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本思想
icon
搜索文档
马怀德:为全球人权共识注入中国古典智慧
中国新闻网· 2025-06-28 15:43
国际人权共识发展 - 过去80年国际社会推动人权规范体系构建取得历史性进步,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标志初步共识达成 [2] - 联合国通过《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等多项国际人权公约,人权理念不断扩展深化 [2] - 21世纪全球人权保障进步显著,超十亿人摆脱极端贫困,饥饿疾病减少,女性教育水平提升,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下降超50% [2] 中国古典人权智慧 - 中国古代思想蕴含丰富人权理念,包括以礼为中心的伦理法治、"民惟邦本"民本思想、"天下无讼"价值追求等 [6] - 中华法系独树一帜,历代王朝注重法制治理,传承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如恤刑思想、平等观念、慎刑思想等 [6] - 《孟子》中民本思想突出,"人"出现469次,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主张民心是政权根本 [8] 中欧人权合作与全球治理 - 中国和希腊同为文明古国,苏格拉底、柏拉图与孔子、孟子所处的"人类文明轴心时代"对历史进程影响深远 [5] - 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主权平等、对话协商、合作共赢,为全球人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11] - 倡议人权成为合作桥梁而非对抗工具,注重整体性与协调性,以人类共同价值超越文明偏见 [12] 当代中国人权实践 -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全面依法治国贯穿人民利益,让群众感受公平正义 [9] - 《孟子》民本思想在当代法治中国建设中生动体现,如"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的共乐同享观 [8][9]
宋公堤与锦春桥(金台随感)
人民日报· 2025-05-14 06:31
历史工程与民生建设 - 扬州汉代陈公塘、泰州明代杨公堤、马公桥、通州宋代郑公坝、清代嵇公堤等历史工程体现了古代官员的爱民为民思想 [1] - 宋公堤由抗日民主政府宋乃德县长带领近万名民工奋战84天建成 全长90里 有效抵御海啸灾害 [1] - 锦春桥由退役军人陈锦春组织1万名民工苦战3个冬春建成 圩区内粮食和皮棉产量增长18% [2] 现代治理与政绩观 - 部分官员存在乱作为现象 如随意拆迁建设 引发群众对工程真实意图的质疑 [3] - 官员需智勇并施 筑起护民长堤 加固思想拒腐抗变大堤 拓宽民意通达桥梁 [3] - 历史工程如宋公堤、锦春桥不仅是功劳碑 更是警示碑 提醒官员树立正确政绩观 [3] 群众评价与历史影响 - 阜宁人民尊称宋乃德为宋公 立"宋公纪功碑"彰其功绩 [1] - 锦春圩堤抵御特大洪水 村民感念陈锦春 口碑深入人心 [2] - 历史公正 百姓心中自有一座功劳碑 纪念碑 铭记为民奉献者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