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现代化洪涝灾害防御三大体系
icon
搜索文档
用数字孪生推演洪水演进 迭代优化调度方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6 21:56
江河保护治理政策背景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作为当前和今后我国江河保护治理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1] -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我国极端天气事件趋多、趋频、趋强、趋广,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的突发性、极端性、反常性明显 [6] - 部分地区经济社会用水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引发河道断流、湿地萎缩、地下水超采等生态问题 [6] - 我国基本水情为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与生产力布局不匹配 [6] 防洪减灾新格局构建 - 水利部提出构建现代化洪涝灾害防御"三大体系":防洪工程体系、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防御工作体系 [2] - 防洪工程体系包括水库、河道及堤防、蓄滞洪区等,综合运用蓄洪、滞洪、泄洪、排洪等措施增强洪水调控能力 [2] - 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需优化气象水文监测站网布局,实现延长洪水预见期与提高预报精准度的统一 [2] - 防御工作体系构建责任落实、决策支持、调度指挥"三位一体"机制,增强极端暴雨、特大洪水的应对能力 [2] 当前防汛形势与措施 - 截至7月4日8时,全国累计329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极端强降雨引发山洪、滑坡、城市内涝等灾害 [1][3] - 水利部围绕"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目标部署工作 [1] - 具体措施包括:落实小型水库防汛行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责任制 [3] 滚动加密雨水情监测预报 [4] 强化流域水工程统一联合调度 [4] - 重点防御环节涵盖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中小河流堤防巡查、中小水库安全度汛 [4] 江河保护治理核心目标 - 构建现代化流域水旱灾害防御体系,应对极端天气挑战,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安全 [6] - 加强河湖水域空间保护与生态流量保障,修复河湖生态,维护健康生命 [6] - 以流域为单元统筹推进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