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生态
icon
搜索文档
“十四五”我省统筹推进保障水安全、保护水生态、发展水经济、改善水民生 省级水网供水能力达125亿立方米
大众日报· 2025-10-01 09:13
水利建设投资与工程进展 - 省级水网通水里程突破7100公里,供水能力达125亿立方米,现代水网总体格局加速成型[3] - 水利投资连创新高,从2021年405亿元增至2024年748亿元,2025年计划投资超800亿元,“十四五”总投资预计超3200亿元,为“十三五”的1.6倍[3] - 开工建设太平、官路、双堠3座大型水库,推动长会口、中皋、黄山3座大型水库前期工作,年均治理500公里以上中小河流,完成894座病险水闸除险加固[3] 水安全保障与防灾效益 - 因洪涝灾害造成的受灾人口、倒塌房屋、直接经济损失较“十三五”分别下降95%、98%、96%[4] - 水利工程累计减淹耕地190.6万亩,避免人员转移47.6万人次[4] - 全国率先组建省级水网运行调度中心,统筹5大骨干调水工程、29条重点河流等开展联调联配,构建数字孪生水网体系[3] 水生态保护与河湖治理 - 建成省级幸福河湖670余条(段),长度超8200公里,河湖“四乱”问题基本实现动态清零[5] - 水土保持率提升至86.5%,地下水漏斗区面积减少6720平方公里[5] - 实施河湖湿地生态补水56亿立方米,25条重点河流实现水资源统一调度,京杭大运河连续4年全线水流贯通[5] 水经济发展与综合效益 - 每立方米用水支撑GDP产出426元,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87%[1][8] - 深入实施“水网+”行动,推动水网与内河航运、文化旅游、绿色产业融合,初步形成多业态融合的水经济格局[7][8] - 内河航运方面,京杭运河山东段黄河以南基本达二级航道标准,小清河169公里三级航道全线复航[8] 水资源利用与民生改善 - 全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6504,居沿黄九省区第一位[9] - 累计建成规模化供水工程477处,农村自来水规模化率提升至96%[9] - 实施74处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300多万亩[9] 水利改革与项目储备 - 在全国率先出台水利工程建设省级贷款贴息和运行管护保险政策,水利项目利用金融和社会资本居全国首位[9] - 超前谋划储备“十五五”水利项目,向国家报送重点水利项目420个、总投资3161亿元,遴选出88个重大项目申请纳入全国规划[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