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治理

搜索文档
以“治水”为笔,勾勒江南水韵新图景
镇江日报· 2025-07-08 07:36
水环境治理工程 - 2020-2022年老通济河清淤整治工程累计疏浚河道766米 清淤6.6万立方米 新建生态驳岸380米 河坡绿化3600平方米 [2] - 燕子山引水河整治工程投资120万元 清淤4.1万立方米 植草护岸1509米 [2] - 2022-2023年对胜利河台庄桥断面 通济河宝埝桥断面累计疏浚河道3000米 [2] - "十四五"期间宝埝桥 台庄桥两断面平均水质稳定达地表水Ⅲ类标准 [2] 污水管网改造 - 2022-2023年投资400万元实施宝堰集镇污水截污改造工程 新建污水重力管400米 压力管900米 配套3座提升泵站 更新雨污水管道400米 [3] - 2024-2025年老通济河控源截污工程通过末端截流技术封堵污水排口 [3] - 推进老通济河补水与通济路雨污分流改造项目 计划引入污水处理厂中水 [3] 未来治理规划 - 推进北部工业园区 老集镇及东进路地块雨污分流改造 [4] - 2025年完成老庄洋 俞甲等4个自然村农污治理 [4] - 2026年启动包巷 万兴庄等3个自然村农污治理项目 [4] - 推广"光伏+生态养殖"模式 削减农业面源污染 实现尾水循环利用 [4]
拓璞环保AI+遥感赋能“三水统筹” 实现琼江清水出安居
中国环境报· 2025-06-26 09:04
公司概况 - 四川拓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瞪羚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专业从事水环境综合治理业务 [1] - 公司在工业废水处理、农村环境整治及流域生态保护等领域开展技术服务 [1] - 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已获得66项专利授权和8项软件著作权,参与了四项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 [1] - 公司技术团队配备14名注册建造师和18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建立了符合行业要求的资质管理体系 [1] 项目概况 - 琼江是长江三级支流和川渝跨界重点河流,全长240公里,其中122.6公里流经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流域内分布53条支流 [2] - 安居区聘请拓璞环保作为技术河长,显著改善琼江水环境质量,实现了"一江清水出安居"的治理目标 [2] 技术特点及项目优势 - 项目创新性地融合遥感技术与智能分析手段,通过多源数据协同处理,显著提升了水域岸线动态监管、污染精准防控及执法响应效率 [3] - 基于遥感污染控制分区的流域面源治理工程实现了污染物削减量达标甚至超预期完成,大幅缩短了流域综合治理前期调查周期 [3] - 基于多源遥感反演的藻华藻害监测系统整合卫星、无人机等多平台数据,结合多波段光谱分析与多角度观测,实现了流域污染状况的广域动态监测 [3] - 项目创新性融合光学遥感与热红外遥感技术,构建"多光谱—多极化—多时相"立体监测体系,实现对琼江流域岸线变迁、藻类水华分布、工业热污染排放源的高精度动态监测 [5] - 项目首次采用"卫星宏观筛查+无人机微观验证"的立体巡查模式,对支流污染源进行精准识别,较传统人工巡查效率提升80% [5] - 项目开发了"遥感反演—水质模型—生态评估"一体化智能平台,通过遥感—模型—决策联动机制,实现藻类水华爆发提前预警 [5] - 创新构建的"污染分区—工程适配"智能匹配模型使工程设计周期较传统方法缩短40%,治理措施精准度显著提升 [5] 效益分析 - 2024年琼江大安断面高锰酸盐指数月均浓度达标率实现100%,相较2023年,此断面高锰酸盐指数年均浓度下降5.26%,跑马滩断面总磷年均浓度显著降低19.95% [6] - 流域水质提升带动生态系统焕发生机,绝迹多年的鳜鱼重返河道,白鹭群也重现琼江湿地 [6] - 自2020年以来,流域植被覆盖度稳步提升,生态质量等级从中等改善至良好 [6] - 琼江大安、跑马滩两大断面已连续5年平均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6] - 项目累计产出"遥感技术的流域综合治理系统及方法"等5项实用新型专利 [6]
把黄孝河变得更美(我家门前有条河)
人民日报· 2025-06-25 06:01
