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游牧文化
icon
搜索文档
为丝路考古提供“中国方案”
陕西日报· 2025-07-06 08:28
"这是一个讲了2100多年的故事。公元前2世纪,汉朝使者张骞自长安出发,前往西域寻找月氏。"6 月5日,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西北大学教授王建新在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国立大 学讲课时说,"如今,我们沿着张骞的足迹继续探索。" 近年来,陕西考古人筚路蓝缕、奔赴丝路,编织起一张覆盖中亚的考古网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考 古发现,为丝绸之路考古提供了"中国方案"。 "丝绸之路研究要有'东方视角'" "中国境内月氏的考古文化遗存在哪里?" "要知道,中国才是月氏的故乡。" …… 1991年6月,日本著名考古学家樋口隆康在西北大学所作的学术报告让王建新记忆犹新。 月氏在《史记》《汉书》中均有记载,但其考古学文化遗存究竟在哪里,始终是一个谜。 关于月氏的研究是国际历史学、考古学的重大学术课题。关于丝绸之路的考古研究此前是国外学术 界的专属领域,中国考古界难以涉足。 "月氏在何方"的问题在王建新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于是在1999年,王建新带领考古队自陕西出 发,走进苍茫大漠,探寻古老记忆。 古代游牧民"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的观点在学术界影响深远。过去中外考古学家在研究古代游牧 文化时,往往忽视聚落遗址的存在, ...
350余件鄂尔多斯青铜器亮相山东 展“马背上的游牧文化”
中国新闻网· 2025-04-02 17:28
鄂尔多斯青铜文明展 - 匈奴鹰顶金冠在山东博物馆展出 这是中国发现的唯一一套"胡冠"实物 [1] - 展览展出350余件(组)商周至汉代的鄂尔多斯青铜文物 呈现"马背上的游牧文化" [3] - 青铜制品以动物形象为装饰题材 包括猛虎 野狼 骏马 鹰隼等 体现游牧民族对生命力的崇拜 [3] 鄂尔多斯青铜器特征 - 鄂尔多斯青铜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几乎对所有草原动物都进行过深入刻画 [3] - 绝大多数动物图案源自北方游牧生态 少量凤鸟 龙纹等受中原礼制文化影响 [3] - 凤鸟造型的刀剑及配饰体现了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融合 [3] 文化意义 - 鄂尔多斯是中国北方游牧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青铜器上可以发现内蒙古东部地区 中原地区乃至欧亚草原地区的文化因素 [3] - 山东与鄂尔多斯同受黄河滋养 以黄河为纽带 齐鲁文化和草原文化交流碰撞 揭示中华文明多元共生的深层内涵 [3] 展览信息 - 展览由山东博物馆与鄂尔多斯市博物院联合主办 展期3个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