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辅助诊疗

搜索文档
从养老到享老,北京已出台百项措施
北京商报· 2025-09-15 00:57
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就北京市而言,目前已 推出近百项专项政策与实施方案,这些举措体现从"养老"到"享老"、从保障基本到提升品质的政策转 变。 王小娥表示,在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我国每4人中就有1位老年人(共3.1亿,占比22%),北京 市每3个户籍居民中就有1位长者(占比30%),且每天新增400位60岁以上老人。"十四五"规划明确提 出"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这既是关乎亿万老年人幸福安康的民生大事,也是推动经 济结构优化、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 在从养老到享老的过程中,银发经济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不仅覆盖智慧养老、老年教育、健康管理等 八大重点领域,更实现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覆盖。据统计,2023年全国银发经济规模约7万亿元,占 GDP的6%,预计到2035年将突破30万亿元,占GDP的10%。同时,数字技术与健康产业的深度融合, 让智慧康养以全新形态重塑产业生态,智能健康监测设备普及、AI辅助诊疗助力老年病防治、智慧养 老社区构建"医养护"一体化服务体系等,为破解老龄健康服务供需矛盾提供关键路径。 目前,工信部、民政部已联合推动机器 ...
智慧康养领航 银发经济驶入新航道
北京商报· 2025-09-15 00:57
9月14日,2025智慧康养前沿论坛在首钢园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北京商报社主办,以"银发经济新格局 全域康养生态圈"为主题,聚焦智慧康养与跨产业融合,旨在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康养事业发展新路 径、新模式与新机制。 北京商报社已连续七年举办智慧康养论坛,这既是服贸会卫生健康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蓝智库 年度论坛系列活动中聚焦康养领域的重要内容。本次论坛上,"深蓝智库康养产业研究院"正式成立。作 为首都地区的商务财经日报和媒体机构,北京商报社于2023年发起并推出深蓝智库,成立了智慧康养调 研基地,在2024年的康养论坛上,深蓝智库智慧康养新质观察团正式成立。"深蓝智库康养产业研究 院"设立后将成为汇聚智慧、链接资源的新平台,也标志着智慧康养前沿论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将成为推动康养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全域协同是智慧康养破局关键 北京市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王小娥在致辞中介绍,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应对人口 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就北京市而言,已经推出近百项专项政策与实施方案。这些举措体现了 从"养老"到"享老"、从保障基本到提升品质的政策转变。 从产业规模来看,银发经济是巨大的经济蓝海 ...
2025服贸会|智慧康养引领产业升级,银发经济开启万亿赛道
北京商报· 2025-09-14 18:45
9月14日,2025智慧康养前沿论坛在首钢园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北京商报社主办,以"银发经济新格局 全域康养生态圈"为主题,聚焦智慧康养与跨产业融 合,旨在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康养事业发展新路径、新模式与新机制。 北京商报社已连续七年举办智慧康养论坛,这既是服贸会卫生健康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蓝智库年度论坛系列活动中聚焦康养领域的重要内容。本次 论坛邀请北京市老龄产业协会、清华大学、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等多家机构、政府部门的多位重磅嘉宾和企业领袖,共同探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 新推动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论坛上,"深蓝智库康养产业研究院"正式成立。作为首都地区的商务财经日报和媒体机构,北京商报于2023年发起并推出深蓝智库,成立了智慧康养调 研基地,在2024年的康养论坛上,深蓝智库智慧康养新质观察团正式成立。"深蓝智库康养产业研究院"设立后将成为汇聚智慧、链接资源的新平台,也标志 着智慧康养前沿论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将成为推动康养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全域协同是智慧康养破局关键 北京市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王小娥在致辞中介绍,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
