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跨区域消纳
搜索文档
“疆电入渝”工程今日投产送电 新疆为什么送出的是直流电?
央视新闻· 2025-06-10 15:39
工程概况 - 工程为"疆电入渝"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十四五"重点工程和首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外送工程 [1] - 工程全长2260公里,连接新疆、甘肃、陕西、四川、重庆五个省区市,是西南地区首座特高压受端换流站 [1][13] - 工程于2023年8月开工,建设工期不到2年,创下我国2000公里以上特高压线路最快投运纪录 [3] 电源结构与送电能力 - 工程接入电源总容量1420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70% [1] - 工程每年可向重庆输送电能360亿千瓦时,输送电能中清洁能源占比不低于50% [9] - 每年输送的电能相当于1000万户家庭一年用电量或生产500万台新能源车的用电量 [23] 技术创新与工程难点 - 线路途经复杂地形,新疆段冬季施工温度达零下30摄氏度 [4] - 为应对途经风区,对铁塔进行增重设计以确保在强风下的稳定性 [6] - 输电采用直流方式以减少损耗,电能从新疆到重庆仅需7毫秒 [10][11] - 渝北换流站占地面积27公顷,挖填方量约等于30多个"水立方"工程 [14] 核心设备与智能化运维 - 换流站核心设备换流阀为我国自主生产,单个重超20吨,共有24个 [18] - 阀厅内布置红外测温系统、28个轨道摄像头、9个鹰眼摄像头及885个高清摄像头组成智能联合巡检系统 [20] 经济与环境效益 - 工程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650万吨,减碳量相当于种植9亿棵树 [9] - 工程将新疆的清洁能源优势与重庆的工业用电需求结合,改善重庆能源结构,相当于替代9座百万千瓦级火电厂 [21][23]
“疆电入渝”工程正式投产送电 “沙戈荒”绿电7毫秒到重庆
央视网· 2025-06-10 12:01
工程概况 - "疆电入渝"工程是我国"十四五"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也是首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电力外送工程之一,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70% [1] - 工程连接新疆、甘肃、陕西、四川、重庆五个省区市,全长2260公里,采用±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2][10] - 工程于2023年8月开工,实际工期不到2年,创下我国2000公里以上特高压输电线路最快开工到投运纪录 [4] 建设难点与技术创新 - 线路穿越雪山、戈壁、沙漠等复杂地形,新疆段冬季施工温度达零下30摄氏度 [5] - 途经多个风区,最大瞬间风力达10级,施工人员通过科学测量风速并对铁塔增重来确保稳定性 [5] - 重庆渝北换流站建设过程中挖填方量约等于30多个"水立方"工程,运用200多台机械完成山地丘陵地形改造 [12] 新能源利用与经济效益 - 工程充分利用新疆巴里坤沙漠、戈壁、荒漠地区的光热和风力资源,当地风光新能源开发量不足5% [6] - 哈密市面积是重庆的近2倍,但人口不到60万,80%以上土地为荒漠戈壁,具备得天独厚的新能源开发条件 [6] - 工程投运后预计每年输送电能360亿千瓦时,清洁能源占比不低于50%,可满足1000万户家庭一年用电需求 [7][15] 技术特点与运行机制 - 采用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电能从新疆到重庆仅需7毫秒,大幅提升清洁能源跨区域消纳能力 [8][10] - 渝北换流站配备24个自主生产的换流阀,单个重超20吨,并部署红外测温系统和智能巡检设备确保运行稳定 [14] - 直流输电适合超远距离输送(2260公里),交流输电则负责终端灵活分配,两者结合实现高效电力传输 [16][18] 环保与社会效益 - 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650万吨,相当于种植9亿棵树的减碳量(按每棵树年吸收18.3千克计算) [7] - 输送的清洁电量相当于9座百万千瓦级火电厂发电量,显著改善重庆能源结构 [15] - 工程实现新疆"输电致富"与重庆"用电强产"的双赢,支撑西部大开发战略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