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管理模式

搜索文档
湿疹反复发作?皮肤科医生教你科学管理
央视新闻· 2025-05-26 05:50
湿疹的临床表现 - 急性期特征为皮损基底潮红,出现密集粟粒大红色丘疹,伴渗出和结痂 [2] - 亚急性期表现为红斑颜色转暗,渗出减少,出现鳞屑和皲裂 [2] - 慢性期皮肤增厚呈皮革样,色素沉着明显 [2] - 婴幼儿湿疹好发于面颊、额部、头皮等暴露部位,学龄期儿童常见于肘窝、腘窝等屈侧部位,老年人多发生在小腿胫前、手背等区域 [2] 湿疹与其他皮肤病的区别 - 接触性皮炎疹子分布边界清晰,荨麻疹是24小时内可自行消退的风团 [2] - 皮肤镜下可见角质层破损、真皮乳头水肿等特征,斑贴试验可发现具体过敏原因 [2] 婴幼儿湿疹管理策略 - 新生儿推荐无香精润肤膏如凡士林,6月龄后可用含神经酰胺的修护霜 [3] - 每天使用润肤剂至少3次、每次30克可使中重度湿疹发作频率降低67% [3] - 面部敏感部位可选用1%吡美莫司乳膏、0.03%他克莫司软膏,躯干部位急性发作可短期使用中弱效激素 [3] 老年人湿疹管理要点 - 优先选用含尿素(5%~10%)、乳酸等成分的润肤乳 [6] - 避免长期使用强效激素,建议每周2次间断冲击疗法 [6] - 合并静脉曲张者可穿戴二级压力弹力袜,需定期检查下肢血液循环 [6] 特殊人群湿疹防治 - 哺乳期女性患乳头湿疹后应立即涂抹羊毛脂乳头修护霜 [6] - 建筑工人接触刺激性物质前应涂抹硅油防护膏,佩戴双层手套(内棉外橡胶) [6] 湿疹治疗误区与科学防治 - 过度发汗如艾灸、汗蒸会破坏皮肤屏障,湿疹患者经表皮水分丢失量比正常人多2~3倍 [7] - 规范使用中弱效激素(面部≤2周、躯干≤4周)皮肤萎缩发生率仅0.3% [8] - 除非明确食物过敏,一般无需盲目忌口,孕期饮食多样化可降低婴儿过敏风险 [10] - 民间偏方如花椒水泡脚可能导致继发感染,植物提取物含致敏原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