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打卡
搜索文档
精细化治理打卡扰民
经济日报· 2025-10-23 06:13
治理最怕一刀切,应以精准施策让打卡不越界。比如,对于规划内的打卡点,可通过合理选址、设置引 导标识、实时监测人流量并及时分流等方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对于居民区内的"自发打卡地", 则需提前明确相关规范,如划定拍摄区域、限定噪声时段,保障居民生活不受影响。 治理共识源于广泛参与。各地可探索搭建协商平台,畅通各方表达渠道,引导居民参与治理。在满足居 民合理诉求的情况下,也要充分照顾到游客体验,让居民和游客切实感受到城市管理的温度。 目前,打卡身边的"非传统景点"成为大众休闲娱乐的新潮流。相比于过去到旅游景区观光,年轻人更喜 欢走进胡同、弄堂、菜市场、小吃街,在这些充满烟火气的场所了解城市生活、感受地方特色。这 种"沉浸式打卡"既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为当地汇聚了人气、带来了经济效益。 然而,随着打卡热情不断高涨,打卡扰民问题也日渐凸显。一个挂着蝴蝶结的阳台、一条因电视剧走红 的小巷……原本普通的生活场所变成网红打卡地之后,络绎不绝的游客往往让生活在此的居民烦恼不 断,甚至影响到公共秩序,侵害到他人合法权益。 打卡扰民现象背后,反映出一部分人对公共资源使用边界的认知模糊。打卡本身是浪漫的体验,但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