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利工程开放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之声一线调研丨水利工程开放,何以激活“人水共生”城市新空间?
央广网· 2025-11-21 11:45
水利工程开放政策与理念转变 - 水利工程管理理念正从封闭独立的“治水管水”向融入城市环境的“亲水乐水”转变 [8] - 开放过程被视为管理者与市民的“双向奔赴”,通过近距离接触收集市民反馈以改进服务 [3] - 水务工作者角色转变,需兼顾城市服务与市民满意度提升 [8] 具体工程项目与改造措施 - 北护城河滨水步道连通工程打通8处断点,实现环二环滨水步道与城市绿道80公里全线基本联通 [2] - 松林节制闸与船闸拆除近300米围栏及近30平方米发电车房,释放2700平方米区域供公众使用 [3] - 西郊雨洪调蓄工程实施“拆栏透绿”工程,在东侧60亩地以软隔离种植替代铁艺栏杆 [4] - 计划开放杏石口闸、土城沟出口闸、东便门橡胶坝等17处水利工程场区 [8] 开放后的功能与效益 - 西郊雨洪调蓄工程2024年入园人数首次突破百万,兼具汛期蓄洪与日常城市公共空间功能 [4] - 开放水利工程提供垂钓、散步、观景等休闲空间,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1][2][5] - 工程开放增强了空间贯通性,使市民能够近距离感受水质和绿化改善 [2][3] 科普教育与社会互动 - 通过定期邀请社区居民、学生及社会团体参观交流,推广水务管理理念 [6] - 开放的公共空间增设水务宣传栏,成为公众知水爱水的科普载体 [4][6] - 市民在亲水过程中直观了解水利工程的供水、防汛等功能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