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多元性
搜索文档
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侧记:当学者们谈论中国时也在谈论世界
中国新闻网· 2025-10-17 16:17
谈到中国,长期关注、研究中国的英国作家卡洛斯·马丁内斯(Carlos Martinez)提起他在参访徐汇滨江党 群服务中心时,感受到的一份"中国温度"。这份"温度",是户外工作者从服务中心的微波炉里取出的一 份热饭,是炎炎夏日一支冰淇淋的清凉,是在淋浴间里冲洗掉一天的汗水与疲惫,"中国在城市空间公 共治理和社区服务中投入如此多的资源,而这一切都是围绕着'如何更好地满足普通人的需求'。" 谈到中国,肯尼亚学者丹尼斯·穆内尼(Dennis Munene Mwaniki)首先谈到了"路"。 中新网上海10月16日电 题: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侧记:当学者们谈论中国时也在谈论世界 中新网记者 李姝徵 这一周,上海迎来一批深耕中国研究的海外学者,他们带着各自的文化坐标与学术视角,共同探讨世界 视野下的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 在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上,当学者们谈论中国时,他们在谈论什么? 20世纪80年代,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中国学研究中心前主任赛义德·哈桑·贾维德(Syed Hasan Javed)还 是一名常驻北京的年轻外交官。"那时,我因对中国未来的坚定信念,常与西方同僚辩论不休。"谈起中 国,贾维德的语气像是在谈论一 ...
东西问·中国学丨赛义德·哈桑·贾维德: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打破“西方化”迷思?
中国新闻网· 2025-10-16 17:40
中新社上海10月16日电 题:赛义德·哈桑·贾维德: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打破"西方化"迷思? 中新社记者 李姝徵 长久以来,"现代化即西方化"的迷思在全球发展语境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新中国以数十年的实践走 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化之路,打破了这一固有认知。 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10月13日至15日在上海举行。大会现场,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中国学研究中心 前主任、资深外交官赛义德·哈桑·贾维德(Syed Hasan Javed)在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时,从中国软实 力、制度优势与文明根基出发,剖析中国式现代化打破"西方化"迷思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软实力为核:重构现代化的价值根基 在贾维德看来,西方现代化的核心逻辑往往与资本扩张、娱乐化输出绑定,其对"软实力"的定义也局限 于可量化的文化产品,如影视、音乐等娱乐领域,本质上是将文化异化为传播价值观的工具。而中国式 现代化的突破,首先体现在以深厚的文明软实力来重构现代化的价值根基——这种软实力并非西方语境 下的"单向输出",而是源于数千年文明积淀的"内在吸引力"。 他指出,从"正直""谦逊"的传统美德,到丝绸之路延续千年的和平交流理念,再到脱贫攻坚中彰显 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