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治理
搜索文档
消失近百年的李四光娅田螺现身桂林
广西日报· 2025-10-29 12:21
据悉,李四光娅田螺的命名背后还有一段历史故事。"这一物种于1935年被发现并命名,定名人将 这个物种赠名给了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此后近百年,自然界中再未发现它的踪迹。"中国科学院 昆明动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乐嘉告诉记者,科研团队于去年底在离桂林城区不远的一条河流中发现了 该物种的一个极小现生种群,其贝壳形态与李四光娅田螺化石的模式标本完全吻合,还涵盖了模式产地 洞穴中所有形态变化型。基于多基因的分子系统树显示,这些个体均为李四光娅田螺。张乐嘉表示,李 四光娅田螺现生种群在桂林的发现,不仅直观体现广西淡水生物多样性,更印证了当地水环境治理的显 著成效。(付玮烨) 10月23日,一项关于广西生物新发现的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动物学报》在线发表,为广西淡水生 物多样性再添重要例证。此前,一种田螺科物种的现生种群在桂林被发现,经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 究,该物种归入一新属娅田螺,即消失近百年的李四光娅田螺。 田螺科是全球性分布的常见大型淡水螺类,起源于中侏罗纪,世界各地均有丰富化石记录。 ...
中环环保: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8460.05万元 同比增长13.84%
中国证券报· 2025-10-27 21:51
| | 本报告期 |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 | 年初至报告 | | --- | --- | --- | --- | | | | 增减 | | | 营业收入(元) | 246.771.971.69 | -0.39% | 720.84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 40.509.488.75 | 18.74% | 84.60 | | 浄利润(元) | | |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 | 37,260.685.69 | 11.18% | 77.82 | | 利润(元) | | |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 | | 112.09 | | 量净额(元) | | | |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0954 | 18.51% | |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0857 | 15.03% | |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1.75% | 0.25% | | | | 本报告期末 | 上年度末 | 本报告 | | 总资产(元) | 6,814,442,363.43 | 6,856,894,314.66 |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 2,349,053,645. ...
以水为脉青春作歌:江苏葛庄村“治水书记”的乡土实践
中国新闻网· 2025-10-21 09:37
扎根乡土,从"水瓶颈"破题乡村振兴 "水的问题解决不了,美丽乡村、乡村振兴就是空谈。"1971年出生的蒋红明,是土生土长的葛庄人。 2017年,葛庄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面对淤塞的河道、发臭的塘浜,这个土生土长的农村汉子立下誓 言:"一定要让葛庄的水重新清起来!""治理水环境,就像医生看病,要先确诊才能开方子。"蒋红明这 样形容他的工作。 整治并非易事。为了摸清"家底",他带队走遍全村23个村民小组,普查每一处水体,详细记录数量、位 置、污染源,建立起全村第一本翔实的"水体档案"。科学规划是成功的一半,他专门邀请水利设计人 员,结合自己熟悉水情、地情的优势,提出了以"打通水系"为核心的治理原则。木勺塘、小沟河、安全 大塘……这些原本闭塞的"死水"被逐一串联,形成了循环流动的活水网络。 在常州西南隅,有一个地处武进、宜兴、金坛三地交界的村庄——葛庄村。这里东濒滆湖,西眺长荡 湖,水韵本是天赋,却也曾面临水体闭塞、环境杂乱的困扰。如今,走进葛庄,映入眼帘的是水清岸 绿、步道蜿蜒、小品点缀的江南水乡新貌。这幅"幸福水乡"蓝图的擘画与实现,离不开一位将二十载青 春岁月倾注于家乡水脉,用实干诠释"大哉河海"精神的基层带头 ...
