分享 4. AI辅助诊疗与数字疗法的落地突破 5. 国内外资本关注的技术方向与企业画像 6. 海外市场准入与营销路径对接[6] 奖项设置与评选标准 1. **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奖** - 对象:医疗器械/数字医疗技术企业 - 标准:原创性、先进性且具备规模化产业化潜力的产品或技术[7] 2. **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应用奖** - 对象:医疗机构与科技公司联合团队 - 标准:技术已临床广泛应用并取得明确疗效[10] 3. **全球医疗创新服务奖** - 对象:CRO、CDMO等服务机构 - 标准:在技术孵化、转化环节提供关键助力[10] 4. **全球医疗科技供应链创新奖** - 对象:关键元器件/原材料供应企业 - 标准:保障创新产品量产与成本控制[10] 5. **全球医疗科技创新转化奖(个人奖)** - 对象:临床医生、高校科研人员(副高及以上)或技术出身的企业创始人 - 标准:围绕临床需求实现创新研发与初步转化[10] 评选流程 - 申报阶段:即日起至2025年6月20日 - 评审阶段:2025年6月21日—6月29日 - 结果通知:2025年6月30日—7月4日 - 颁奖准备:2025年7月5日—7月11日 - 现场颁奖:2025年7月17日[11] 参选方法 - 企业需通过指定链接提交材料[10] - 个人奖申请需邮件提交CV、研究成果概述、论文/专利证明及推荐信(可选)[12][13]
上市公司加速绘制新质生产力版图
金融时报· 2025-05-15 11:08
政策支持与市场趋势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调整,A股上市公司正以并购重组作为发力点加速绘制新质生产力版图 [1] - 有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涵盖优化重组条件、降低操作门槛、丰富支付方式、设立产业并购基金等,体现国家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导向 [1] - 证监会正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及配套措施,以更大力度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提升创新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1] 并购重组市场表现 - 自2024年"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沪深两市披露重组项目近1400单,同比增长40%,其中重大资产重组超160单,同比增长2.4倍 [3] - 深市新增披露超过760单并购重组,金额合计超2900亿元,其中重大资产重组超80单,金额超1100亿元 [4] - 科创板新增产业并购100单,披露交易金额超247亿元,其中39单为2024年新增,19单涉及现金重大重组、发行股份及可转债购买资产 [4] 并购重组驱动因素 - 并购重组是快速实现产业突围的重要路径,帮助传统企业迅速获得核心专利、关键设备、先进平台,实现"跳跃式"发展 [2] - 生物医药板块通过并购创新药研发平台、疫苗技术公司或AI辅助诊疗系统,可带来新业绩增长极并实现战略跃升 [2] - 并购重组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路径包括整合优势资源、促进技术创新、拓展市场空间及优化产业链布局 [3] 热门赛道并购案例 - 半导体领域:沪硅产业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3家公司少数股权,实现对二期300mm大硅片核心资产的全资控制 [6] - 人形机器人赛道:宏昌科技拟使用自有资金拓展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业务,发展新利润增长点 [6] - 电源管理芯片领域:希荻微电子拟收购诚芯微科技100%股份,填补AC-DC芯片技术不足 [6]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并购重组有助于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与现有产业融合发展 [4] - 上市公司通过产业资源整合实现协同效应,丰富产品矩阵、延伸产业链、拓展潜在客户,提升业务质量与投资价值 [4][5] - 未来并购重组市场有望迎来更多高质量案例,为实体经济注入新动能 [7]
养老机器人温暖幸福晚年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06 06:52
养老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60岁以上人口超3亿占比22%,65岁以上超2亿占比15%,养老需求巨大[10] - 2024年养老机器人市场规模突破300亿元,预计2025年达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30%[18] - 国际电工委员会发布由中国牵头制定的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IEC63310,确立产品设计制造基准[8] 技术应用场景 - 生活辅助:涵盖洗浴/大小便护理/辅助行走机器人,实现远程呼叫/智能监测/紧急响应[8][10] - 情感陪伴:具备聊天/娱乐/健康提醒功能,如"大头阿亮"管理服药、"小丽"提供紧急呼叫[8][11] - 医疗康复:外骨骼机器人帮助肢体功能障碍者训练,AI艾灸机器人实现穴位精准理疗[14][15] - 智慧健身:配备智能手环实时监测心率,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确保运动安全[12] - 智能送餐:乌镇社区食堂采用机器人送餐,系统自动识别餐品并给出饮食建议[12] 产业链布局 - 硬件制造:形成康复/护理/陪伴三大类产品,包括下肢助行器/电动护理床等[19] - 服务运营:京东健康平台聚集超3万家养老品牌,覆盖上千细分类目[19] - 医疗科技:AI辅助诊疗系统对接国家核心知识库,提升诊断准确率40%[16] 企业动态 - 科大讯飞预测陪伴型机器人3年内进入家庭,护理机器人5年内普及[12] - 遨博智能等企业加速护理机器人研发调试,推动产品迭代[4] - 深圳机器人协会指出助浴/助餐/助行类机器人将成为近期市场热点[18] 政策支持 - 《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加快养老科技应用[18] - 上海/重庆/江苏等多地开展智能养老试点,形成物联康养产品体系[8][10] - 建议建立机器人租赁制度降低使用门槛,推动普惠型产品开发[20]
