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之路(02587)

搜索文档
健康之路(02587)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8 16:30
用户和平台连接数量增长 - 注册个人用户数量从205.5百万增至211.8百万[17] - 注册医生数量从889千增至905千[17] - 平台连接医院数量从11,762家增至12,161家[17] 内容和企业服务客户数量变化 - 健康科普内容页面浏览量从4亿次降至2.5亿次[18] - 精准内容服务客户从9家医药企业增至16家[18] - RWS支持服务医药企业客户从30家增至48家[18] - 付费企业客户数量从570家下降至353家[21] - 数字营销服务付费企业客户数从570家减少至353家[23] 健康会员和医疗咨询量下降 - 健康会员个人客户数量从650万降至590万[22] - 企业健康会员客户从164家降至133家[22] - 在线医疗咨询量从180万次降至140万次[22] - 健康会员计划个人客户数从650万下降至590万[23] - 线上医疗咨询次数从180万次减少至140万次[23] 收入和利润变化 - 公司总营收从6.11485亿元下降15.3%至5.17852亿元[29][31] - 内容服务收入从3.086亿元下降至2.5065亿元[28][29] - 医药销售业务收入从5336.2万元减少至2943.8万元[28][29] - 数字营销服务收入从5062万元下降至3974.7万元[28][29] - 公司总收入从2024年的人民币611,485千元下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517,852千元,降幅为15.3%[196] - 企业服务及数字营销服务收入(于某一时间点确认)从2024年的人民币443,844千元下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372,946千元,降幅为16.0%[196] - 健康医疗服务收入(于某一时间点确认)从2024年的人民币111,234千元下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89,435千元,降幅为19.6%[196] - 企业服务及数字营销服务收入(随时间确认)从2024年的人民币44,695千元下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40,113千元,降幅为10.3%[196] - 健康医疗服务收入(随时间确认)从2024年的人民币11,595千元增长至2025年的人民币15,203千元,增幅为31.1%[196] - 其他收入(于某一时间点确认)从2024年的人民币117千元增长至2025年的人民币155千元,增幅为32.5%[196] - 2025年上半年收入5.1785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3%(2024年同期为6.11485亿元人民币)[167] - 2025年上半年毛利1.6173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9%(2024年同期为1.83661亿元人民币)[167]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溢利1200.4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改善(2024年同期为247.5万元人民币)[167] - 2025年上半年税前溢利1049.8万元人民币,同比扭亏为盈(2024年同期亏损6315万元人民币)[167]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704万元人民币,同比扭亏为盈(2024年同期亏损5727.5万元人民币)[167] - 期内利润为704万元人民币,相比2024年同期的亏损5727.5万元人民币实现扭亏为盈[168] - 2025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837.8万元人民币,相比2024年同期的亏损5680.5万元人民币显著改善[168] - 公司录得除税前利润人民币10.5百万元(去年同期亏损63.2百万元)[45][50] 成本和费用变化 - 总销售成本从4.278亿元下降16.8%至3.561亿元[30][32] - 毛利率从30.0%提升至31.2%[33][38] - 销售费用从9860万元下降11.6%至8720万元[36] - 销售开支减少11.6%至人民币87.2百万元[40] - 行政开支减少9.6%至人民币26.3百万元[41] - 研发成本减少30.7%至人民币37.4百万元[42][47] - 融资成本减少39.1%至人民币1.4百万元[43][48] 资产和负债变动 - 净流动资产减少9.5%至人民币103.5百万元[54][59] - 存货增加至人民币9.4百万元[55][60]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增加至人民币158.1百万元[56][61] - 无形资产增加至人民币99.0百万元[68] - 净资产增加至人民币240.2百万元[67] - 公司资产净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31.8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40.2百万元[73]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8.7百万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6.7百万元,主要因折旧[73] - 无形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81.3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99.0百万元,主要因确认研发成果[7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60.2百万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31.4百万元[78][81] - 银行贷款及借款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56.4百万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54.7百万元,年利率3.35%至14.65%[79][81] - 杠杆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60%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57%[80][8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314亿元人民币,相比2024年末的2.602亿元人民币减少11.1%[171]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581亿元人民币,相比2024年末的1.442亿元人民币增长9.6%[171] - 无形资产为9902万元人民币,相比2024年末的8127.2万元人民币增长21.8%[171] - 总权益为2.40166亿元人民币,相比2024年末的2.31788亿元人民币增长3.6%[172] - 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权益为2.35169亿元人民币,相比2024年末的2.26765亿元人民币增长3.7%[172]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775亿元人民币,相比2024年末的2.0856亿元人民币减少14.9%[171] - 流动资产净值为1.03508亿元人民币,相比2024年末的1.14372亿元人民币减少9.5%[171] - 非控股权益为499.7万元人民币,相比2024年末的502.3万元人民币减少0.5%[172] 现金流量变动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人民币34,670千元,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13,030千元[78] - 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人民币52,344千元,主要因确认研发成果为无形资产支出人民币50.7百万元[78][81] - 2025年上半年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人民币11,130千元,主要因偿还银行贷款人民币24.9百万元及支付上市费用人民币6.4百万元[78][81] - 经营所得现金为3546.