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搜索文档
改变接力上演 产业援疆让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 |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央视网· 2025-09-13 13:27
第一批虾苗投放下去成活率只有10%,大家急得在虾塘边打转。 央视网消息: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麦盖提县90%的土地被黄沙覆盖。这片长期荒废的戈壁荒滩如今养出了鲜活的澳洲淡水龙 虾,更让当地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一大早,喀什的海鲜市场刚开市,一个摊位前就被围得水泄不通。 顺着摊主的指引,记者来到"沙漠龙虾"的养殖地——麦盖提县。这里90%的土地都是寸草不生的荒滩戈壁,而一片波光粼粼的养虾 池在黄沙中格外显眼。池塘边正在喂虾的努尔艾合买提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养虾能手"。 几年前,山东援疆干部带着"东虾西移"的大胆想法扎根沙漠,经过一年多反复试验,成功试养出澳洲龙虾。援疆团队不仅修水池、 搭建好配套设施提供给村民,还把复杂的养殖流程编成一本通俗易懂的小册子。但真正大规模养殖起来的困难却超出大家的想象。 山东省日照市援疆干部卜祥兵介绍,他们当即从日照调来了专业养殖团队,大家住在虾塘边。新疆的水盐碱性高,龙虾不蜕壳就活 不了,为了调水质,曾经他们光测试就做上百次,数据密密麻麻写了两大本。 经过两年多的摸索,2024年,虾苗存活率大幅提升,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如今,养殖规模扩大到160亩,100多个像努尔艾合买提 这样 ...
天马科技8月鳗鱼出池约1062.43吨
智通财经· 2025-09-12 17:24
2025年1~8月,公司鳗鱼累计出池约11,921.59吨,其中外销约7,669.64吨,自用约4,251.94吨,出池规格 主要在1P~4P之间,销售价格区间为5.0万元/吨~8.8万元/吨。 天马科技(603668)(603668.SH)发布公告,2025年8月,公司鳗鱼出池约1062.43吨,其中外销约653.90 吨,自用约408.53吨,本月鳗鱼出池规格主要在1P~4P之间,销售价格区间为5.0万元/吨~8.6万元/吨。 ...
汕头首个“风渔融合”海洋牧场投产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12 15:45
9月11日,汕头首个"海洋风电+海洋牧场"融合项目——由中国大唐投建的海洋牧场"盛唐一号"在汕头投 产。"盛唐一号"海洋牧场跨距达38米,高度56.5米,总重约1760吨,养殖水体达1.36万立方米,设计可 抵御16级超强台风。该项目采用吸力筒基础,具有免打桩、安装快、经济环保的特点,既能提供稳固的 基座,又能实现海洋牧场的整体迁移。 ...
广东珠未来珍珠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9-12 14:47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广东珠未来珍珠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为一般项 目:水产养殖珍珠购销;水产品收购;水产品批发;水产品零售;水产苗种销售;初级农产品收购;食 用农产品初加工;农副产品销售;珠宝首饰制造;珠宝首饰批发;珠宝首饰零售;珠宝首饰回收修理服 务;工艺美术品及礼仪用品销售(象牙及其制品除外);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工业 互联网数据服务;网络技术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 术转让、技术推广。(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水产 苗种生产;水产养殖;转基因水产苗种生产;转基因水产苗种经营;互联网直播技术服务;互联网信息 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 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
亩产突破7000斤!中山鱼塘的“升级密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09:30
记者丨程浩 编辑丨喻淑琴 广东作为全国水产养殖的重要区域,养殖面积与产量稳居前列。其中,中山脆肉鲩已成特色 产业,年产量稳步增长,产品不仅覆盖国内市场,还远销海外,是当地水产的"硬招牌"。 眼下,这里的养殖户迎来双重惊喜:亩产超7000斤成常态,草鱼"升级"成脆肉鲩还能再增 值。亩产提升与价值翻倍"双重突破"的背后,是当地养殖户深耕动物营养技术积淀在发力。 精准的营养配方让每一粒饲料都物尽其用,智能监测让鱼塘管理更精细,高密度养殖破解行 业痛点,脆化技术提升产品价值。中山草鱼养殖的全链条升级,不仅实现了亩产超7000斤的 突破,还带动数千农户嵌入产业链。未来,随着科技持续赋能,这里的水产养殖还将释放更 大增收潜力。 精准营养,重构草鱼养殖逻辑 在中山东凤,养殖户李铨福、李建华父子长期以养殖统鲩为主,其250亩鱼塘亩均投苗超2500 尾,实现了平均亩产超7000斤的稳定产量,这一成果背后,离不开养殖户们对草鱼营养需求 的精准把控与科学养殖方法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也被应用于养殖过程的动态调整中。通过物联网设备,可实时监测鱼塘水温、溶 氧量、草鱼生长速度等数据,结合天气、水质变化自动优化投喂方案。 例如,高温天气会 ...
