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深地勘探
icon
搜索文档
奋斗在“向地球深部探能源”的路上
中国青年报· 2025-06-01 04:36
深地勘探的战略价值 - 深地指人类难以达到的浅地表之下的固体地球深部,勘探面临岩石坚硬、信号微弱、高温环境等挑战 [2] - 地下1-10千米是能源资源开发主要空间,我国石油地质资源量达1257亿吨,天然气地质资源量达212万亿方 [2] - 研究深部地质对资源勘探开发意义重大,影响地表形态变迁及资源利用效率 [2] 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历程 - 新中国成立初期原油产量仅12万吨,大庆油田发现后实现石油自给,甩掉贫油帽子 [3] - 陆相生油理论指引下相继发现胜利、辽河、中原等油田,勘探深度延伸至4500-6000米 [3] 海相天然气勘探突破 - 普光气田发现是国内首个海相整装大气田,通过重新厘定地层单元和创新控储理论实现 [5][6] - 元坝气田位于7000米超深层,团队通过16项科研课题攻关解决高温高压勘探难题 [7] - 涪陵页岩气田突破依赖自主创新技术,如高精度成像(误差<1%)和分段压裂技术 [9] 页岩气领域的自主创新 - 我国页岩气地质条件复杂,初期借鉴北美技术未成功,需自主研发装备和理论 [8] - 涪陵焦页1井2012年试获20.3万立方米/日高产气流,推动中国成为北美外首个页岩气商业开发国家 [9] - 中国石化2014年获"页岩油气国际先锋奖",实现钻机等关键装备本土化研发 [9] 能源开发与转型协同 - 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互补,油田荒漠区域可同步开发风能太阳能 [9] - 深地油气勘探可结合地热资源开发,形成综合能源利用模式 [9]
向地球深部进军 中国油气勘探领域的突破之路
中国青年报· 2025-05-31 00:07
深地勘探的战略意义 - 深地指人类难以达到的浅地表之下的固体地球深部,勘探面临岩石坚硬、信号微弱、高温环境等挑战[4] - 地下1-10千米是能源资源开发主要空间,我国已探明173种矿产资源,石油储量1257亿吨,天然气储量212万亿方[5] - 2016年国家将深地资源攻关提升至战略高度,列入"四深"科技创新规划[5] 中国油气勘探发展历程 - 建国初期原油年产量仅12万吨,1959年大庆油田松基三井累计产油1166.2万吨实现自给[5] - 陆相生油理论指导下相继发现胜利、辽河、中原等油田,勘探深度从620米延伸至6000米[5] - 2000年时我国海相地层储量占比仅10%,而全球90%油气产自海相沉积[7] 海相天然气勘探突破 - 普光气田发现前经历21口探井失败,2001年通过基础研究创新发现生物礁构造,普光1井获日产42万方气流[9] - 元坝气田攻克7000米超深层勘探难题,2007年元坝1井获日产50.3万方气流,探明储量达2195亿立方米[10] - 这两个气田分别成为我国首个海相整装大气田和全球首个超深层生物礁大气田[9][10] 页岩气自主创新成果 - 我国页岩气地质条件复杂,初期120余口井未获规模发现,关键装备依赖进口(如钻机单价2.2亿元)[11] - 涪陵页岩气田创新生储机理和勘探技术,2012年焦页1井获日产20.3万方气流,累计产量突破700亿立方米[12][14] - 2024年我国页岩气产量超250亿方占天然气总产量10%,使中国成为北美外首个实现页岩气商业开发的国家[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