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4%[176] - 购买无形资产付款为5069.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5%[17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2.31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11.1%[178]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113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7%[178]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234.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2%[176] - 银行借款所得款项为230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1%[178] - 偿还银行贷款为2490.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178] - 经营所得现金净额为346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6%[176] - 购买理财产品为645万元人民币[176] - 支付上市开支为636.5万元人民币[178] 外汇和财务成本 - 2025年上半年录得汇兑亏损净额人民币1.65百万元,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0.46百万元[83][86] 股权结构和主要股东 - 公司董事张万能持有295,915,335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33.71%[100] - 公司董事陈勇持有91,530,500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10.43%[100] - 公司董事陈晶持有42,774,900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4.87%[100] - 丰基有限公司持有295,915,335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33.71%[117] - 百度(香港)有限公司持有106,245,100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12.11%[117] - 佳满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持有91,530,500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10.43%[117] - 美逸有限公司持有81,012,500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9.23%[117] - 张万能在福建健康之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持股34.67%[107] - 张万能在福建健康之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持股50%[10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May Jyu Limited由张先生兄弟张万德全资拥有[119]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变动 - 董事会目前由2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37] - 公司创始人张先生同时担任董事会主席和首席执行官,偏离企业管治守则C.2.1条规定[130][132] - 陈勇先生于2025年7月11日辞任非执行董事[124] - 审计委员会由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1名非执行董事组成[128] - 公司企业管治实践除C.2.1条外均符合企业管治守则要求[130] 融资和资金使用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总额为1.95亿港元(约人民币1.8047亿元),净额约1.094亿港元(约人民币1.0125亿元)[144] - 所得款项净额使用符合招股章程披露的分配方案和时间表[14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净收益总额为1.094亿港元,其中已动用550万港元,未动用1.0885亿港元[147] - 业务扩张分配净收益6619万港元,已动用36万港元,未动用6583万港元,预计2027年12月前使用[147] - 战略投资或收购分配净收益2297万港元,全部未动用,预计2027年12月前使用[147] - 研发分配净收益1586万港元,已动用19万港元,未动用1567万港元,预计2027年12月前使用[147] - 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分配净收益438万港元,全部未动用,预计2027年12月前使用[147] 业务分部和地区表现 - 公司按服务线管理业务并分为三个独立分部进行内部报告和资源分配[197][199] - 公司高级管理层根据各分部的收入和毛利监控业绩并分配资源[198][199] - 公司绝大部分资产、负债、收入和毛利均归属于中国内地业务[198][200] 未来展望和战略 - 公司预期通过医药销售业务、内容服务及信息技术服务变现改善财务表现[96] 股息和证券交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宣派中期股息[142] - 报告期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43]
健康之路(02587)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2 18:03
股份与股本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25亿股,面值0.00002美元,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5万美元[1] - 2025年8月法定/注册股份数目和法定/注册股本总额无变化[1]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8.777048亿股,库存股份数目为0,已发行股份总数为8.777048亿股[2] - 2025年8月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和库存股份数目均无增减[2] 其他 - 股份期权(根据发行人的股份期权计划)不适用[3] - 有关香港预托证券(预托证券)的资料不适用[4]
健康之路(02587.HK)中期收入减少15.3%至5.18亿元
