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参溯源体系
icon
搜索文档
精准溯源擦亮“金”招牌
辽宁日报· 2025-06-03 09:23
行业背景与挑战 - 大连海参作为城市名片面临假冒产地和以次充好的市场乱象困扰,尤其在线上销售平台更为严重[3] - 市场乱象严重损害了品牌声誉和竞争力,冲击年产值高达300亿元、承载30万人就业的特色产业[3] - 2019年至2022年对北京、上海、西安等7个大连海参主要销售城市的调研证实了假冒问题的普遍存在[3] 品牌保护与溯源体系建设 - 大连市通过构建“一图一库一系统”大数据平台实施精准溯源,为每根海参赋予专属数字身份证[4] - 溯源体系实现从苗种培育、养殖海域、养殖方式到加工流通的全链条信息可追溯,消费者扫码即可获取[1][2][4] - 2024年3月大连市委批示加强市级统筹,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和溯源体系,拉开产业革新帷幕[3] - 截至目前已先后完成3批共40家大连海参原产地认证企业的认定工作[7] 原产地认定标准与执行 - 原产地认定标准严格,要求企业从事养殖或加工不少于3年、持有大连海域使用权证、海参必须采用大连本地种群苗种且在大连海域完成整个生长周期[6] - 认定专家团阵容强大,由多家高校、科研机构学者及专业律师组成,核查过程包括查看企业3年进出货记录和交易数据[7] - 每一批申报企业均有20%的淘汰率,通过严格把关以守住品质底线和维护品牌声誉[7] - 在赋码环节根据不同养殖模式产量和加工转化系数制定差异化溯源码发放标准,建立数字台账杜绝一码多用[7] 市场成效与发展规划 - 溯源体系提升了消费者信任度,线上经销商反馈下单更快,交易量和好评率大幅提升[8] - 同仁堂等大型采购商与认证企业签下共计亿元级大单,显示市场对溯源体系的积极反馈[8] - 发布《大连海参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10项行动计划》,涵盖从种质资源到市场终端、标准完善到维权保护等多方面[8] - 计划3年内打造30家至50家海参种苗繁育基地,将良种覆盖率提升至70%-80%,从源头夯实产业基础[8] - 线上线下协同打造品牌矩阵,线上采用母品牌+子品牌模式开旗舰店,线下拟授权1000家认证企业门店使用公共品牌[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