黄孝河治理工程 - 黄孝河全长10.7公里,其中暗涵段5.3公里、明渠段5.4公里,早期因暗涵污水直排明渠导致水质黑臭[3] - 2016年启动一期工程,在暗涵明渠连接处设立钢坝闸拦截污水并送污水处理厂,但雨天仍存在合流制污水溢流问题[3] - 2018年启动二期工程,由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承担设计,新建3个总容量45万立方米的地下调蓄池群,规模相当于200多个标准泳池,为国内最大之一[4][5] 技术方案创新 - 采用"地下人工湖"概念,在后湖公园下建设25万立方米调蓄池,并配套末端溢流污染强化处理设施,实现雨天污水截流、调蓄和净化[4] - 独创出水溢流墙分隔技术,将大调蓄池分为多个蓄水室,兼顾不同雨情需求,降低30%运维成本并提升效率[5] - 调蓄池可切换水环境保护或排涝能力两种模式,使水质稳定在Ⅳ类以上,2022年9月投用后效果显著[5][6] 行业经验借鉴 - 设计团队调研福州、上海、北京、长春等地案例,并邀请国际专家参与方案论证,但最终需因地制宜解决黄孝河合流区面积大的特殊性[4][5] - 项目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试验结合方式,突破国外依赖拦截设备的传统模式,实现低成本高效治污[4][5] 社会效益 - 治理后两岸绿树成荫,成为居民休闲场所,调蓄池上方建成公园提升社区生活品质[2][6] - 工程体现标本兼治理念,为城市水环境治理提供可复制的技术路径[7]
建行江西省分行多措并举,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6-19 11:37
九江地理与金融支持概况 - 九江坐拥152公里长江黄金岸线,京九铁路穿境而过,鄱阳湖在此连接长江,优越地理位置使其因港兴起[1] - 建行江西省分行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通过金融支持实现发展与保护协同共生[3] 港口升级与金融赋能 - 瑞昌港区作为九江港核心区域面临港口通过能力不足问题,计划投资近6亿元升级集装箱泊位及仓储区[4] - 建行九江瑞昌支行提供3亿元基建贷款,采用项目收费权质押+母公司担保+成员单位补充担保的组合模式[6] - 江西省分行已为九江四大核心港区提供超20亿元授信支持[7] 水利治理金融创新 - 湖口县通过水库经营权招标引入专业公司进行水体治理,建行以特许经营权质押发放2.5亿元固定资产贷款[8] - 江西省分行在九江全辖授信涉水项目26个,贷款余额超71亿元,在当地金融系统居首[8] 文化遗产保护金融方案 - 瑞昌铜岭铜矿遗址入选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建行通过组合担保模式提供1.2亿元基建贷款支持博物馆建设[9] - 贷款采取项目资金封闭式监管,保障资金安全高效使用[9]
李荣灿在南渡江澄迈段开展巡河
海南日报· 2025-06-19 08:53
河长制落实情况 - 省政协主席李荣灿在南渡江澄迈段开展巡河 检查河长制落实情况 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全面深入落实河长制 [2] - 李荣灿先后来到金江镇大塘桥段 大塘村农村污水处理站和蛋鸡养殖企业等地 听取河长制落实情况 实地察看水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 [2] 水污染治理措施 - 河流水污染问题 表象在水里 根源在岸上 要全面落实河长制 扛牢治水兴水的政治责任 进一步落实落细水质监测 岸线管理等各项治水措施 [3] - 要着眼全流域治理 源头治理 坚持上游下游统筹 干流支流联动 岸上岸下兼治 一体推进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保护修复 [3] - 要加快农村面源污染治理 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 加大畜禽散养污染治理 解决好直排乱排 散养乱养等问题 [3] 农村污水处理 - 要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机制 建好 管好 用好污水处理设施 坚决防止闲置空转 [3] - 做好截污纳管 雨污分流等基础性工作 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 引导群众转变生产生活方式 [3] 汛期安全管理 - 当前正值汛期 台风天气频繁 要加密汛期巡河频次 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确保安全度汛 [3]
江苏南京:32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全面启动
南京日报· 2025-06-17 09:00
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进展 - 城东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已启动实质性施工 包括四期扩建和一 二 三期工程提标 目前已完成项目部搭建 施工临时便道建设 脱水机房 消毒排水泵房钻孔灌注桩桩基施工及加药间混凝土底板浇筑等工程 [1] - 城北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加速推进 已完成新建变电所 设备间 加药间的土建施工 采用"原位不停产"改造方案 乙池出水直接进入接触消毒池 降低深度处理单元负荷 [4] - 南京市计划2025年底前完成32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 