格隆汇· 2025-08-29 23:49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同比下降15.3%至5.179亿元人民币 [1] - 同期实现净利润700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净亏损5730万元人民币扭亏为盈 [1] 用户规模 - 注册个人用户数从2024年末的2.055亿人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2.118亿人,净增630万人 [1] - 注册医生数量从2024年末的88.9万人增加至90.5万人,净增1.6万人 [1] 平台合作网络 - 连接平台医院数量由2024年末的11762家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2161家,净增399家医疗机构 [1] - 公司在保持市场占有率的同时持续扩大客户群体规模 [1]
健康之路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溢利706.6万元
智通财经· 2025-08-29 22:50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5.18亿元,同比下降15.3% [1]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706.6万元,上年同期亏损5581.8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每股基本盈利0.01元 [1]
健康之路(02587)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溢利706.6万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22:50
财务表现 - 收入5.18亿元 同比下降15.3% [1]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706.6万元 上年同期亏损5581.8万元 [1] - 每股基本盈利0.01元 [1]
健康之路(02587)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9 21:55
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收入同比下降15.3%至人民币517.85百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611.49百万元)[3][4] - 期内溢利扭亏为盈至人民币7.04百万元(2024年同期:亏损人民币57.28百万元)[3][4] - 经营利润大幅增长至人民币12.00百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2.48百万元)[4] - 税前利润扭亏为盈,实现人民币1049.8万元(2024年同期亏损人民币6315.0万元)[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008元(2024年同期每股亏损人民币0.078元)[25] - 公司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除税前亏损63.2百万元转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除税前利润10.5百万元[44] - 公司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亏损净额57.3百万元转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净利润7.0百万元[46]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01元(2024年同期:亏损人民币0.08元)[4] 成本和费用变化 - 研发成本同比下降30.7%至人民币37.39百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53.97百万元)[4] - 研发成本同比下降30.7%至人民币37.39亿元[22] - 销售开支同比下降11.5%至人民币87.25亿元[22] - 行政开支同比下降9.8%至人民币26.26亿元[22] - 总销售成本从427.8百万元减少16.8%至356.1百万元[36] - 研发成本从54.0百万元减少30.7%至37.4百万元[41] 业务线收入表现 - 公司总收入同比下降15.3%至人民币517.85亿元,其中企业服务及数字营销服务收入下降15.4%至人民币413.06亿元,健康医疗服务收入下降14.8%至人民币104.64亿元[18][21] - 企业服务及数字营销服务收入从2024年同期的488,539千元下降至2025年的413,059千元,降幅15.5%[34] - 内容服务收入从308.6百万元减少至250.7百万元[35] - 价值医疗服务收入从65.6百万元减少至29.6百万元[35] - 数字营销服务收入从50.6百万元减少至39.7百万元[35] - 医药销售业务收入从2024年同期的53,362千元下降至2025年的29,438千元,降幅44.8%[34] 毛利率及分部毛利 - 毛利率提升至31.2%(2024年同期:30.0%)[3][4] - 公司整体毛利率下降至31.2%(2024年同期为30.0%),毛利额下降11.9%至人民币161.73亿元[21] - 企业服务及数字营销服务毛利率为32.2%(2024年同期为30.3%),毛利额下降10.2%至人民币133.05亿元[21] - 健康医疗服务毛利率为27.3%(2024年同期为28.8%),毛利额下降19.3%至人民币28.56亿元[21] - 毛利率从30.0%提升至31.2%[37] 用户及客户指标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注册个人用户数达211.8百万人,较2024年12月31日的205.5百万人增长3.1%[30]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注册医生数达905千人,较2024年12月31日的889千人增长1.8%[30] - 付费企业及机构客户数从2024年12月31日的570家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353家,降幅38.1%[31] - 健康会员计划付费个人客户数从2024年同期的6.5百万人减少至2025年的5.9百万人,降幅9.2%[32] 运营及服务量指标 - 科普内容页面浏览量从2024年同期的4亿次下降至2025年的2.5亿次,降幅37.5%[31] - 线上医疗咨询次数从2024年同期的1.8百万次下降至2025年的1.4百万次,降幅22.2%[32] 资产及负债变动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144,208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58,102千元,增幅9.6%[27]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208,562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77,508千元,降幅14.9%[28] - 流动资产净值从114.4百万元减少9.5%至103.5百万元[47]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208.6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77.5百万元,降幅为14.9%[51] - 合约负债保持稳定,2025年6月30日为56.0百万元,2024年12月31日为58.0百万元[52] - 流动贷款及借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55.5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54.4百万元[53] - 公司总资产净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231.8百万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240.2百万元,增幅为3.6%[55] - 