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个人消费贷款
icon
搜索文档
逐项拆解经营指标!兴业银行管理层在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说了这些……
证券日报网· 2025-10-31 20:37
财报显示,截至9月末,兴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45.6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0.83亿元;不良贷款率 1.08%,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率1.67%,较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资产质量继续 保持平稳。 10月30日晚间,兴业银行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今年前三季度,该行实现营收1612.34亿元,同 比下降1.82%,降幅较半年度收窄0.47个百分点;实现归母净利润630.83亿元,同比增长0.12%;净息差 为1.72%,较2024年下降10个基点,符合年初预期;截至9月末,不良贷款率为1.08%,与半年末持平, 资产质量整体稳定。 兴业银行首度推出中期分红。当日晚间,该行发布了2025年度中期利润分配预案公告,拟每股派发现金 红利人民币0.565元(含税)。 10月31日上午,兴业银行(601166)举行了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该行副董事长、行长陈信健, 首席风险官赖富荣、计划财务部总经理林舒等管理层出席,围绕信贷投放、资产质量、非息收入等热点 话题与投资者展开交流。 消费贷贴息政策对个贷投放有所促进 三季度是信贷投放的传统淡季,叠加偏弱的信贷需求格局,银行的信贷投放和结 ...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31 14:48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证券代码:601998 证券简称:中信银行 公告编号:临2025-073 (A股 股票代码 601998) 2025/年10月30日 本行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 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本行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二〇二五年第三季度报 告》(简称"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或"本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 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本行董事长、执行董事方合英,执行董事、行长(主管财会工作负责人)芦苇,财务会计部负责人康 超,声明并保证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中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本报告中的财务报表按照中国会计准则编制且未经审计。 本报告中"本行"指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本集团"指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 本报告除特别说明外,金额币种为人民币。 ■ 二、主要财务数据 2.1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 注:为便于分析,本节及3.1经营业绩概况中 ...
中国银行三季度业绩稳中向好 多维发力赋能实体经济
中国新闻网· 2025-10-31 11:44
近日,上市银行2025年三季度报陆续披露。财报显示,国有银行主要财务指标持续稳中向好,资产质量 持续改善,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中,中国银行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921亿元,同比增长2.72%,在保持平稳增长的同时,也以自身 发展实绩实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盈利动能增强,资产质量稳健 10月28日晚,国有六大行中的中国银行率先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数据显示,中国银行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921亿元,同比上升2.72%,实现净利润1896亿元、归母净 利润1777亿元,同比增长1.12%、1.08%,净资产收益率(ROE)8.98%。 值得关注的是,第三季度单季,中国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622.01亿元,同比增长0.58%;实现归母净利润 600.69亿元,同比涨幅达5.09%,盈利动能显著增强。 近年来,银行业净息差普遍承压。根据财报,中国银行前三季度净息差为1.26%,与上半年持平,息差 边际企稳。 在服务民营经济方面,中国银行紧扣民营企业实际需求,聚焦发展难点痛点,多维度拓宽融资渠道,以 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助力民营企业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截至9月末,民营企业 ...
建行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19% 高管回应发展热点问题
贝壳财经· 2025-10-30 21:53
建设银行副行长、董事会秘书纪志宏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前三季度,该行经营收入、拨备前利润、净 利润、归母净利润均正增长。他预计,建设银行全年盈利总体保持平稳态势。 净息差同比下行16个基点 预计未来下降幅度将逐渐收窄 建设银行三季报显示,利息净收入4276.06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00%。净利息收益率为1.36%,较上 年同期下降16个基点,但下行幅度有所收窄。 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表示,从资产端看,2024年的LPR下调以及今年5月的降息效应叠加释放, 公开市场利率处于低位,共同导致生息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47个基点。 "从负债端看,该行积极加强资产负债结构管理,加强对期限长、付息率高的定期存款的管控,取得了 良好效果。"生柳荣介绍,前三季度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34个基点。在存款之外,该行还加强主动负债 管理,全部付息负债的付息率同比下降37个基点。 "展望未来,从政策市场环境来看,当前央行不断完善货币政策框架,畅通利率传导机制,通过强调资 产端和负债端降息的对称性、加大对结构性政策工具的应用等方式,有效降低政策对净息差带来的冲 击。"生柳荣指出,从建设银行自身情况来看,由于贷款重定价快于存款,在LPR ...
