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服务于实现个人成就
icon
搜索文档
自我和解之后,我心甘情愿成为一个“旅行窝囊废”
虎嗅· 2025-06-18 14:42
景区新玩法趋势 - 山东临沂景区推出"窝囊废漂流"项目,河道舒缓水流平稳,游客无需漂流筏只需穿救生衣躺水漂流,主打"当浮尸的平静感",在年轻群体中爆火[1] - 浙江景区推出"窝囊废蹦极"项目,高度仅20米且龟速下降,与传统蹦极的惊险刺激形成反差,让体验者产生"我又行了"的成就感[2][3] - 市场出现"用窝囊废版重构景区极限项目"的呼声,反映年轻消费者对低强度体验式旅游产品的旺盛需求[4] 年轻消费者行为变化 - Z世代(18-25岁)将烟酒、家电预算转向旅游消费,旅游仍是其最愿意增加支出的领域[20] - 消费决策更注重个人资产价值/收入等硬性指标,而非信心水平等软性因素[27] - 旅游偏好呈现多元化:反向旅游、县城旅游、演唱会旅游、特种兵式旅游等新形态涌现[21] 旅游产品开发方向 - 景区NPC扮演体验(如原始森林野人、抗日剧鬼子等)成为低成本爆款玩法,被称作"合情合理合法的发疯体验"[30] - 产品开发需聚焦年轻群体深层次需求,无需高成本创新,现有项目轻度改造即可创造新卖点[30] - 麦肯锡报告显示消费新常态下,产品需帮助消费者实现个人成就(情绪价值/资产价值等)[20][24] 宏观经济环境影响 - 消费者接受"新常态":工作不稳定、生活成本上升、收入增长预期降低成为中长期趋势[25][26] - 年轻人对"涨工资"政策反应理性,更关注实际收入提升而非政策宣导[29][30] - 旅游行业需适应消费者从"宏大叙事"向"个体价值实现"的价值观转变[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