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优先
搜索文档
 陕西五十个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陕西日报· 2025-11-04 08:39
考评结果显示,全省44个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基本稳定",占比88%;宜君县、石泉县等6个县域"轻 微变好",整体向好态势显著。 这一生态保护成效源于陕西对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坚定不移。近年来,陕西通过统筹山水林 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筑牢"三大屏障",推动美丽陕西 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本次考评中位列全省第一的石泉县,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绿水青山激活高质 量发展新动能,形成了"生态优、环境美、产业兴、百姓富"的良性循环。 ■ 全省44个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基本稳定",占比88% ■ 宜君县、石泉县等6个县域"轻微变好",整体向好态势显著 11月2日,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生态环境部日前公布的2024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考评结果 显示,陕西省被纳入考核的50个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全省无"变差"县域,是全国唯一"零变 差"省份。 在该县丝银坝村草池湾田园综合体内,时常能看到朱鹮翩跹起舞。"环境好了,朱鹮来了,现在有 60多只野生朱鹮在这里安家。"该村党支部书记邓国友说,"生态就是我们最大的财富,羊肚菌等特色产 业也因好生态而效益倍增。" 为建设人与自 ...
 创新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经济日报· 2025-11-04 06:34
近年来,中国节能环保集团(以下简称"中国节能")以创新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路径为抓手, 全面提升生态资源转化效能,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贡献了央企智慧和力量。实践证明,通过深化改 革、完善机制,不断释放生态要素的经济潜能,有利于开辟新发展空间、注入新发展动能、构建新发展 格局,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刻变革,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坚强支撑。 三是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战略,探索乡村生态振兴新模式。在清洁能源与现代农业融合方面,推广"光伏 +"智慧农业模式,有效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和农民就业。例如,在陕西渭南建设的大荔20兆瓦光伏农业 大棚,是集光伏发电、农业生产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示范项目;在山东临沂建设的20兆瓦光伏农业科技 大棚,通过"光伏+玫瑰"模式提高鲜花生产质量,推动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双赢。这些探索表明,通过 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与产业生态化深度融合,能够有效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四是助力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大力实施绿色产业帮扶行动。中国节能在民族地区实施了多个山水林田湖 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比如在贵州武陵山区,围绕4条生态廊道和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保护 保育、自然恢复、人工辅助修复和生 ...
 韩斌: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经济日报· 2025-10-29 08:09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 的攻关期。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关乎高质量发展与国家长远竞争力提升。基 于对我国经济发展大势的深刻洞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 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这体现了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与超越,为推动我 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 贯穿深刻理论逻辑 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永恒课题。新时代以来,以习 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从政策引导、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部署,推动我 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断走深走实,为世界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 案。 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赋予了经济 社会发展鲜明的绿色底色,契合了我国现实需要,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深刻的理论逻辑。 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丰富和发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与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物质主义膨 胀、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老路不同,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
 茅台集团新任董事长陈华“首秀”
 新华网财经· 2025-10-28 14:48
陈华表示,茅台始终践行"顺天敬人、明理厚德"的企业价值观,树牢质量是生命之魂的质量信仰,坚守传统工艺,弘扬工匠精神,永葆茅台酒的卓越品 质,打造茅台酒节、红缨子高粱丰收季、老友嘉年华等文化IP。 "推动酒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守传承是酒企薪火相传的永恒使命。"他表示,茅台愿始终与酒业同仁一道,坚守品质初心,传承文化根脉。 筑牢酒业生命之魂和发展之本。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作为长江上游唯一未在干流筑坝,保持自然流态的通航支流,赤水河滋养着长江上游超40%的珍稀鱼类种群,以及无数珍稀植物植被,多样与平衡的流域 生态孕育出世界级酱香型白酒核心产区。 陈华表示,茅台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战略,全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累计投入超4亿元,联动上下游 企业共护流域生态,全力呵护自然生态的多样性与稳定性。 图为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华。 10月28日,在首届赤水河论坛上,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华致辞。 在致辞中,他表示,赤水河是"文化、生态、开放、发展"之河,并具体阐释了茅台相关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坚守传统工艺 弘扬 ...
 河南淅川:绿色动能涌新潮
 中国经济网· 2025-10-24 10:06
生态农业,点绿成金。淅川县出台《林果产业管理补助办法》,整合涉农资金4500万元重点支持生态产 业。通过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园、成立豫农水源果业公司,加强林果后期管护;整合使用"淅有山川"区域 公用品牌,构建县乡村三级销售体系,携手电商平台开展实地推广,推动渠首林果走出淅川、走向全 国。目前,全县生态林果种植面积已达23万余亩,其中标准化产业园8万亩,林果业年产值达6亿元,带 动10万群众增收致富。 在淅减公司的智能化车间里,压装、焊接、冲孔、总装……40余道工序环环相扣,一件件减振器源源不 断下线,发往全球市场。 绿色工业,筋骨强健。以淅减公司为龙头,淅川县集聚关联企业86家,建成国内唯一的全链条汽车减振 器生产加工基地,市场占有率高达20%。2024年,全县汽车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36.3亿元。这份亮眼的 成绩单,源于淅川持之以恒推动科技创新的战略定力:规划建设专业产业园、搭建供应链金融平台、设 立6000万元产业研发基金、出台"人才新政二十条"、创新"政聘企用"模式、做优"淅企通"平台……一系 列"组合拳"为企业营造了茁壮成长的沃土,让工业"脊梁"在绿色转型中愈发坚挺。 交旅融合,气象万千。渑淅高速丹江小三峡 ...