中信银行(00998) - 中信银行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中国会计准则)
2025-10-30 19:07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 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 生或 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China CITIC Bank Corporation Limited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998) 於其他市場發佈的公告 本公告乃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第 13.10B 條刊登。 茲載列該公告(於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刊登)如下,僅供參閱。 承董事會命 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方合英 董事長 中國•北京 2025年10月30日 於本公告日期,本行執行董事為方合英先生(董事長)、蘆葦先生(行長)及胡罡先生;非執 行董事為王彥康先生及付亞民先生;及獨立非執行董事為廖子彬先生、周伯文先生、王化成先 生及宋芳秀女士。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二〇二五年第三季度报告 (A股 股票代码 601998) 2025年10月30日 证券代码:601998 证券简称:中信银行 公告编号:临2025-073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第三季度报告 ...
河北幸福消费金融公司增资至10亿,增幅约57%
搜狐财经· 2025-10-28 16:01
天眼查App显示,10月21日,河北幸福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6.37亿人民币 增至10亿人民币,增幅约57%。 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6月,法定代表人为苏娜,经营范围包括发放个人消费贷款、接受股东境内子公司 及境内股东的存款、向境内金融机构借款等,由张家口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神州优车股份有限公司、蓝 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
工行南通分行高效推进个人消费贷款人工贴息审核工作
江南时报· 2025-10-27 15:45
政策执行与业务规模 - 公司积极响应并落实《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将其作为服务民生和促进消费的关键举措 [1]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已处理个人消费贷款贴息业务6234笔业务量在全省范围内遥遥领先 [1] - 公司组建个贷专属团队深度解读政策精髓通过组织学习确保团队成员准确把握政策要义并熟练掌握操作流程 [1] 运营流程与质量控制 - 公司对贴息审核工作实施“日查日清”制度安排专人负责确保客户当天提交的申请当日处理完毕 [1] - 团队成员对每笔业务进行细致审查并定期对审核工作进行“回头看”阶段性汇总问题清单以确保持续的准确性和工作质量 [1] - 公司通过电话沟通等方式主动向客户普及政策内容帮助客户了解申请条件、流程和所需材料以优化客户体验 [2] 客户服务与发展理念 - 公司注重与客户的沟通宣导主动解答疑问并提供专业咨询服务确保客户能充分理解并享受政策优惠 [2] - 公司积极收集客户反馈以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客户满意度 [2] - 公司将继续秉承“客户至上、服务第一”的理念提升贴息审核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2]
前三季度我省主要金融指标平稳较快增长
海南日报· 2025-10-26 08:24
贷款总体增长 - 全省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达14106亿元,同比增长11.9%,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4.5个百分点 [1]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305亿元,同比增长12.4% [1] 存款总体增长 - 全省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5384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2.0个百分点 [1] 科技金融 - 全省科技贷款余额1588亿元,同比增长12.7% [2] - 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3.5亿元全国农垦首单科创债 [2] 绿色金融 - 全省绿色贷款余额1668亿元,较年初增加274亿元 [2] 养老与消费金融 - 全省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不含个人住房贷款)同比增长9.6% [2] - 全省养老产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3.5% [2]
平安银行(000001):不良生成率回落
招商证券· 2025-10-25 19:52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4]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平安银行资产端转型仍在进行,成效逐步显现,风险偏好调整长期利于经营可持续性,基本面反转可期 [2] - 公司规模扩张放缓,资本消耗偏慢,中期分红落地,分红率与去年同期相当,分红持续性有保障,最新收盘价对应动态股息率5.1%,具备配置价值 [2] 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9.78%,拨备前利润同比-9.84%,归母净利润同比-3.50%,增速较2025年上半年分别回升0.26、0.59、0.40个百分点 [1] - 累计业绩驱动方面,中收、成本收入比下降、拨备计提形成正贡献,净息差、其他非息、有效税率提升形成负贡献 [1] - 单季度看,2025年第三季度其他非息对业绩拖累加大,拨备计提业绩贡献明显提升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拨备前利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9.19%、-8.53%、-2.75% [20] 