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马锡模式

搜索文档
一家国资被坑怕了
投资界· 2025-06-12 15:19
淡马锡投资策略调整 - 淡马锡对初创企业投资规模较三年前缩水近90% [1] - 2021年投资规模44亿美元,2023年降至5.09亿美元,2024年前5个月仅7000万美元 [11] - 首轮投资项目数量从2021年82个锐减至2023年11个 [11] 投资失误案例 - FTX暴雷导致淡马锡2.75亿美元投资归零,持股1%-1.5% [6] - 印尼独角兽eFishery财务造假,虚报营收6亿美元,淡马锡投资面临严重减值 [7] - 两起事件对淡马锡声誉造成严重损害,引发监管和舆论压力 [7][8] 内部策略调整 - 延长尽调周期至10个月,削减涉事团队薪酬 [10] - 早期投资占比限制在6%,其中50%通过直投完成 [10] - 转向通过风投基金间接投资,直投侧重临近上市公司 [10] 行业影响与启示 - 淡马锡模式曾被多国国资借鉴,其调整引发行业关注 [3][13] - 2024年中国创投市场6000亿投资中,国资直投占比57%且持续上升 [13] - 国资机构面临战略目标与回报率平衡难题,风险厌恶倾向明显 [14] - 部分国资转向母基金模式,多地探索100%容亏机制 [15] 市场环境变化 - 全球利率上升导致初创企业融资困难,上市前景恶化 [11] - 优质项目稀缺,大量已投项目无法退出 [15] - 初创投资难以规避欺诈和市场风险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