“科技配方”有多牛?中山鱼塘变身“疗养院”,亩产翻七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23:29
行业概况与区域优势 - 广东是全国水产养殖重要区域 养殖面积与产量稳居前列 中山脆肉鲩为特色产业 年产量稳步增长 产品覆盖国内市场并远销海外[1] - 中山草鱼养殖分类精细化程度高 形成从苗种到成鱼的梯度化生产链条 黄圃供应全国超30%草鱼苗种 阜沙专注养殖2-4斤统鲩为供港主要基地 东升通过蚕豆喂养培育脆肉鲩打造地方特色美食IP[2] 技术创新与养殖突破 - 精准营养配方提升饲料利用效率 智能监测鱼塘水温/溶氧量/生长数据 结合天气水质自动优化投喂方案 高温减少蛋白质投喂量 阴雨增加抗应激营养素[3] - 高密度养殖破解行业痛点 基于水域研究制定科学投苗密度 搭配智能增氧设备与水质调控技术 解决高密度养殖易引发病害难题[5] - 亩产超7000斤成常态 部分区域采用高端膨化料后亩产超8000斤 250亩鱼塘亩均投苗超2500尾实现稳定高产[1][5] 价值提升与产业链优化 - 草鱼通过脆化技术实现价值翻倍 筛选大规格个体进行蚕豆喂养脆化养殖 将普通草鱼转化为售价更高的脆肉鲩 大幅提升流通环节收益[4] - 全链条服务体系覆盖种苗/饲料/动保产品 提供技术指导/市场信息/金融支持 形成从种苗培育到成鱼销售的完整产业链[5] - 饲料成本降低15%-20% 减少残饵对水体污染 实现生态保护与养殖效益协同发展[3] 规模化实践与农户参与 - 养殖户250亩鱼塘实现平均亩产超7000斤 2000亩鱼塘采用高密度养殖方式 打通大草鱼与脆肉鲩养殖链条[1][5] - 数千农户嵌入产业链 用科技降低养殖成本提升收益 科技持续赋能释放更大增收潜力[1][5]
“科技配方”有多牛?中山鱼塘变身“疗养院” 亩产翻七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23:17
行业概况 - 广东水产养殖面积与产量稳居全国前列 中山脆肉鲩为特色产业 年产量稳步增长 产品覆盖国内及海外市场[1] - 中山草鱼养殖形成精细化分类 黄圃供应全国超30%草鱼苗种 阜沙专注2-4斤统鲩供港 东升通过蚕豆喂养培育脆肉鲩[2] 技术创新 - 精准营养配方提升饲料利用效率 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测水温/溶氧量/生长数据 结合天气水质自动优化投喂方案[2][3] - 高温天气减少蛋白质投喂降低肝脏负担 阴雨天气增加抗应激营养素 饲料成本降低15%-20% 减少残饵污染[3] - 海大集团经20年研发建立草鱼营养需求和原料价值数据库 精准评估不同生长阶段营养需求[3] 养殖模式升级 - 高端膨化料+高密度养殖模式推动产业升级 草鱼生长速度加快肉质更紧实 为脆化养殖奠定基础[4] - 科学制定每亩投苗密度标准 搭配智能增氧设备与水质调控技术 解决高密度养殖病害难题[4] - 中山港口镇案例显示 每亩投苗超700尾 配合高端膨化料实现亩产超8000斤[5] 价值提升路径 - 脆化环节为核心技术 筛选大规格草鱼进行蚕豆喂养 大幅提升脆化成功率 将普通草鱼转化为高价值脆肉鲩[4] - 亩产超7000斤成常态 草鱼升级为脆肉鲩实现再增值 带动数千农户嵌入产业链[1][5] 产业服务体系 - 全链条服务覆盖种苗/饲料/动保产品 提供技术指导/市场信息/金融支持 解决行业技术产品信息资金痛点[5] - 从种苗培育到饲料生产再到成鱼销售加工 形成完整产业链 科技赋能降低养殖成本提升收益[5]
喜提“国际护照”,固城湖螃蟹“爬”向海外市场
南京日报· 2025-09-11 08:03
此次华海种业拿到的出口许可资质是出境特定动植物及其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的生产、加工、存放单位注 册登记证书,有了这个证书,企业才可以出口海外市场。作为国内首家实现河蟹闭合全产业链运营的现 代化农业科技企业,华海种业积极与南京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将分子育种、营养驱动、生态尾水 处理等新技术应用于生产,从种苗选育、饲料研发、生态养殖到品质检测、品牌销售,全部实现自控自 管,真正做到"源头可溯、流程可控、品质可验"。华海种业负责人介绍,企业每月进行一次18项食品安 全指标检测,严格执行有机标准,通过无人机投喂、物联网水质监控、AI精准投喂等智慧养殖措施对 螃蟹养殖进行全程数字化管理,所有批次产品接入江苏省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确保每只出口蟹来源清 晰、品质可信。 记者了解到,华海种业成功获得出口资质,背后是高淳"超给力"的精准支持。其中,高淳区国家现代农 业产业园常态化开展固城湖核心产区的水质、土壤环境监测与生态维护,确保产品源头生态环境持续符 合国际标准;区商务局主动对接海关部门、省商务厅等部门,为企业提供"一对一"全流程服务,帮助企 业精准对接海外采购商和销售渠道。 高淳螃蟹养殖面积常年稳定在20万亩以上,形成了 ...
