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票候补制度
搜索文档
为什么你总是候补不到火车票?
36氪· 2025-10-05 13:17
12306票务分配机制 - 火车票并非在各区间段平均分配,而是基于历史数据进行需求预测,为不同起终点(OD)生成预分方案并实时调整[4] - 票额分配优先向全程票倾斜,例如北京南到上海虹桥的全程票有1000多张,而北京南到天津南等区间段仅有几十张票[7] - 在节假日等运输需求"扎堆"时期,铁路部门会优先满足长途旅客的购票需求,以实现运力资源利用最大化[9] 候补购票功能与运力调配 - 候补购票功能于2018年12月27日推出,乘客提交预付款后,系统会自动排队,一旦有退票便自动兑现车票[12] - 候补订单数据是铁路部门增开列车的重要依据,例如2025年春运期间,在武汉至北京、上海、广州等热门线路增开临时旅客列车5662列,在武汉至十堰等城市间增开夜间高铁1465列[16] - 2025年春运期间,广州铁路集团加开旅客列车10786列,夜间高铁3889列,大幅提升运力[16] 铁路客运规模与区域需求差异 - 2023年中国铁路客运量约38.5亿人次,其中高铁客运量约为29.4亿人次,占比76%[16] - 2025年为期40天的春运期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5.13亿人次,日均发送旅客约1282.5万人[22] - 客流量呈现显著的区域不均衡性,长三角铁路在2025年春运期间发送旅客近9900万人次,占全国总量近五分之一;北京地区发送旅客1926.2万人次,占北京铁路局总客运量近一半[22] 热门线路运力瓶颈 - 在高度拥堵的京沪高铁等线路上,假日客流最高增幅超过50.2%,但列车座位数仅增长28.3%,存在供需缺口[22] - 京沪高铁高峰时段单向开行列车已达166列,接近饱和状态,即便有候补需求也难以增加运力[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