深化医学创新合作 应对健康卫生挑战(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
人民网· 2025-05-03 06:00
本报记者 庞革平 赵益普 2025年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日前在广西防城港举行。上海合作组织国家领导人、官员等400余名嘉宾 出席。与会嘉宾积极评价论坛成果,认为论坛将进一步深化上海合作组织、东盟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同中国的医学创新合作,加强各国在传统医药领域的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本次论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通过区域合作推进健康公平,确保医学创新服务覆盖更多群 体。"柬埔寨国务大臣陈乐提表示,柬埔寨正在积极发展远程医疗、AI辅助诊疗等创新医学技术,希望 建立更具韧性和包容性的医疗体系,以实现卫生健康事业可持续发展。中国携手其他上海合作组织国 家、东盟国家不断完善国际医学创新合作机制,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叶尔梅克巴耶夫表示,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在生物制药、新药研发等领域紧密合作, 更好满足民众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此次论坛将有助于提升国际医学创新合作水平,促进各国在医 学领域的合作交流。" "有助于提升国际医学创新合作水平" 卫生健康是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重要合作领域。白俄罗斯副总理卡拉尼克表示,国际医疗合作是实现 全球安全、提升人民福祉的务实举措。当下,医疗卫生发展 ...
中医+AI,如何推动中医服务行业的数智化转型
第一财经· 2025-04-27 16:35
中医+AI行业发展现状 - 中医类诊所数量从2022年增加3000家增至2023年增加1.2万家,增速达4倍,总数达8.22万家 [2] - 中医诊所数量激增源于民众认可度提升,但面临医保控费和集采挑战,核心竞争力依赖医生资源 [3] AI在中医领域的应用场景 - AI可辅助培养中等资质医生,解决传统诊所医生复制难题 [4] - 大家中医2017年上线AI辅助辨证功能,覆盖医生学习、诊疗赋能及患者效率提升等场景 [5] - 聪宝科技AI辅助诊疗系统累计生成7000余万张处方,通过医共体三级联动共享药房和处方系统 [5] 技术突破与行业机遇 - DeepSeek等通用大模型降低算力消耗并提升推理能力,加速医疗行业AI应用进程 [5] - 中医药大模型在影像诊断、智慧问诊取得探索性进展,但整体仍处起步阶段 [6] - AI定位为临床决策辅助工具,无法替代医生处理复杂疾病和患者表达模糊的情况 [6] 数据挑战与发展瓶颈 - 中医药数据质量不足,疗效评估缺乏清晰标准,制约大模型训练效果 [7][8] - 传统经验知识图谱与现代科学解析存在断层,靶点数据库对应关系待完善 [8] 未来展望 - 行业普遍看好AI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尤其在降本增效和商业模式创新方面 [6][9]
最新!超声AI领先企业完成新一轮融资
思宇MedTech· 2025-03-14 18:13
公司融资动态 - 2025年3月14日完成新一轮融资 由泓创资本领投 强云资本继续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2] - 2024年10月完成A轮融资 金额为数千万人民币 投资方为亦尚汇成 [7] - 2025年3月完成新一轮融资 由泓创资本领投 [7] 公司概况 - 北京视知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5月31日 专注于超声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 总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 [3] - 公司以"医智融合"为核心理念 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推动超声在临床科室的普及 [3] - 产品已适配市场主流高端超声设备及国产便携式超声设备 并在100余家医院的10余个科室得到应用 [5] 核心产品与技术 - 肌骨超声实时动态AI辅助诊疗系统(智影):业内首款集教学、诊断、治疗于一体的肌骨超声AI产品 覆盖肩、肘、腕、髋、膝、踝、颈等部位的AI模块 [3] - AI视诊器(智眸):基于掌上超声设备开发 可清晰呈现关节、骨骼及软组织的动态分割影像 [3] - AI便携超(智觉):将AI服务器、显示器和便携超声设备整合 满足临床科室的便利性需求 [3] - 一次性无菌富血小板血浆制备专用套装(PRP):适用于组织再生修复的医用高质耗材 [4] 行业活动 - 2025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合作伙伴征集 [2] -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暂定议程 [2] - 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奖项报名倒计时 [2] - 首届全球骨科大会奖项报名倒计时 [2] - 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将于2025年5月15日在北京举办 主办单位为心未来、思考MedTech 协办单位为中关村联新生物医药产业联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