从深海到健康,中挪产业合作迎新机遇
北京商报· 2025-09-10 22:22
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发展 - 服务业占全球GDP比重达68% 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比重从2013年20.6%升至2023年25% 预计2040年突破40% [2] - 北京服务业占GDP比重达85.3% 实际利用外资超660亿美元占全国8.4% 吸引8000多家外资企业落户 [2][3] - 北京落地70余项全国突破性政策 80余项创新成果全国推广 近2000家中外金融机构在京设立 [2][3] 营养保健食品行业 -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行业规模从2013年993亿元增长至2023年3283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3% 预计2027年突破8000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营养保健食品贸易总额62.33亿美元同比增长10.3% 其中进口额39.81亿美元同比增长10.5% [4] - 挪威在华营养保健食品进口国中排名第16占比1.3% 2025年上半年贸易额5616万美元同比下降8.1% [4] 中挪健康产业合作 - 2018-2024年中国进口挪威保健品从900多万美元增长至1.04亿美元 7年年均增长率达47% [4] - 挪威品牌在心脑血管鱼油磷虾油及口服美容虾青素胶原蛋白领域占据中高端市场重要地位 [5] - 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达31.87%较2023年提高2.17个百分点 对DHA/EPA等成分认知度较高 [5] 蓝色经济与海洋产业 - 全球海洋经济规模预计2030年达3万亿美元 [7] - 中国路桥与挪威Pure Salmon Technology签署合作协议 将在中国建设大西洋鲑绿色水产养殖示范项目 [1][7][8] - 双方计划开发风光鱼互补海洋牧场 结合浮式海上风电与水产养殖技术 实现蓝色粮仓与绿色能源融合 [8] 科技创新与产业布局 - 北京聚集240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 核心产业营收超3500亿元人民币 [3] - 合作将推动挪威自动化投喂、人工智能鱼病诊断、网箱智能化养殖平台等技术在中国应用 [8] - 挪威国家馆9家企业参展 覆盖农业科技、医疗健康、水产养殖等传统优势领域 [8]
2025服贸会|从深海到健康,中挪产业合作迎新机遇
北京商报· 2025-09-10 22:05
9月10日,中挪蓝色经济与大健康产业合作研讨会于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在首钢园成功 举办。来自中挪两国的政府机构代表、行业专家和知名企业,围绕"蓝色合作 健康未来"的主题,对蓝 色经济、海洋科技、农业科技、健康产业和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 经验,探讨未来合作方向。在研讨会上,中国路桥与挪威Pure Salmon Technology签署合作协议,进一 步拓展了中挪在水产养殖与基础设施协同方面的合作空间。 北京"两区"释放开放合作红利 研讨会上,北京市商务局二级巡视员杜磊首先点明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关键地位。他 指出,当前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当前,服务业占全球GDP的比重提升到 68%,服务贸易增速持续高于货物贸易,占全球的比重从2013年的20.6%上升到2023年的25%,据世界 贸易组织(WTO)预测,到2040年这一比重将突破40%,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作为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领头羊",北京的实践更具代表性。2020年9月,"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 示范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两区")在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