遇“鉴”东莞长安:民生筑基,绘就城乡生活幸福图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20:29
教育设施投资与创新 -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东莞长安学校为三方共建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总投资12亿元,规划90个教学班,提供4050个公办学位,已于2024年9月启用 [2] - 学校硬件设施先进,配备现代化教学楼、多功能厅、室内体育馆及智能操场电子屏,可自动记录分析学生运动数据以支持个性化计划制定 [2] - 办学核心定位为融合"华附基因、东莞品质、长安特色",创新采用"分层走班+动态结合"教学模式,并开展游泳、田径等体育特色培养作为特长成才路径 [3] 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 茅洲河长安段通过深莞协同治理及雨污分流等组合措施,水质从劣Ⅴ类跃升至年均基本达Ⅲ类标准,实现水清岸绿的生态修复 [4] - 水环境改善显著提升区域人居环境,带动社区出租房租金从200元/间升至800元/间,呈现一房难求态势,强化了区域宜居宜业属性 [4]
青春华章|以水为脉青春作歌:江苏葛庄村“治水书记”的乡土实践
中国新闻网· 2025-10-12 09:25
乡村水环境治理实践 - 治理前面临水体闭塞、环境杂乱的困扰 [1] - 治理核心原则为打通水系 将闭塞的死水串联形成循环流动的活水网络 [3] - 治理后实现水清岸绿 建成1条常州市示范幸福河湖和5条武进区幸福河湖 创成市、区两级小微水体优秀片区 [5] 治理方法与过程 - 通过普查全村23个村民小组的每一处水体 建立翔实的水体档案以科学规划 [3] - 村级河长亲力亲为紧盯施工进度和质量 并通过沟通解决因占地引发的矛盾 [4] - 将河长制写入村规民约并坚持每周巡河 号召村民共管共护形成自觉行动 [4] 治理成效与影响 - 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无到有 2024年达到约508万元 [5] - 村民人均收入近4.2万元 [5] - 水环境改善激活乡村振兴 迷你马拉松、健康骑行等亲水活动蓬勃开展 [5]
青春华章|循水而行,书写高质量发展绿色答卷
环球网· 2025-09-24 15:24
人水和谐,奏响青春报国的时代强音。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山川河流;青春的华章,就在这守护碧水 安澜的奋斗中熠熠生辉。在长荡湖,有"夕阳红河长"的余热生辉,更有"红领巾河长"的稚嫩担当;在扬 子江畔,"红领巾"志愿者课程、长江保护宣讲活动浸润着年轻心灵;秦淮河上,璀璨灯火映照着人们对 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召唤着青年一代投身保护母亲河的行动……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 主题采访采风活动,正是为青年提供了展现风采、贡献力量的广阔舞台。他们的知识、活力与创新精 神,正在为河湖治理保护注入新鲜血液,他们的担当作为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定信念。 江河奔流,生生不息;青春奋斗,接续不止。从长荡湖的系统治理到扬子江畔的美丽蝶变,再到保护秦 淮河的青年行动,一幅水清岸绿、业兴民富、人水和谐的壮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我们坚信,继续践 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凝聚最广泛的社会合力,特别是发挥好青年的聪明才智与先锋作 用,必将能写好水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宏大文章,让青春的华章在美丽中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中绽放 出更加绚烂的光彩。(甄郝) 大江奔流,蕴藏着中华文明的绵长血脉;河湖安澜,关乎着国计民生的稳固根 ...