净资产增长至人民币240.17百万元(2024年末:人民币231.79百万元)[11] 非流动资产变动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8.7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6.7百万元,降幅为23.0%[55] - 无形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81.3百万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99.0百万元,增幅为21.8%[55] 现金流及融资活动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人民币231.43百万元(2024年末:人民币260.23百万元)[1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260.2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231.4百万元,降幅为11.1%[57]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4.67百万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2.34百万元[57] - 银行贷款及借款总额为54.7百万元,其中54.4百万元将在一年内偿还[58] - 研发成果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支出为50.7百万元[57] 汇兑影响 - 海外实体财务报表换算产生汇兑收益人民币1.34百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0.47百万元)[6] 税务 - 所得税支出为人民币345.8万元(2024年同期所得税收益人民币587.5万元)[23] 公司治理及股东信息 - 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独立程度相当大[65] - 审核委员会由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1名非执行董事组成[66] - 截至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张万能先生和陈晶先生[71] - 非执行董事为章向明先生[71] - 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徐景先生、Lu Tao博士及邓晓岚女士[71] 股息及证券交易 - 公司不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67] - 报告期内公司及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68] 报告信息 - 中期业绩公告已刊登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69]
百度(香港)有限公司减持健康之路1005.15万股 每股作价约10.47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22 19:48
百度减持健康之路股份 - 百度(香港)有限公司于8月19日减持健康之路1005.15万股股份 [1] - 每股作价10.4713港元 总金额达1.05亿港元 [1] - 减持后持股数量降至9619.36万股 持股比例从11.98%降至10.96% [1] 股权结构变动 - 本次减持股份数量占健康之路总股本约1.15% [1] - 百度持股比例下降至10.96% 仍为重要股东 [1] - 交易通过香港联交所大宗交易完成 [1]
百度(香港)有限公司减持健康之路(02587)1005.15万股 每股作价约10.47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19:45
交易概况 - 百度(香港)有限公司于8月19日减持健康之路1005.15万股[1] - 每股作价10.4713港元 总金额达1.05亿港元[1] - 减持后持股数量降至9619.36万股 持股比例降至10.96%[1] 股权变动 - 本次减持数量占原持股比例约9.5%[1] - 交易后百度仍持有健康之路近10%股份 保持重要股东地位[1] - 交易通过香港联交所完成 属于港股市场正常股权调整[1]
健康之路(02587.HK)8月21日收盘上涨8.08%,成交11.97亿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8-21 16:27
股价表现 - 8月21日收盘价10.3港元/股,单日上涨8.08%,成交量1.19亿股,成交额11.97亿港元,振幅10.07% [1] - 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7.08%,但年初至今累计跌幅27.14%,显著跑输恒生指数同期25.45%的涨幅 [1] - 主要股东Best Premier Group Investment Limited于8月15日减持300万股,每股均价7.6港元,减持后持股8523万股,持股比例降至9.71% [3]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营业总收入12.01亿元,同比减少3.51%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2.68亿元,但亏损额同比收窄13.42% [1] - 毛利率30.47%,资产负债率59.82% [1] 行业地位与估值 - 按注册用户数计为中国第四大数字健康医疗服务平台,按收入计为第五大平台 [2] - 市盈率(TTM)为-28.85倍,显著低于行业平均值-10.95倍和行业中值0.36倍 [2] - 行业估值对比:巨星医疗控股0.35倍、京玖康疗0.37倍、医汇集团2.32倍、环球医疗5.14倍、瑞慈医疗5.2倍 [2] 公司业务 - 2001年起运营数字健康医疗服务平台,2015年新增企业服务及数字营销业务 [2] - 持续参与中国健康保健行业数字化转型超过20年 [2] 未来事件 - 2025年8月29日将披露2025财年中报 [3]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8月19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19:03
沪港通南向交易 - 东方甄选以70.43亿元成交额位居首位,但出现4882.31万元净卖出[1][2] - 盈富基金成交51.06亿元并获得50.89亿元净买入,显示强劲资金流入[1][2] - 腾讯控股以32.21亿元成交额位列第三,获得9.79亿元净买入[1][2] - 阿里巴巴成交25.47亿元但出现723.21万元净卖出[2] - 中芯国际成交20.84亿元并获得160.30万元净买入[2] - 小米集团成交20.00亿元并获得3.30亿元净买入[2] 深港通南向交易 - 东方甄选以32.94亿元成交额居首,但出现4.64亿元净卖出[1][2] - 恒生中国企业ETF成交22.15亿元且全部为净买入[1][2] - 盈富基金成交20.21亿元并获得19.82亿元净买入[1][2] - 腾讯控股成交20.18亿元并获得4632.22万元净买入[2] - 阿里巴巴成交19.84亿元并获得2.68亿元净买入[2] - 小米集团成交15.29亿元并获得4.09亿元净买入[2] - 中芯国际成交15.00亿元但出现4.88亿元净卖出[2] 南向资金整体流向 - 东方甄选在两大通道总成交额达103.37亿元,但均呈现净卖出状态[1][2] - 盈富基金在两大通道总成交额达71.27亿元,净买入总额70.71亿元[1][2] - 腾讯控股在两大通道总成交额52.39亿元,净买入总额10.25亿元[1][2] - ETF产品(盈富基金+恒生中国企业)表现活跃,合计获得92.86亿元净买入[2] - 科技板块(腾讯、阿里、小米、中芯)整体获得净买入,但中芯国际在深港通出现显著净卖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