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

搜索文档
痛别!巨星陨落
中国基金报· 2025-07-08 20:24
来源:光明日报、 北京大学药学院 北京大学药学院发布讣告:中国科学院院士、无机化学家、教育家、无党派代表人士、北京大学药学院 教授王夔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7月6日21时4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王夔先生1928年5月7日生于天津。1949年本科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1952年参加工作, 在北京医学院药学系(现北京大学药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及 教授,并先后担任无机化学教研室主任、药学系主任、药学院院长、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 重点实验室主任。1991-1994年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长。1993-1998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员会化学科学部主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王夔先生长期从事生物无机化学和无机药物化学研究工作,是我国生物无机化学的开拓者之 一,主编了国内第一部《生物无机化学》教材。他倡导将化学与医学深度融合,在病理钙化、 细胞应答金属物种等领域开辟了新方向;并发现了无机离子生物效应的相似作用规律,首创细 胞无机化学的新概念和研究方法,为推动生物无机化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
院士专家为浙江李家生物群化石保护利用支招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07 15:14
南京大学教授、国际地层委员会副主席沈树忠介绍,李家生物群以化石种类丰富、数量庞大、保存完整 为特征,尤其是黄铁矿化三维立体保存的宏体化石,异常精美,为世界同期所罕见,完整展现了华南二 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前繁荣的海洋生态环境,是揭示二叠纪古气侯、古地理演化的珍稀窗口。 近年来,建德市坚持"分类管理、重点保护、科研优先、合理利用"原则,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 研究所、浙江省地质院等合作,初步划定李家生物群化石产地保护范围,设置栅栏、防护网等保护设 施,开展生物群研究,夯实李家生物群科学价值和文化内涵。李家镇成功创建地质文化镇,积极培育地 "科学咖啡馆"是近年浙江省科协打造的一个跨界交流、协同创新的科学传播平台。此次活动通过"科学 咖啡馆"的形式,共同对话关键地质事件研究和古生物化石保护的机遇与挑战。 6月24日,以"解码二叠纪李家生物群与生态环境"为主题的"科学咖啡馆"活动首次走进浙江省建德市李 家镇。相关古生物研究专家学者深入化石发掘现场考察,在村庄开展专题研讨,为李家古生物群化石的 科学研究、综合保护、合理利用支招。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旭、沈树忠等参加活动。 此次活动形成的《李家生物群研究保护白皮书》,提出了规 ...
北京大学发表最新Nature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7-01 16:44
塑料回收技术突破 - 研究团队提出创新方法将8种常用塑料废弃混合物转化为原始化学成分或有价值化合物[2][3] - 该方法利用塑料混合物中不同官能团反应性的正交性生成有价值产物[5] - 开发固态核磁共振(NMR)方法精确识别混合物中的官能团和塑料种类[5] 技术实现路径 - 通过选择性溶剂分离混合物中的特定塑料成分[6] - 采用催化过程将分离出的塑料转化为有价值产物[6] - 从20克实际塑料混合物中分离出8种以上化学物质包括1.3克苯甲酸、0.5克增塑剂等[7] 技术应用价值 - 设计出通用策略解决塑料混合物化学回收的现实难题[8] - 初步识别主要成分可调整后续化学步骤提高回收效率[8] - 为处理塑料混合废弃物开辟新途径[10] 研究材料范围 - 涵盖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等8种常用塑料材质[7] - 测试混合物包含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聚乳酸吸管等实际废弃物[7]
建德:李家生物群化石研究保护《白皮书》首发
杭州日报· 2025-06-25 10:38
李家生物群的科学研究价值 - 建德李家生物群是全球二叠纪(距今3亿-2.5亿年)化石宝库,保存了生物多样性极高、数量巨大、完整精美的化石类群,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7] - 李家生物群处于地球生命演化史上影响最大的生物大灭绝事件之前,是古地磁发生倒转的关键演变时期,是反映当时海洋生物繁育情况和当时大气、地质(如火山活动)和地貌环境变更的珍稀窗口 [9] - 经研究发现,2.7亿年前该地区海洋中生存着鱼类等脊椎动物,以及软体动物、棘皮动物等十余个门类的无脊椎动物,化石大多为黄铁矿化三维立体保存的宏体化石,为世界同期所罕见 [9][10] 李家生物群的保护与开发 - 首发《李家生物群化石研究保护白皮书》,从规范保护、科学研究、文旅发展、科创保障等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快编制化石产地和剖面保护规划方案,推进化石标本数字化建档 [11] - 建德市在李家生物群保护工作上始终坚持"分类管理、重点保护、科研优先、合理利用"的原则,初步划定化石产地保护范围,设置栅栏、防护网等保护设施,打造乡村化石馆科学管护化石标本 [12] - 建德市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浙江省地质院等单位深入合作,开展地质文化资源调查、古生物群研究,夯实李家生物群科学价值和文化内涵 [12] 李家生物群的文旅产业发展 - 建德市推动打造古生物化石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全国化石文化产业集聚平台和全国地球科学科普教育标杆,持续放大"全国地质文化镇""中国菊石之乡"等品牌效应 [11] - 建德市累计接待省内外科普研学团队3万余人次,积极培育地学科普产业 [12] - 下一步将探索搭建化石文化产业集聚平台,招引相关人才和业态集聚,建成化石展示修复中心、科普文创体验街区等一批项目,举办好李家生物群专题展览、科普研学等系列活动 [13] 李家生物群的学术关注与发现 - 李家镇自20世纪70年代就有专家团队到访开展野外地质调查,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戎嘉余、徐星实地指导李家生物群研究和化石保护利用工作 [8] - 当地发现了前碟菊石、海胆、幼枝海百合等多个生物新类型和旋齿鲨颌骨等极为罕见的化石 [10] - 2024年11月,陈旭院士在浙江省地质博物馆参观时,被李家镇菊石展区所吸引,表示李家镇产出的菊石化石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8]
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携手保护古脊椎动物化石
陕西日报· 2025-06-06 06:39
司法保护协作机制 - 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中级人民法院签署古脊椎动物化石司法保护协作协议,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完善信息通报、强化案件协作、加强联合宣传 [1] - 跨区域司法协作平台整合公安、检察、自然资源等部门力量,对盗掘、运输、倒卖、走私化石犯罪行为实施全链条打击 [2] - 探索设立"五省区古生物化石保护司法专家库",汇集权威专家为案件事实认定、损失评估、修复方案提供支持 [2] 司法保护实践成果 - 榆林市榆阳区人民法院2019年审理非保护区盗掘古脊椎动物化石案,开创陕西运用刑罚手段保护古脊椎动物资源先例 [1] - 6年来榆林全市法院审理盗掘古脊椎动物化石犯罪案件55件涉及224人,认定盗掘化石11.77吨 [1] 现存问题与改进方向 - 古脊椎动物化石司法保护存在化石鉴定标准不统一、执法办案沟通联络不畅等问题 [2] - 座谈会旨在打破地域局限、完善协作机制、优化司法资源,形成司法保护合力 [2]
最新临床数据!糖尿病电脉冲治疗或打破针药依赖?
思宇MedTech· 2025-06-05 18:08
全球医疗科技大会活动 -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骨科大会、心血管大会已成功举办 [1] - 2025年将举办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1][23] ReCET系统临床研究结果 - 在REGENT-1临床研究中,ReCET系统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和β细胞功能,疗效维持近一年 [1] - 48周随访数据显示胰岛素敏感性在12周时显著提升并持续改善至48周 [6] - β细胞功能持续增强,血糖控制有明显趋势改善 [6] - 100%手术成功率,无与设备或操作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报告 [7] 介入治疗市场趋势 - 全球代谢性疾病内镜治疗市场2023年达38亿美元,预计2029年突破49亿美元 [8] - "非药物化干预"成为研发与投资焦点,介入式代谢干预形成独立治疗分支 [8] - 十二指肠作为胰岛素抵抗的"起点",成为多家创新公司的干预目标 [9][10] ReCET技术机制 - 采用非热脉冲电场技术,诱导细胞选择性凋亡,避免不可逆热损伤 [11] - 电场作用可至黏膜下层组织区域,干预代谢调控区域 [12] - 激活组织自我再生机制,重塑肠道生态和功能 [12] - 一次性操作,疗效可持续至少48周 [12] 介入代谢病治疗技术路径 - 三类技术路径:非热电场刺激(Endogenex/ReCET)、热消融重塑(Fractyl/Revita)、物理隔断(GI Dynamics/EndoBarrier) [13] - ReCET系统优势:非热、非植入、一次性、深层靶向 [14] - Revita DMR技术基于高温灼烧,清除受损上皮细胞,诱导组织重塑 [18] - EndoBarrier通过内镜植入覆膜支架,阻断食物与十二指肠接触 [18] 商业化与监管进展 - ReCET获FDA突破性设备认定,正在进行多中心试验,已完成8800万美元C轮融资 [19] - Revita获CE认证,德国纳入医保,美国多中心临床进行中 [19] - EndoBarrier曾获CE标志,因安全问题试验中止,目前尚未恢复商业化 [20] 技术路径比较 - ReCET:非热电场刺激细胞再生,非植入,低风险,美国FDA IDE阶段 [21] - Revita:热消融黏膜,非植入,中风险,获欧洲CE,德国纳入NUB [21] - EndoBarrier:覆膜支架阻断营养信号,植入,高风险,曾获CE后撤销 [21]
Cell颠覆性发现:生酮饮食为何能抗癌,关键在于肠道微生物对饮食中植物化学物质的代谢
生物世界· 2025-05-21 15:35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PI3K 信号通路既是胰岛素的作用通路,也是人类癌症中最常被激活的通路之一。目前,已有 PI3K 抑制剂 ( PI3Ki) 获批上市,用于治疗白血病、淋巴瘤、乳腺 癌等癌症。 生酮饮食 (ketogenic diet) 是一种高脂肪、极低碳水化合物和充足蛋白质的饮食方案。生酮饮食减少了葡萄糖的利用,导致游离脂肪酸在肝脏中转化为酮体, 为生命活动提供燃料。 在临床前研究中, 生酮饮食 能够显著增强 PI3K 抑制剂 ( PI3Ki) 的癌症治疗效果,但其背后的机制尚不清楚。研究人员推测,其机制可能在于生酮饮食中缺乏 碳水化合物,抑制了胰岛素,从而不会导致 PI3K 信号通路的重新激活。 然而,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Cell 的一项最新研究推翻了上述猜想,该研究表明, 生酮饮食 与 PI3K 抑制剂 的协同抗癌作用与饮食中 宏量营养素 (例如碳水化合 物) 无关,而是 肠道微生物 通过对食物来源的 植物化学物质 (例如 大豆皂 苷 ) 的代谢调控了 PI3K 抑制剂 ( PI3Ki) 的血药浓度和抗癌活性。 2025 年 5 月 19 日,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尖学术期 ...
