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降息

搜索文档
民营银行降息“自救”,“重零售”策略存隐忧
第一财经· 2025-04-27 20:16
利率上升、消费者投诉增多以及资产配置过度集中等问题。 近段时间以来,多家民营银行下调存款产品挂牌利率,甚至出现存款利率"倒挂"现象,引发市场关注。这一举措背后,是民营银行在负债端面临较大压力下 的"自救"之举。 从已披露的2024年经营情况来看,民营银行正面临净息差收窄与负债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业绩表现也因此出现分化。具体来看,一方面,高息揽储模式难 以为继,监管政策收紧与市场利率波动使得民营银行吸储能力和盈利能力下滑;另一方面,居民存款定期化趋势延续,进一步拉高了负债成本。在上述双重 压力下,多家银行净利润出现下滑,部分银行甚至接近"腰斩"。 2024年,民营银行净息差整体呈下降趋势。具体来看,民商银行净息差为2.23%,较上年末下降0.52个百分点;富民银行净息差为3.39%,较上年末下降0.26 个百分点;威海蓝海银行净息差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减少199个基点至2.35%。 业内人士分析称,民营银行净息差不断收窄,根源在于其高息揽储模式难以为继。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指出,在存款利率整体下行的 大环境下,民营银行过去依赖"高息+线上"揽储的方式正遭遇重重困境。一方面,高息揽储使得民营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