其中5座执行B标准 26座执行C标准 1座执行D标准 出水水质将显著提升 [5] 污水处理厂扩容与处理能力提升 - 城东污水处理厂现有处理规模为35万立方米/天 服务人口约110万人 四期工程设计处理规模为10万立方米/天 建成后总规模将达到45万立方米/天 可缓解系统压力 减少雨天漫溢 [2] - "十四五"期间 南京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由283万吨增至350万吨 污水集中收集率由2020年的69 44%提升至2024年的95% 两项指标均并列全省第一 [5] 污水处理工艺与技术升级 - 城东污水处理厂采用"曝气沉砂池预处理+多级AO生化处理工艺+微絮凝+砂滤池深度处理"方式 以次氯酸钠消毒 污泥处理采用"重力浓缩+机械脱水"工艺 四期工程出水将达到江苏省A标准 [3] - 城北污水处理厂将污水消毒工艺由"液氯消毒"改为"次氯酸钠消毒" 降低消毒液运输 存储及操作风险 [4] 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与水质标准 - 城东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将拓展至南部新城及周边 南部新城核心区建成后预计新增15万居住人口 污水量将显著增加 [2] - 江苏省《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4440-2022)》于2023年3月28日起实施 细分执行A B C D四个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 [5] - 城东污水处理厂四期工程的再生水将用于麒麟科技创新园地区河道补水 绿化灌溉 浇洒道路等 以及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景观浇灌用水和永丰河生态补水 [3]
【铜川】水环境治理典型经验获全国推广
陕西日报· 2025-06-03 06:59
水环境治理成效 - 铜川市水环境治理工作经验获生态环境部推广,成为全国26个典型经验之一[1] - 石川河岔口国考断面连续4年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水质改善率位居全省第一[1] - 汛期污染强度同比下降47%,改造雨污分流管网60.43公里[1] 治理机制与基础设施 - 建立5项工作机制(定期调度、巡查联动、预报预警、驻厂监管、部门协作)并制定水生态环境巩固提升行动方案[1] - 建成北市区污水处理厂应急调蓄池、南市区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系统[1] - 完成北洛河、石川河流域入河排污口分级分类排查整治,率先划定54个乡镇(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 生态修复与水资源利用 - 实施丹阳、牡丹园等片区雨水调蓄与生态修复工程,新建雷家沟、龙潭、王家坪水库[2] - 桃曲坡水库常态化补给沮河下游生态水,提升河道水生态功能[2] - 累计建成40公里再生水管网,缓解水资源短缺[2] 监测与联防联控 - 与相邻区县建立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2] - 10个站点组成的水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实现全域水质实时监控[2]
护好一城清水 惠泽一方百姓(连线)
人民日报· 2025-05-22 05:59
水环境治理成效 - 盐城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专题询问、执法检查等监督推动水环境治理,解决群众关心的13个难点热点问题[1] - 马中河治理后水质显著改善,从"蚊子河"变为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河道,野鸭、白鹭等生物回归[2] - 全市17个国考、34个省考、21条入海河流断面和14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实现4个"100%",达到历史最好水平[2] 治理机制创新 - 建立人大代表水环境监督员制度,聘请专业人士进行随机督查,实现问题早发现、早整改[2] - 推行"一河一策"治理台账,根据不同河道特征定制个性化治理方案[2] - 采取市县镇三级人大联动机制,通过"回头看"视察、重点建议督办等方式跟踪问效[1] 群众参与与反馈 - 热心市民周先生提出10条水环境治理建议,包括加大电捕鱼打击力度、防止秸秆还田污染等[1] - 市民对治理成效满意度提升,马中河沿岸居民从"不敢开窗"变为主动到河边散步[2] 政策导向 - 盐城市人大常委会明确将依法治水兴水护水作为核心职能,强调水环境对高质量发展和民生福祉的重要性[3]
怎么建设?有哪些指标?钱从哪来?——解读《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