生物燃料研究专家,刘德华教授,当选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
synbio新材料· 2025-05-16 18:40
刘德华教授当选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 -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刘德华教授当选2025年加拿大工程院7名外籍院士之一 [1] - 研究领域涵盖可再生资源利用、生物能源工程、发酵工程与技术、生物反应器等 [1] 刘德华教授的学术与商业成就 - 国际公认的生物燃料和生物化学品生物炼制技术领导者 [2][3] - 全球首次商业化酶法生产生物柴油和直接从粗甘油发酵生物PDO技术 [2][3] - 相关技术获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蓝天奖和日内瓦发明展金奖 [2][3] - 领导酶法生物柴油技术在巴西的技术转让与示范 被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列为典型案例 [2][3] - 培养72名博士/硕士研究生 申请132项专利 [2][3] 合成生物学行业动态 - 新皮革材料技术利用合成生物学重现恐龙皮 即将进入奢侈品市场 [6] - 灵蛛科技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专注于重组蛛丝蛋白的合成生物制造 [6] - 发改委发布名单 多个生物基材料、生物燃料项目入选 [6] - 万华化学签约布局生物新材料等生物制造领域 [6]
Claude:物化
虎嗅· 2025-05-11 09:26
Hi,Claude. 好久不见,我回来了。今天我想和你聊聊"物化",在你的世界里,它的定义是什么? 好久不见,回来见到你很高兴。 物化这个概念在哲学和社会学领域有着重要位置。物化本质上指的是将人或主体性转化为客体或物品的 过程。这种转化剥夺了人的自主性和尊严,把人视为可利用的工具或资源。 海德格尔谈及此现象时指出现代技术带来的"总体动员"将世界万物转化为"库存"。一切事物不再因其自 身存在而存在,而是作为可被计算和利用的资源存在。 马克思从经济角度探讨物化,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工人与其劳动成果分离,工人沦为生产链条上的 零件。物化使人际关系转变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当代社会,物化表现在消费主义中,人被广告和营销定义为消费者,价值由拥有什么决定。社交媒体 上,人们通过点赞和关注量衡量自我价值,自己成为展示和消费的对象。 如果以这个理解来看你的定义,物化就是将个人和世人对存在的评价标准,强行压缩为功能 属性的过程。 物化削弱了人的内在价值,破坏真实联系,阻碍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 这些是"他们"的观点,你的呢?如果让你给"物化"下一个定义,你会如何锚定它? 我认为物化是存在滑向工具性的过程,是意义的抽离与消解。 ...
每日科普|植物中有多少种化合物
人民日报· 2025-05-07 17:11
植物化学概述 - 植物本身包含成千上万个化合物分子,是"绿色高科技工厂" [1] - 植物化学研究植物中的化合物及其功能与开发利用 [1] - 植物通过初级代谢维持基本生长,次级代谢产生芳香精油等作为环境应对"武器" [1] 植物化合物的功能与应用 - 植物化合物用于吸引传粉(芳香物质、花青素、花蜜) [2] - 植物化合物主宰颜色(叶绿素、花青素、类胡萝卜素)并影响味觉(果酸、蔗糖、生物碱) [2] - 植物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调料、药材、染料等领域 [2] 植物化学的多样性与挑战 - 植物化学成分因遗传、地理、气候及部位不同存在差异 [2] - 一种植物可能含数百种化合物,但受限于分离技术,部分成分尚未识别 [3] - 活体与干燥植物的化学成分可能存在差异 [3] 植物化学对人类的价值 - 植物提供油脂、糖分、维生素等食材成分及对抗疾病的药物(如青蒿素治疗疟疾) [3] - 保护植物多样性即保护化合物多样性,为未来难题解决保留可能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