天津水务部门多措并举改善中心城区水环境
央广网· 2025-09-08 08:10
水务管理措施 - 联合调度海河二道闸、海河闸、海河口泵站等泵站闸群实现水体循环并保持最佳景观水位 [1] - 调度沿河泵站及二级河道联通闸加大中心城区二级河道水体循环力度 [1] - 布设曝气喷泉146台套并铺设生态浮床、浮岛2.5万平方米以提升水生态及景观效果 [1] 河道保洁运维 - 每日投入16艘保洁船只、32名保洁人员及6名岸边打捞人员对海河进行全覆盖巡查 [1] - 通过船只打捞、围网打捞、捡拾清扫方式清理水面及堤岸垃圾漂浮物 [1] - 实施垃圾杂物随清随运机制保障水体景观效果 [1] 汛期动态管理 - 持续关注天津市及上游地区雨水情变化动态调整调度排沥措施 [1] - 在确保汛末防汛安全前提下同步改善中心城区河道水质 [1] - 通过涵养水生态兼顾水景观原则维护城市水环境 [1]
我省召开新沟河河长会议暨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第十一次调度会
新华日报· 2025-09-06 07:08
太湖综合治理战略 - 采用系统思维与底线思维 以片区攻坚战和河流歼灭战为治理特点 [1] - 新沟河作为长江与太湖连接通道 沿线产业发达且污染类型复杂 具有流域治理典型性 [1] - 将工业源涉磷企业管控 生活源污水收集处理率提升 农业源农田退水直排控制作为核心治理方向 [1] 河湖长责任机制 - 要求各级河湖长履行巡河巡查 问题发现与责任落实的履职要求 [1] - 将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治理列为首要任务 通过多源污染控制减少区域污染负荷 [1] - 依托河湖长制度优势 在治理思路深化 系统谋划和调水机制优化方面推进"十五五"太湖治理 [1]
武汉控股: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1.08%
中证网· 2025-08-29 11:2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20.76亿元 同比增长14.76% [1] - 扣非净利润7427.58万元 同比增长21.08% [1] - 污水处理业务收入10.06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加664.35万元 [1] - 水务工程收入9.11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2.6亿元 [1] - 自来水业务收入8320.04万元 较去年同期增加289.89万元 [2] 业务运营 - 总污水处理设计能力达341.61万吨/日 同比增加0.61万吨/日 [1] - 各污水处理厂共处理结算污水53081万吨 [1] - 售水代销价格由0.55元/吨上调至0.60元/吨 [2] - 隧道运营板块中标海湾隧道运维项目 合同金额6307.33万元 服务期三年 [2] 战略发展 - 四大核心业务板块协同发展 污水处理/水务工程/自来水生产/隧道运营齐头并进 [1] - 水务工程板块加速向水生态环境技术建设转型 新签盘龙城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等重点工程 [1] - 宗关/白鹤嘴水厂通过工艺优化和设备运维强化保障供水稳定 [2] - 未来将聚焦厂网一体化与智慧水务建设 依托科技创新与管理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2] 行业机遇 - 水务环保行业迎来美丽中国建设/水环境治理/城市更新等战略发展机遇 [2]
武汉控股:启动“水环境智创空间”建设
中证网· 2025-08-26 15:18
项目概况 - 武汉控股在黄陂区后湖流域启动"水环境智创空间"建设 打造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培育于一体的科创基地 为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系统解决方案[1] - 项目选址黄陂区空港新城企业总部产业园 规划总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 预计2026年底全面投运[1] - 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聚焦智能装备集成与中试平台 二期引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三期打造水环境治理产业基金 形成"空间+基金+服务"孵化体系[3] 投资规模 - 武汉市城投集团与黄陂区计划共同投入近百亿元推进流域治理 采用"厂网河湖一体化"模式[1] - 预计到2030年园区将聚集水环境治理企业超50家 年产值突破30亿元 带动区域新增就业2000人以上[3] 技术应用 - 园区一期已引入无人机巡航系统、管道机器人、星天地水一体化AI监测技术等智能装备 构建"空—天—地—水"立体感知网络[1] - 无人机搭载多光谱传感器每15分钟生成一次水质热力图 管道机器人巡检效率较人工提升[2] - 采用"智慧管网+数字孪生"技术 依托全国产化部署的"水域经济大模型"实现跨品牌设备统一控制[2] 运营成效 - 智能化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8万吨/日 预计2025年6月通水运行 可降低能耗约12% 每年减少碳排放约2600吨[2] - "智能雨污分流阀"在后湖流域试点应用后 雨季溢流污染负荷下降38%[2] - 项目已被纳入武汉市"十四五"水生态建设规划 将显著提升区域污水处理能力与管网覆盖水平[3] 研发合作 - 整合武汉控股旗下实验研发中心、中试基地及技术培训中心等资源 形成"研发—中试—产业化"全链条支撑体系[1] - 已启动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合作设立"水环境联合实验室" 重点攻关流域氮磷污染削减、微塑料高效去除等关键技术[2] - 首批入驻的5家科技企业中 2家已获国家级"专精特新"认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