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玉米制种产业整治
icon
搜索文档
正风反腐在身边·变化看得见 | 万千“金种”成新绿
玉米制种产业发展现状 - 张掖市是全国最大的市级规模化玉米制种基地,全产业链产值达110.2亿元,带动24万农户增收 [3][9] - 2024年张掖市88户制种企业落实玉米制种生产面积120.7万亩,产种量5.32亿公斤,共生产玉米品种1582个 [12] - 2022年至2024年张掖市制种玉米亩保收益分别达到3868元、4131元、3945元,2024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71元,同比增长7.7% [9] 行业监管与整治措施 - 张掖市纪委监委连续三年部署开展整治行动,查处问题69件,处理167人,处分27人,推动解决制种企业抢撬基地等问题145个 [8] - 针对种子生产服务费管理混乱问题,构建市级统筹、县区主抓、部门协同、乡镇落实、村社融入的工作体系 [5] - 出台《张掖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优质基地资源竞争性配置办法(试行)》,实行市场化配置基地资源 [10] 企业运营环境改善 - 通过竞争性配置和监督机制,使优势企业与优质制种基地强强联合,解决了种植面积难以落实、基地无序争夺等问题 [11] - 健全完善相关制度规定20余项,包括基地服务费、预付款管理等制度,形成农户、企业、产业共赢的良性循环 [9] - 加强基地配置管理、制种款兑付管理、制种服务费监督管理,规范企业经营环境 [11] 典型案例与成效 - 甘州区沙井镇东沟村3名村干部挪用群众玉米制种款、向制种公司借款等违纪违法行为被查处 [6] - 整治后东沟村规范集体"三资"管理,健全"四议两公开"制度,基层治理效能提升 [7][8] - 登海种业等企业从"外乡客"变成"本地郎",在规范化环境中扎根发展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