奖项评选延期!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6-06 20:26
大会延期通知 - 奖项评选报名截止时间延期至2025年6月20日24:00 [1] - 延期目的是为参选方提供更充裕时间准备申报材料 [1] 大会概况 - 首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由思宇组织,2024年6月28日举办颁奖活动 [2] - 2025年大会将于7月17日在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举行,规模约500人 [5] - 嘉宾来自政府、医院、龙头企业、初创公司、投资机构、科研院所等跨界代表 [5] 大会议程 - 议题包括全球医疗科技发展趋势与政策环境解析、影像平台、脑机接口、介入器械等研发路径 [6] - 其他议题涵盖医工交叉成果转化、AI辅助诊疗、资本关注方向、海外市场准入等 [6] 奖项设置 - 共设立5类奖项: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奖、创新应用奖、创新服务奖、供应链创新奖、创新转化个人奖 [4][8] - 创新奖评选对象为医疗器械/数字医疗技术企业,标准需具备原创性、先进性及产业化潜力 [7] - 创新应用奖面向医疗机构与科技公司联合团队,要求技术已进入临床并取得明确疗效 [10] - 创新服务奖针对CRO、CDMO等服务机构,标准为在技术孵化转化中提供关键助力 [10] - 供应链创新奖评选核心元器件/原材料供应商,标准为保障产品量产与成本控制表现 [10] - 创新转化个人奖面向临床医生、科研人员或技术出身的企业创始人,需实现初步转化成果 [11] 评选流程 - 申报阶段截至2025年6月20日,评审阶段为6月21日-29日 [12] - 结果通知时间为6月30日-7月4日,奖杯制作在7月5日-11日完成 [12] - 现场颁奖定于7月17日大会主舞台举行 [12] 参选方法 - 企业需通过指定链接提交申报材料 [13] - 个人奖申报需发送邮件至指定邮箱,包含简历、研究成果概述、论文专利等证明材料 [13][14] - 商务合作可通过工作微信号、手机号或直接联系思宇团队人员 [13]
奖项评选延期!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6-06 02:08
大会延期通知 - 奖项评选报名截止时间延期至2025年6月20日24:00,旨在为参选方提供更充裕的准备时间[1] 大会概况 - 首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由思宇组织,2024年6月28日举办颁奖活动[2] - 2025年大会将于7月17日在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举行,预计规模约500人,嘉宾涵盖政府、医院、企业、投资机构等多领域代表[5] 大会议程 - 议程包括全球医疗科技发展趋势与政策环境解析、影像平台/脑机接口/介入器械等研发路径、AI辅助诊疗与数字疗法突破等六大主题[6] 奖项设置 - 设立五大奖项: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奖(针对原创性技术产品)、创新应用奖(临床广泛应用技术)、创新服务奖(CRO/CDMO等服务机构)、供应链创新奖(关键供应企业)、创新转化个人奖(医生/科研人员/企业创始人)[4][7][8][10] - 评选标准强调技术原创性、临床疗效、产业化潜力及行业影响力[7][10] 参选方法 - 企业需通过指定链接提交材料,个人奖需邮件提交CV、研究成果概述、论文/专利证明等[10][13] - 商务合作可通过工作微信号(suribot22)或联系思宇团队成员(赵清、Alice等)[12] 评选流程 - 申报阶段截至2025年6月20日,评审于6月21-29日进行,结果7月4日前通知,现场颁奖定于7月17日[11] 其他说明 - 参评全程免费,组委会向领奖人赠送会议门票[4] - 个人奖需提供推荐信(可选)以增强公信力[13]
奖项评选延期!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6-05 18:08
大会延期通知 - 奖项评选报名截止时间延期至2025年6月20日24:00,旨在为参选方提供更充裕的准备时间 [1] 首届大会回顾 - 2024年6月28日由思宇组织全球医疗科技大会并举办颁奖活动 [2][3] 大会议程 - 议程包括全球医疗科技发展趋势与政策环境解析、影像平台、新型耗材、脑机接口等研发与转化路径、医工交叉与高值医械成果转化经验分享、AI辅助诊疗与数字疗法的落地与突破、国内外资本关注的技术方向与企业画像、海外市场准入和市场营销路径对接 [6] 奖项申报说明 - 参与评奖全程免费,组委会向领奖人赠送会议门票 [4] - 奖项包括2025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奖、2025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应用奖、2025全球医疗创新服务奖、2025全球医疗科技供应链创新奖、2025全球医疗科技创新转化奖(个人奖) [4][8] 