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科学技术

搜索文档
2024年度中国航空运输协会民航科学技术奖
中国民航网· 2025-06-09 17:56
一等奖项目 - 高高原复杂环境RNP AR运行与适航关键技术及应用由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中国国际航空、中国东方航空、西藏航空、天津华翼蓝天科技联合完成[3] - 高等级多机型全动模拟机关键技术由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南航科技(广东横琴)、珠海翔翼航空技术、西北工业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大学联合研发[3] - 民机坠撞与乘员安全适航关键技术由中国民航大学、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等8家单位共同完成[3] - 民航除冰防冰液关键技术创新由中国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首都机场集团、成都民航六维航化联合开发[3] - 电动无杆飞机牵引车关键技术由中国民航大学、威海广泰空港设备、北京首都机场、深圳市瑞鹏航勤智能装备联合产业化[3] - 中国民航直连销售平台(CDP)关键技术由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独立研发[3] 二等奖项目 - 长三角航空危险天气智能预报技术由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空管局、复旦大学、同济大学联合开发[4] - 航空情报胜任能力多维感知技术由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空管局、中航材导航技术(北京)联合研发[4] - 民航气象计量关键技术由中国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中国民用航空华北地区空管局等5家单位完成[4] - 基于AR+X的民航智慧维修新模式由中国南方航空、广州飞机维修工程、南航科技(广东横琴)、中国电信广州分公司联合应用[4] - 电推进系统安全性设计适航技术由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航华东/西南地区管理局、上海峰飞航空科技等联合研究[4] - 广角无限显示设备关键技术由南航科技(广东横琴)、西北工业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珠海翔翼航空技术联合开发[4][5] - 驾驶舱话音自动获取及智能分析系统由航科院(北京)科技发展、中航信移动科技、山东航空联合研发[5] - 数字化仿真驱动的机场运行品质评估技术由中国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中国民用航空局运行监控中心等联合完成[5] 三等奖项目 - 机场场面运行仿真与安全效率评估技术由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四川大学、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联合研究[6] - 飞机结构维修原位精密加工技术由中国南方航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开发[6][7] - 机场智能停机位分配优化技术由广东机场白云信息科技、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联合研究[7] - 机场集团全流程数智货站体系由广东省机场集团物流、广东机场白云信息科技、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联合建设[7] - 锂电池航空运输安全关键技术由中国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独立研发[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