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修复

搜索文档
生态优先,恢复河流的生命力
中国环境报· 2025-09-17 15:05
更重要的是,河流修复不应仅停留在工程技术层面,更应成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 公众参与、环境教育和长期监测,让公众重新认识河流的价值,建立起对水生态的尊重与保护意识。比 如,通过开展河流生态监测、组织公众亲水活动、设立生态教育展陈空间,努力提高群众的生态环境意 识,发动群众的力量保护河流。 实现这一愿景,必须打破"工程至上"的传统思维,转向以生态优先为导向的综合治理路径。首先,应适 时修编城市规划,因地制宜为河流留出足够的生态空间,识别并优先修复生态退化严重、潜力巨大的渠 化河段。其次,参考河流历年水文资料特别是流量、流速、坡降等数据,采用"软性修复"技术,逐步拆 除混凝土护岸,代之以生态石笼、植生挡墙、根系固土等工程措施,实现结构安全与生态功能的双重提 升,并对河床进行工程修复和生态治理,提高河床的自然导水功能和多样生物机能。同时,结合"海绵 城市"建设,将河流修复与城市雨洪管理深度融合。通过建设雨水花园、生态湿地、透水铺装和滞蓄堰 塘等设施,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吸收、滞留、蓄积、净化雨水,减少暴雨对河道的瞬时冲击,缓解城市内 涝,并为河流提供稳定的生态基流。 "江河悠悠贯城中,碧波荡漾水流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