大会基本信息 - 大会地点为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时间为2025年7月17日,参会规模约500人,嘉宾阵容包括政府、医院、龙头企业、技术初创、投资机构、科研院所等跨界代表 [5] 奖项评选标准 - 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奖:面向医疗器械/数字医疗技术企业,要求具有原创性、先进性、具备规模化产业化潜力的创新产品或平台技术 [7] - 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应用奖:面向医疗机构、科技公司联合团队,要求技术已进入临床,广泛应用并取得明确疗效,具备推广价值 [10] - 全球医疗创新服务奖:面向提供CRO、CDMO、知识产权、注册、投融资等服务的机构,要求在支持技术孵化、转化、上市等环节提供关键助力并具行业影响力 [10] - 全球医疗科技供应链创新奖:面向核心元器件/原材料/系统模块等关键供应企业,要求在保障创新产品落地与量产、实现系统协同与成本控制方面表现出色 [10] - 全球医疗科技创新转化奖(个人奖):面向公立医院临床医生、科技成果转化负责人、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副高及以上)、企业创始人(技术出身、良好的教育背景),要求围绕临床需求开展创新性研发并实现初步转化成果,具有示范意义与潜力 [10] 评选流程 - 申报阶段:即日起至2025年6月20日 - 评审阶段:2025年6月21日至6月29日 - 结果通知:2025年6月30日至7月4日 - 奖杯制作与确认:2025年7月5日至7月11日 - 现场颁奖:2025年7月17日 [11] 参选方法 - 企业参选需填写指定链接,个人奖参选需发送邮件至指定邮箱并提供个人简历、研究成果概述、相关论文/专利/项目证明、实验或临床数据、推荐信(可选) [10][13] - 商务合作可通过工作微信号suribot22或手机号13552754250联系,也可直接联系思宇团队工作人员 [12]
奖项评选延期!医疗企业速来!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6-04 17:26
大会延期通知 - 奖项评选报名截止时间延期至2025年6月20日24:00,旨在为参选方提供更充裕的准备时间[1] 首届大会回顾 - 2024年6月28日由思宇组织全球医疗科技大会并举办颁奖活动[2][3] 大会基本信息 - 地点: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 - 时间:2025年7月17日(周四) - 规模:约500人参会 - 嘉宾构成:涵盖政府、医院、龙头企业、初创公司、投资机构及科研院所代表[5] 大会议程 1. 全球医疗科技发展趋势与政策环境解析 2. 影像平台、新型耗材、脑机接口等研发与转化路径 3. 医工交叉与高值医械成果转化经验分享 4. AI辅助诊疗与数字疗法的落地突破 5. 国内外资本关注的技术方向与企业画像 6. 海外市场准入与营销路径对接[6] 奖项设置与评选标准 1. **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奖** - 对象:医疗器械/数字医疗技术企业 - 标准:原创性、先进性且具备规模化产业化潜力的产品或技术[7] 2. **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应用奖** - 对象:医疗机构与科技公司联合团队 - 标准:技术已临床广泛应用并取得明确疗效[10] 3. **全球医疗创新服务奖** - 对象:CRO、CDMO等服务机构 - 标准:在技术孵化、转化环节提供关键助力[10] 4. **全球医疗科技供应链创新奖** - 对象:关键元器件/原材料供应企业 - 标准:保障创新产品量产与成本控制[10] 5. **全球医疗科技创新转化奖(个人奖)** - 对象:临床医生、高校科研人员(副高及以上)或技术出身的企业创始人 - 标准:围绕临床需求实现创新研发与初步转化[10] 评选流程 - 申报阶段:即日起至2025年6月20日 - 评审阶段:2025年6月21日—6月29日 - 结果通知:2025年6月30日—7月4日 - 颁奖准备:2025年7月5日—7月11日 - 现场颁奖:2025年7月17日[11] 参选方法 - 企业需通过指定链接提交材料[10] - 个人奖申请需邮件提交CV、研究成果概述、论文/专利证明及推荐信(可选)[12][13]
深化医学创新合作 应对健康卫生挑战(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
人民网· 2025-05-03 06:00
