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济

搜索文档
从观水到乐水,“水经济”创造新潮流——大城奋进·武汉新消费观察
长江日报· 2025-08-12 08:57
过去,长江灯光秀是游客拍照的背景板;如今,长江灯光秀成了武汉夜间经济的"流量入口"。 8月9日晚,武昌中华路城市阳台上,市民李女士带着孩子,一边吃着棉花糖,一边欣赏灯光秀映照下的黄鹤楼。"以前来江边就是散 散步,现在可以坐游轮、看演出、尝美食,玩法多了。"她说。 对岸的武汉港23号码头,"长江荣耀"号游轮旁,游客们正在排队登船。这艘游轮以"文旅+演艺+美食"的模式,成为武汉夜游的热门 打卡地。一楼的魔法学院表演吸引孩子们驻足,四楼甲板上游客们吹着江风,听着乐队演唱,灯光秀在两岸高楼间流动。当游轮驶过武 汉长江大桥时,船上响起《我和我的祖国》,游客们自发欢呼。 8月9日晚8时,汉口江滩灯火璀璨。一艘游轮缓缓驶过,甲板上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岸边,刚刚吃完饭的年轻人穿上轮滑鞋开始滑 行。 长江、汉江穿城而过,东湖、月湖等湖泊星罗棋布,武汉依托"水"元素,打造市民和游客可触摸、可体验的消费新场景。 "第一次夜游长江,非常震撼。"来自河南信阳的陶先生说。 近年来,武汉出台若干措施促进夜间经济发展,重点打造"长江夜游"等10条精品线路。如今,武汉的夜游船已增至11艘,包括"知音 号""船长9号"等,推出不同主题的沉浸式体 ...
广东水经济项目再获亿元级投资,生态绿水“变现”经济活水
搜狐财经· 2025-07-11 08:56
水经济项目投资动态 - 3个环"两山"水经济项目在广州增城签约,计划总投资额超过16亿元,涵盖滨水文旅、水上运动、滨水休闲康养等领域 [1] - 广东发布首批16宗环"两山"水经济储备项目,谋划业态多样,未来将陆续开启招商 [1] - 截至2025年初,广东全省已开展水经济试点项目115宗,包括省级16宗、市级68宗、县级31宗,谋划储备总投资近1000亿元的水经济新业态项目 [1] - 增江游项目计划投资超2亿元,森林海项目计划投资14.53亿元,建设内容涵盖多种休闲娱乐设施 [2] - 2024年广东16宗省级水经济试点项目中已有13宗正式投入运营,新增直接就业岗位超1500个,累计吸引游客2404万人次,实现运营收入8.3亿元 [4] 水经济业态发展 - 水上运动、水系旅游、滨水康养、优质水开发、湖库生态养殖等业态成为广东多地探索推进的水生态"变现"模式 [1][2] - 亲水消费热潮涌起,滨海岛屿、山野漂流和溯溪等成为消费热门,部分项目关注度环比上涨超过100% [3] - 天人山水大地艺术园2024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营收超过亿元,2025年至今营收达6000万元左右,同比稳步上涨 [3] - 源林生态乐园预计初期年度接待量约80万人次,远期可达300万人次,年均净利润预计约2.87亿元 [4] 水权交易机制探索 - 未来突破水资源确权和交易瓶颈是健全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扩大水经济规模的关键 [5] - 河道资产产权改革是推动水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需探索建立规范流程和制度体系,明晰权属关系 [5] - 江门市鹤山市出台广东首个河道经营管理权改革试点建设工作方案,探索四权关系 [7] - 佛山高明完成广东省首单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企业以30万元年基本收益加营收提成获得20年开发经营权 [7] - 目前水资源资产化面临有偿使用形式单一、营利空间小、生态管护压力大等问题,建议通过确权登记、扩权赋能等措施打通交易链条 [8]
以水为“媒”打造“水经济”衍生消费新业态 夏日清凉激活经济新活力
央视网· 2025-06-28 15:57
南昌"两滩七湾"天然泳场项目 - 南昌市依托赣江岸线资源打造9处免费天然泳场("两滩七湾"),覆盖红谷滩区、西湖区、南昌县和东湖区4个县区 [2][3][8] - 龙沙湾泳场面积最大,拥有1100米沙滩岸线,配备金色沙滩、清澈江水及创意打卡点等休闲设施 [5] - 项目融合生态景观与亲水娱乐功能,摩天湾泳场结合城市地标摩天轮成为年轻人时尚打卡地 [8][10] - 配套设置亲子戏水区及特色小吃区,并配备防护网和专业救生团队保障安全 [12][15] 广东绿色"水经济"发展 - 广东全省规划479个绿色"水经济"项目,西江碧道核心区创新设置工业风集装箱商铺,引入咖啡文化等新业态 [18][21] - 清远市围绕飞来峡水利枢纽开发科普研学活动,包含水利探索、手工创作等体验项目,同步打造北江船闸等新景点 [23] - 江门市通过融合现代工业风与江畔风光,构建滨水生态经济廊道 [18] 杭州大运河文旅开发 - 杭州在大运河遗产河道110公里沿线融合不同年代遗产要素,开发沉浸式诗会等文旅项目 [24][28] - 富义仓遗址举办沉浸式诗会,通过角色演绎勾践等历史人物诗词,设置运河主题互动环节 [26] - 项目将运河打造为"文化之河",强化文化遗产的可体验性 [26][28]
第11号省总河长令签发
大众日报· 2025-06-18 09:07
山东省"万村千河"行动规划 - 核心目标为到2030年底累计建成千条(段)以上高品质幸福河湖 带动改善沿线万个以上村(社区)生产生活环境 [2] - 实施路径包括"四水统筹"总体目标(保障水安全/保护水生态/发展水经济/改善水民生) 推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统一 [2] - 重点发展生态农业/绿色产业/文化旅游等乡村"水经济"新业态 培育河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基地等新品牌 [2] 河湖治理五大任务 - 提升安全保障水平:加快完善防洪工程体系 构建城乡一体现代水网 将河湖管理范围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3] - 维护健康生态:2027年前每年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不少于20条 2030年前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750平方公里 [4] - 水质改善目标:2030年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标 劣V类水体动态清零 [4] 生态价值转化机制 - 探索构建河湖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 开发涉水经济新业态增强造血功能 [4] - 建立收益反哺机制 将生态产品开发权益与河湖保护挂钩 [2][4] 文化品牌建设 - 打造水利风景区/水文化主题公园等精品工程 创建"沿着水网看山东"品牌 [5] - 加强水利遗产保护利用 将水文化融入水利建设全过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