资产质量 - 2025年第三季度末贷款不良率1.05%,环比持平,关注率1.74%,环比改善2个基点 [2] - 拨备覆盖率229.60%,环比下降8.88个百分点,主要因当期拨备释放对业绩贡献较多 [2] - 经过前期风险偏好调整及风险资产大力回收,不良生成率明显下降,2025年前三季度测算不良生成率较上半年下降90个基点,测算不良净生成率(含回收)下降9个基点 [2] - 2025年前三季度核销贷款328.93亿元,同比减少148亿元,其中第二、三季度单季度核销规模分别为86亿元、73亿元,为近年来最低 [2] - 2025年前三季度收回不良资产260.20亿元,其中收回已核销不良资产本金144.72亿元,收回不良资产/核销规模为79.10%,较上半年进一步回升,为2023年以来最高 [2] - 不良资产收回额中97.9%为现金收回,现金回收比例为近年来最高 [2] 息差及资产负债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净息差1.79%,较2025年上半年下降1个基点 [2] - 对公贷款收益率降幅明显收窄,总体生息资产收益率较2025年上半年下降5个基点 [2] - 负债端,因对公定期存款和个人定期存款成本率保持较大幅度改善,存款成本率较2025年上半年下降6个基点,基本对冲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压力 [2] - 2025年第三季度末总资产同比增长0.36%,贷款增速回正至1.02%,其中零售贷款增速仍为负,对公贷款保持9.9%的稳健增长 [2] - 2025年第三季度末投资类资产增速下行较多,或受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波动及配置户兑现影响 [2] 非息收入 - 2025年前三季度非息收入同比下降12.63% [3] - 净手续费收入同比下降0.14%,但增速较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回升 [3] - 其他非息收入在高基数下同比下降24.12%,主要因交易户浮盈大幅下降 [3] - 投资收益同比负增,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同比负增42%,且公司摊余成本计量账户未兑现浮盈,说明第三季度配置户浮盈兑现力度不大,为后续资产负债和利润摆布保留空间 [3] 资本与股东 - 2025年第三季度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52%,一级资本充足率11.06%,资本充足率13.48% [46] - 主要股东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稳定在49.56% [53]
三季度贷款投向公布:贷款支持科创力度较大、消费贷款保持增长
搜狐财经· 2025-10-24 22:21
企事业单位贷款整体情况 - 2025年三季度末本外币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184.3万亿元,同比增长8.2%,前三季度增加13.33万亿元 [2] - 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6.59万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比各项贷款高3.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2.06万亿元 [2] - 对公贷款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信贷结构有所优化 [3] 普惠金融与绿色贷款 - 2025年三季度末人民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6.09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比各项贷款高5.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3.15万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43.51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7.5%,前三季度增加6.47万亿元 [2] - 更多资源配置到了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3] 科技与创新企业贷款支持 - 2025年三季度末获得贷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27.54万家,获贷率为50.3%,比去年同期高2.8个百分点 [2] - 本外币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56万亿元,同比增长22.3%,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5.8个百分点 [2] - 2025年三季度末获得贷款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26.66万家,获贷率为57.6%,比去年同期高0.8个百分点 [3] - 本外币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8.84万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比各项贷款高0.4个百分点 [3] 住户贷款与消费金融 - 2025年三季度末本外币住户贷款余额83.94万亿元,同比增长2.3%,前三季度增加1.1万亿元 [4] - 不含个人住房贷款的消费性贷款余额21.29万亿元,同比增长4.2%,前三季度增加3062亿元 [4] - 实证测算表明引入消费金融产品后借款人消费金额提升16%—30%,合作商户销售额提升约40% [5] - 相比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将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将成为零售信贷的重要支撑 [5] 消费金融行业发展趋势 - 信用卡业务在新规影响下将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增速或将放缓 [5] - 部分小贷公司、网络平台等承接消费金融的尾部客群,其竞争优势将逐步下降 [6] - 未来消费金融场景拓展是关键,金融机构应积极发展数字消费金融,建立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模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