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候鸟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守望)
人民日报· 2025-08-15 06:10
清晨,在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吴城保护管理站,像往常一样,巡护员王小龙登上瞭望塔,透过 望远镜,朝湖面方向远眺。 "鸟儿们'起床'喽!"顺着王小龙的目光望去,草洲上空,星星点点,一只只候鸟展翅盘旋,一直延伸到 雾霭深处。 自1987年退伍后,王小龙在这里度过了38年光阴,与候鸟们结下不解之缘。从风华正茂到鬓发染霜,王 小龙践行着守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一片湿地、一群精灵"的誓言。 "它发出'啾啾'的声音,好像道谢一样" "快看,这'小家伙'开始活动了!"王小龙打开手机上的卫星定位系统,指着屏幕上不断闪动的红点,笑 着说。 王小龙口中的"小家伙"是一只白鹤。2024年5月,吴城保护管理站工作人员在监测中发现,一只白鹤受 困在一片被洪水淹没的草洲上,翅膀低垂,几乎动弹不得。看到这一幕,王小龙很着急,立即组织救 援。"和其他救援队员乘船赶到现场后,我来不及多想,立马跳入水中把幼鹤抱上船,送往候鸟救治中 心。"王小龙说,经诊断,这只白鹤的翅膀轻微骨折,在野外无法飞行。 "见证了候鸟种群不断壮大,很艰辛却觉得很踏实" 王小龙(左)把受伤候鸟送到救治中心救治。 受访者供图 一路走来,很不容易。"我见证了候鸟种群不断壮 ...
守护候鸟 绘就和谐共生画卷
人民日报· 2025-06-25 05:43
候鸟保护现状 - 我国是全球候鸟跨境迁徙的重要通道,全球九大候鸟迁飞通道中有4条途经我国 [1] - 近年来我国明确了1140处候鸟迁飞通道重要栖息地,认定58处国家重要湿地,构建起候鸟迁飞通道保护网络 [1] - 广东海丰国际重要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广东海丰湿地保护成效 - 野生鸟类种群数量从1998年的72种上升到目前的273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4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55种 [3] - 黑脸琵鹭数量达451只,创历史新高 [3] - 2025年监测到8只黑鹳和209只东方白鹳,刷新保护区监测最高数量 [2] - 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彩鹮5只 [2] 山东黄河口湿地保护成果 - 2025年首只人工孵化朱鹮幼鸟诞生,体重60.99克 [4] - 2024年繁殖季成功孵化20只朱鹮幼鸟,2025年产下首批3枚卵 [4] - 东方白鹳2025年成功繁殖233巢、孵化536只幼鸟,创历史新高 [5] - 鸟类种类由建区之初的187种增至374种 [6] 辽宁鸭绿江口湿地保护措施 - 2025年春季观测周期内记录到36种水鸟,总数量超过16万只 [9] - 开展候鸟卫星追踪工作,为全球候鸟迁飞区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9] - 2023年鸭绿江口候鸟栖息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0] 保护技术应用 - 广东海丰湿地使用8台高清视频设备24小时监测,并探索人工智能技术 [3] - 山东黄河口建成"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体系,开发东方白鹳繁殖行为识别技术 [6] - 辽宁鸭绿江口联合科研机构开展候鸟卫星追踪 [9]
在野外|鸭绿江口:海天间飞翔的生命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4-22 16:58
海洋的壮阔、林草的生机、地质的沧桑、测绘的精确……自然资源野外工作有着不为人知的"诗与远方"。值此2025年世界地球日之际,中国自然资源报 社推出《在野外》栏目,展现自然资源的多彩与奇观,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相处之道。 0:00 鸭绿江口的鸟浪。高永才摄 放飞环志鸟类。王自堃摄 "你们听到什么声音了吗?"隋永军问。 "轰轰的。"刘丹凝神细听,低声说道。 4月16日晚9点半,辽宁丹东鸭绿江口,黄海北岸在夜幕中沉静下来。南风二三级,气温8℃,潮汐表显示,距离满潮还有一小时。 堤岸上唯一的路灯洒下微弱光线,照亮脚下一小片区域。下方的滩涂漆黑一团,看不出深浅,也辨不清水线边界。此刻,北斗七星在头顶闪耀,四周星 星点点的灯光来自港口、渔船和房屋,朦胧而遥远。 暗夜滩涂的极速行动 "潮水涨太快了!"下滩不到10分钟,海水已经漫过记者的小腿。原来,先前在堤上听到的"轰轰"声,正是潮水奔涌而来的声音。若不是经验丰富的巡护 员及时察觉,很容易误认为是风声。 4个小时前,隋永军、刘丹与张心科在滩涂上精心布设了用于鸟类环志的雾网。日落后,随着潮水上涨,在滩涂上觅食的鸻鹬类水鸟会向岸边移动。现 在,三个人要赶在潮水漫滩之前,迅速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