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成果 - 2025年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在广西防城港举行,吸引上海合作组织国家、东盟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400余名嘉宾参与,旨在深化医学创新合作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1] - 论坛完成签约项目52个,涵盖医疗器械、创新药物、中药材贸易、健康食品生产、医疗康养等重点产业 [2] - 论坛发布《2025年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倡议》,呼吁推动药用动植物资源保护及传统医药国际合作 [4] 各国医学合作进展 - 白俄罗斯通过白中工业园引入数十家中国医疗企业创新成果,2024年正式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后将继续参与医学创新合作 [1] - 柬埔寨发展远程医疗和AI辅助诊疗技术,寻求建立更具韧性的医疗体系 [2] - 巴基斯坦60%人口(约1.44亿)依赖农村医疗,计划与中国合作开发传统医药资源 [4] - 塔吉克斯坦通过50余家中国医药企业进口药品和医疗器械,国内已设立7所中医药中心 [3][5] 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发展 - 试验区成为上海合作组织与东盟国家医学合作平台,已与13个国外城市建立友好关系 [3] - 试验区举办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等国际会议,吸引俄罗斯生物医学专家关注其跨境合作模式 [3] - 试验区经验被俄罗斯万德创新教育学校视为欧亚-东南亚医学合作的典范,计划推动俄中医学教育交流 [3] 传统医药与技术创新 - 乌兹别克斯坦关注中医药AI健康终端技术,认为科技可推动传统医药现代化 [5] - 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在生物制药、新药研发领域加强合作,满足民众健康需求 [2] - 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东盟国家通过机制化合作提升医学创新水平 [2]
穿越周期,见证风云|界面新闻正式启动2025年度超级CEO评选
新浪财经· 2025-04-21 14:16
榜单概述 - 智通财经推出「年度超级CEO」系列榜单,旨在发掘各行业中兼具战略眼光与执行魄力、带领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卓越管理者 [1] - 榜单包含主榜单「年度超级CEO」及多个子榜单,覆盖金融、时尚生活、食品、新能源、汽车、医疗健康、工业、科技等行业,并首次新增低空经济行业CEO和具身智能行业CEO [1][8] - 评选范围包括主营业务在中国大陆的上市及非上市企业的在任CEO [6] 评选维度 - 评选核心维度为企业规模(25%)、财务表现(40%)、股东回报(20%)、个人声誉(15%) [9][18] - 关注带领企业稳步向强、取得财务成长、为股东带来回报并兼顾个人声誉的优秀管理者 [5] 评选流程 - 评选流程包括企业申报、入围公示、企业走访、编制榜单和最终发布等环节 [10][11][18] - 各环节时间视具体子榜单截止时间而定,整体时间跨度为4月至12月 [18] 行业动态 科技与工业 - 中国在6G通信、AI大模型、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持续突破,已搭建国际首个6G外场试验网 [14] - AI大模型行业中国跻身国际第一阵营,DeepSeek凭借高性能和低成本训练模式吸引全球关注 [14] - 全国"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1.2万个,半导体国产化替代空间广阔,商业航天发展势头强劲 [14] 新能源与碳中和 - 中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占全球60%以上,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突破7000万千瓦 [15] - 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主导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市占率达65.5%,固态电池技术实现量产突破 [15] 医疗健康 - 国家卫生健康支出2.03万亿元,AI辅助诊疗、基因编辑、远程医疗等技术加速落地 [16] - 药明康德、迈瑞医疗等企业通过全球化布局抢占生物医药制高点 [16] 金融与消费 - 中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495.59万亿元,同比增长7.5%,银行业机构总资产为444.57万亿元,同比增长6.5% [17] - 保险行业科技渗透率持续增加,招商银行、平安集团深化智能化、数字化财富管理 [17] 新兴及未来产业 - 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达3.5万亿元 [18] - 具身智能市场规模2024年突破4800亿元,预计2031年突破万亿元 [18] 经济背景 - 2024年中国GDP超过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5.0%,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6.8%、36.5%、56.7% [14] - 消费、投资、出口分别拉动GDP增长2.2、1.3、1.5个百分点 [14] - 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维持在5%左右,新质生产力对落后生产力的淘汰加速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