 为高压线路后退六公里点赞
 经济日报· 2025-10-24 05:48
记者刘畅于成都 编辑部: 10月20日凌晨,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江陵镇,成达万高铁(南充段)500千伏南充—长坪山变电站间线 路(以下简称"南长二线")成功送电。为守护嘉陵江流域候鸟迁徙的必经"鸟道",包括南长二线在内的 7条超高压或高压线路,较原设计线路后退了6公里。这一"发展为生态让路"的实践蕴含着多重启示, 是"生态优先"取代"进度至上"的认知升级,是科学论证与多方协作的破题智慧,是短期成本让位于长期 生态效益的远见。当生态保护融于"退线6公里"等细微之处,绿色发展的温度便触手可及。 "生态优先"的认知升级,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藏在"多替候鸟琢磨一步"的细微考量里。过去部分工程建 设常以"赶工期、控成本"为首要目标,对生态影响往往持"事后补救"态度。此次高铁建设者发现候鸟迁 徙高度与高压线路辐射范围重叠后,迅速与地方政府达成"为候鸟让路"的共识,并转化为具体行动:为 减少鸟类撞线风险,尽量降低新建铁塔高度;为提醒候鸟避让,加装航空灯与航空球;为确保湿地生态 不受干扰,让线路与湿地区保持700米以上安全距离。正是基于"生态优先"的理念,才让工程设计把"不 伤害生态"作为前提,守住了候鸟的"回家路",也保住了嘉 ...
 第三届亚洲交通生态学学术会议在京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10-23 17:13
 会议概况 - 第三届亚洲交通生态学学术会议于10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办 [1] - 会议汇聚来自五大洲14个国家的200余名专家学者 [1] - 会议由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及可持续交通创新中心高端智库联合主办 [1]   会议主题与目标 - 会议主题为“生态、融合和创新” [1] - 旨在减缓交通基础设施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推动交通运输绿色发展 [1] - 目标是通过学术交流贡献于“美丽中国”构建及全球可持续发展 [1]   行业实践与成效 - 青藏铁路动物通道使藏羚羊迁徙通过率从不足40%提升到97% [2] - 云南思小高速公路动物通道使亚洲象通过率从40%提升到72% [2] - 长江经济带新建码头持续开展人工鱼巢、生态护岸等水生植被恢复工作 [2] - 平陆运河沿线开展生态涵养区及鱼道建设以保护鱼类生境 [2]   未来发展方向 - 倡议加强国际合作,构建开放共享的知识网络 [1] - 未来研究将聚焦于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影响的长期观测及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1] - 着力推动交通生态学发展以支撑全球可持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
 宁夏入河排污口实现全部治理
 新华社· 2025-10-23 15:49
据介绍,宁夏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创新实行环境监测、环评与执法协调联动管理。"十 四五"以来,宁夏"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效显著,黄河干流宁夏段连续8年稳定保持Ⅱ类水质,绿色发 展格局加快形成。 (文章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银川10月23日电(记者马丽娟、张泽钰)记者从宁夏生态环境厅获悉,"十四五"期间,宁夏统筹 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建成投运人工湿地57个,工程治理入黄排水沟19条,38个城镇污水处理 厂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全区4845个排污口全部完成治理。 宁夏全境属于黄河流域,2022年,宁夏印发加强入河(湖、沟)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方案,通过航测和 人工相结合摸清排污口底数,将排污口分为工业排污口、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农业排口、其他排口 等四种类型,分类整治,对症下药。此外,在严格准入、细化审批权限、强化部门协同等方面持续发 力,统筹推进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 ...
 黑龙江“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强调 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穿规划始终
 中国环境报· 2025-10-16 11:46
会议强调,各地各部门要突出政治引领,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动龙江 文化振兴、生态振兴,推动文旅体融合发展,打造人文荟萃之地、文化对外交流桥头堡和"绿水青山就 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忠诚实践地。要厚植绿色发展底色,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 贯穿"十五五"规划始终,统筹谋划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污染防治攻坚和生态保护修复,推动经济社 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建设更高水平绿色龙江、美丽龙江,筑牢祖国北方 生态安全屏障。要传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大 力发展特色文旅,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续释放"后亚冬"效应,扩大冰雪文化和冰雪经济影响 力。 李明哲 近日,黑龙江省委书记许勤主持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 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加快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等听取意见 建议,科学擘画"十五五"时期龙江振兴发展蓝图。 座谈会上,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科研院所、央企和省内外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文化建设、生态建设、 绿色转型、文旅体融合发展等建言献策。 ...
 葫芦岛市天角山海岸生态减灾案例获评国际典型
 辽宁日报· 2025-10-16 08:24
本次案例集的发布,旨在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在滨海地区落地,携手共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韧性海岸。 责编:张晓楠 审核:刘立纲 天角山海岸具有独特的岬湾地貌—自然岸线—海岸湿地—滩涂生态系统。针对砂质岸线侵占、湿地退 化、海岸防灾减灾能力减弱等突出问题,2020年起,区域实施陆海统筹的系统治理,恢复植被总面积 12.1公顷,修复沙滩面积1.8公顷,改造生态化护岸434米,拆除人工围堰564米,修复滨海湿地面积6.8 公顷。案例东部构建"沙滩—护岸—防护林"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后方3000名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中 部和西部构建多层次植物群落结构,同时打造休闲娱乐亲海空间,带动区域文旅收入快速增长,为北方 滨海丘陵地区的生态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本报讯 记者刘璐 见习记者方子圆报道 日前,自然资源部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联合发布第二 批《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国际案例集》(中英文版),我省葫芦岛市天角山海岸生态减灾案例入 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