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标准海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一键”养鱼,拎苗入住!珠海上新海洋牧场“样板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0:40
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进展 - 广东省2023年累计开工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139个 初步形成种苗培育 装备制造 饲料加工 设施养殖 精深加工 公共服务 文旅休闲等全产业链 [1] - 珠海万山隘洲岛海域建成"标准海"样板区 采用"1+N"集群式养殖模式 总养殖水体达24.5万立方米 实现"一键养鱼"和"拎苗入住" [1] - 珠海年内将拥有12座深海养殖平台 居广东首位 海洋牧场养殖总水体超150万立方米 [3] 智能养殖技术应用 - 珠海上半年新增养殖平台2座 养殖工船1艘 新增养殖水体17.4万立方米 包括全国首个"标准海"样板区和全球首艘自然交换型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 [3] - 智能系统实现自动投喂 远程诊疗和数字化管控 中央控制室集成1000多个监测点位 可实时监控鱼群行为和水质参数 [4] - 独创双浮箱柱式结构配合8点锚泊系统 可抵御50年一遇海况 台风前可启动迁移预案 [4] 产业运营模式创新 - 珠海建立"三海联动"机制 整合海工建造力量实行市场化运营 破解"九龙治海"困局 [3] - 采用"1+N"装备化养殖体系 水面发展休闲渔业 中层规模养鱼 底层培育藻贝 形成立体化用海空间 [3] - 创新"标准海"模式通过装备标准化 管理数字化和产业模块化 实现海洋牧场快速复制与智能运营 [5] 产品结构与产能规划 - 养殖品种采用梯度化布局 经济类占60% 中高端占30% 尖端类占10% 预计年产海鱼2500多吨 年产值9000多万元 [5] - 重点发展金鲳鱼 海鲈鱼等大宗经济鱼类 同时培育章红鱼 鮸鱼等中高端品类 试水红瓜子斑 黄鳍金枪鱼等高附加值品种 [5] - 计划2025年底前建设种苗繁育基地 功能饲料基地 智能养殖工船等配套 实现养殖水体超150万立方米 [7] 行业发展瓶颈与突破 - 面临种苗 疫苗 饲料供给端瓶颈和市场端价格接受度挑战 需整合产业链形成利益共同体 [7][8] - "标准海"模式从"项目制"向"产业化"跃迁 目标建成类似"安卓系统"的标准化接口 实现经济性 安全性与可复制性统一 [6] - 计划3年内夯实本地经济模型 向全国输出深水装备养殖方案 最终开拓海外市场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