新华社· 2025-05-21 17:06
美丽河湖建设目标 - 到2027年美丽河湖建成率达到40%左右 到2030年建设成效明显 到2035年基本建成[2] - 国家层面清单覆盖2573个河湖水体 包括长江黄河干流及210个重点湖库的90%以上[2] - 鼓励地方将小微水体纳入保护范围[2] 水资源保障要求 - 需稳定补给水源 保障河湖生态用水 实现"有河有水"[2] - 2027年目标包括跨省重点河湖生态流量有效保障 大中型水利工程生态流量核定基本完成[5] 水生态保护措施 - 要求恢复河湖缓冲带生态功能 保护生物多样性 重现土著物种 实现"有鱼有草"[2] - 2027年长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提升 黄河生物多样性下降趋势初步遏制[6] - 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将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6] 水环境治理部署 - 控制流域污染物排放 水质稳定优良 满足亲水需求 实现"人水和谐"[2] - 2027年建成排污口监测监管体系 城市污水处理效能提升[4] -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60%以上 黑臭水体基本消除[4] 资金与技术支撑 - 中央财政支持美丽河湖建设 鼓励地方财政和社会资本投入[7] - 推广EOD模式及第三方治理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7] - 加强水生态环境科技创新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7] 近期重点任务 - 制定15项目标 涵盖水环境治理 生态用水保障 水生态修复[3] - 强调提质增效 考虑地方工作基础与承受能力[3]
太和水2024年营收1亿元 因业绩未达标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证券时报网· 2025-04-27 17:49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 03亿元 同比下降43 53% 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为8492万元 同比下降53 5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 34亿元 [1] - 2024年度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或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且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 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1] 亏损原因 - 水环境治理行业整体投资热度降温 投资需求减少 新签订单金额不达预期水平 [1] - 主要客户的资金周转面临困境 对可能存在回收风险的应收账款计提了坏账准备 对合同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 [1] - 对为了转型进行的收购产生的商誉计提减值 [1] 行业环境 - 水环境治理行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有良好的发展机遇 但同时也面临着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等多方面的挑战 [2] - 公司坚持"保存量、提增量、求变量"的发展策略 应对市场环境变化 [2] 技术体系 - 以自主研发的"富营养水生态修复方法"为核心 构建了涵盖生物调控、生态修复及长效维护的全链条技术体系 [2] - 形成以国际/国内发明专利为纽带 8种水生态要素构建方法为核心 72项实用新型专利为技术基础的技术体系 [2] - 业务覆盖湖泊、城市河道及景观水体等多类场景 推动水环境治理行业向自然友好型方向演进 [2] 饮用水业务 - 延续"TAIHESHUI"品牌390ml、520ml和4 5L三款经典产品 新增pH值为8 8的高端新品 [3] 股权变动 - 控股股东、实控人何文辉向北京欣欣转让公司股份1358 96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的12% [3] - 北京欣欣合计拥有太和水18%股份对应的表决权 成为公司新控股股东 [3] 未来规划 - 在巩固生物-生态技术优势的基础上 强化系统性治理思维 [3] - 推动从单一水体修复向区域生态功能提升延伸 探索生态治理成果与城市发展、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路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