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汉代文化
icon
搜索文档
看汉代幽燕大地的日常烟火(上新了)
人民日报· 2025-07-08 06:28
汉代考古发现与展览 - 河南洛阳偃师区中州大渠出土汉代陶井 [2] - 陕西西安西北郊出土新莽钱范 [4] - 北京地区以路县故城遗址为代表的汉代考古发现日益丰富,出土文物包括陶仓、陶畜、陶井等反映农耕生活的器物 [5] 汉代社会经济与手工业 - 两汉时期农业迅猛发展带动手工业进步,生产规模扩大且分工细密,例如马王堆汉墓丝麻衣物、上林三官五铢钱范等 [6] - 汉代手工业技术达到较高水平,冶铁、纺织、制陶等行业均有显著发展 [6] 汉代社会生活与文化 - 展览通过"一日"时间线索分5个单元(晨光熹微、日中而劳、暮色四合、星夜长眠、古迹新生)展示汉代北京地区社会图景 [7] - 文物包括铁器、铜镜、耳杯等,还原农耕、宴饮、墓葬等场景,体现汉代人对"安居乐业"的追求 [5][7] 展览合作模式与意义 - 展览采用"校地协同""馆院合作"模式,由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师生策划,展品主要来自通州校区建设工地 [7] - 展览兼具学术与公众教育价值,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向社会展示汉代文化 [7]
【文化中国行】山东嘉祥武氏祠:石刻上的华夏文明
央视网· 2025-06-29 20:31
武氏祠概况 - 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 保存有我国规模最大 保存最完整的汉碑及汉画像石群 [1] - 修建于东汉晚期 包含至少三座祠堂以及墓室 石碑 石阙 石狮等建筑构件 [4] - 唯一可确认主人身份的武梁祠是精华所在 其主人为隐居儒士武梁 [4] 文物价值 - 武梁祠石壁保存着目前发现最早的三皇五帝形象记录 采用图文互证形式 其中黄帝形象成为陕西黄帝陵雕像蓝本 [4] - 全祠共40多块汉画像石 内容涵盖神话传说 经史故事和现实生活 系统展现东汉审美与文化 [4] - "孔子见老子"画像清晰再现儒道思想交流场景 另有多幅孔门弟子图及蔺相如 羊公等典故石刻 [6] 文化影响 - 鲁迅评价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 其收藏的武氏祠拓片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展出仍能传递汉代气魄 [8] - 相关拓片深受海内外研究者关注 2021年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完成馆藏拓片修复工程 [8] - 石刻群被央视《文化中国行》专题报道 反映其作为华夏文明重要载体的地位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