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植物保护
搜索文档
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的守护人:用“珍惜”换“珍稀”
中国新闻网· 2025-10-05 15:17
保护区概况 - 内蒙古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1.9587万公顷,属于森林野生动物湿地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 [2][9] - 保护区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停歇站,主要保护对象包括白鹤、丹顶鹤、东方白鹳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 [5][9] - 保护区管护工作由多个管护站负责,例如旗牧场管护站管护着1.4万公顷生态功能区,站内共有9名管护员 [2] 生态保护成效 - 2025年春季监测显示,保护区累计监测到鸟类13目23科68种119227只,并发现白尾海雕等5种新分布物种 [9] - 目前保护区分布的鸟类已增加至20目50科239种,表明生态恢复成效显著 [9] - 野生动物收容救助中心目前照顾着上百只野生动物,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5种 [9] 日常巡护工作 - 管护员采取轮班制开展管护工作,日常巡护结合摩托车、皮卡车和徒步方式,以减少对栖息候鸟的惊扰 [2] - 进入秋季防火期后,巡护频次增加,每天上下午均需巡护,大风天气下需每小时巡护一次 [2][4] - 管护员常志宏一年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在保护区度过,并习惯记录辖区内每一棵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蒙古黄榆的情况 [4] 野生动物救助 - 野生动物收容救助中心的野生动物以鸟类为主,多为迁徙途中受伤、被遗弃或从不法分子手中解救的个体 [6] - 救助中心工作人员具备鸟类分类、习性和迁徙路线等专业知识,能够进行伤口处理和包扎等救护工作 [5][8] - 救助案例包括成功救治翅膀受伤的丹顶鹤并放归自然,以及长期收容因腿伤无法野外生活的蓑羽鹤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