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标准+服务’体系

搜索文档
保亭在全国率先构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标准+服务”体系
海南日报· 2025-07-03 09:42
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发展体系 - 保亭在全国率先构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标准+服务"体系,以槟榔谷为实践平台,通过立法支撑、建立规范、创建载体,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2] - 该创新举措入选第20批海南自贸港制度集成创新案例 [2] 立法保障与版权保护 - 保亭出台《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明确八大类需保护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确保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得到及时抢救和有效保护 [3] - 2024年保亭入选全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地区,设立版权保护服务站,简化流程、降低成本,已有上百件民间文艺作品获得版权登记 [3][4] 行业规范与标准化建设 - 保亭制定《关于建设黎苗文化保护传承展示体验区的行动方案》,明确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标准,并制定《保亭黎族赛方言服饰制作工艺规程》等标准 [7] - 全国首创《景区非遗文物管理规范》等12项民族文化特色企业标准,推动现代标准融入文化传承,让民族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有据可查 [7] 示范载体与文旅融合 - 槟榔谷作为民族文化保护示范载体,构建政府政策支持、企业深度应用的标准化合作模式,打造涵盖"衣食住行"的黎族苗族生活生产场景 [8] - 槟榔谷每天开展44个演艺节目、200余场大小型演出,确保游客随时都能体验民族文化,未来还将民族文化融入每一处细节和活动 [8] 民族文化创新与市场应用 - 槟榔谷为游客提供多元化的换装选择,包括传统黎族苗族服饰和改良版民族服饰,以满足不同游客需求 [5] - 标准化推动非遗技艺的留存与传播,同时让游客感受到真正的民族文化,获得更加沉浸式的文旅体验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