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艺术

搜索文档
琉光璃彩耀千年
人民日报· 2025-07-06 06:41
琉璃艺术行业 - 琉璃艺术在中国历史上作为玉的替代品被接受,因其制作不易且脆弱而显珍贵,承载着人们对澄澈通透的精神追求和哲思[1] - 早期琉璃产品以珠、簪、环等小件为主,南北朝后吹制技术传入使形态更丰富,清代宫廷琉璃器达到艺术高峰[1] - 淄博琉璃继承清代传统,以民间吉祥文化为基础创作大众喜爱的作品[1] 琉璃艺术创新 - 现代创作者融合琉璃烧制与内画技法,开创"炫彩内画"新艺术形式,结合留白勾画与光学反应创造新美学[1] - 当代琉璃色彩实验突破传统黄、赤、蓝等局限,如《琉璃墨彩》利用流动特性重构水墨线条,赋予传统美学新生命力[2] - 灯工热成型工艺的应用拓宽表现力,作品如《蝴蝶灵蛇花冠》从传统文化或中西交流中汲取灵感[4] 行业发展方向 - 行业持续探索琉璃特质发挥,寻求通俗与高雅平衡点,兼顾视觉冲击与精神内涵[4] - 新一代创作者需解决美学表达方式问题,通过技艺创新推动艺术发展[4] - 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结合案例《邂逅鸢尾》展示创新路径[3]
琉光璃彩闪耀国博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4 09:12
展览概况 - 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琉光璃彩——淄博琉璃艺术展",展出180余件(套)古今琉璃佳品,吸引大量观众参观 [4] - 展览分为"肇兴千年""幻彩永驻""璆琳佳器"3个单元,展现中国古代琉璃艺术发展历程及淄博琉璃传承创新故事 [4] 琉璃历史与工艺 - 琉璃在中国西周时期已出现,战国至汉代发展出"蜻蜓眼"和仿玉制品,隋唐时期进入新阶段,宋元后民间使用更广泛 [4] - 淄博是中国古代琉璃重要生产基地,博山区发现元末明初琉璃作坊遗址,为国内唯一经考古发现的古代琉璃窑址 [4] - 明清时期博山琉璃业鼎盛,产品辐射全国及海外,博山工匠曾供职清宫造办处并将宫廷玻璃技艺带回 [4] - 展览第一单元展示中外琉璃材料工艺差异及文化交流,包括罗马吹制玻璃、萨珊点彩玻璃等 [5][6] 琉璃艺术品展示 - 第二单元通过黄赤白蓝绿五色分区展示吹制、脱蜡等热成型工艺及内画、雕刻等冷加工工艺作品 [6] - 鸡油黄琉璃编钟以古代编钟为形,色泽温润如蜜,1972年博山美术琉璃厂恢复失传配方 [7] - 第三单元展示灯工琉璃作品如十二花神系列、蝴蝶灵蛇花冠,后者采用渐变铸造、焊接等工艺 [7] - 展览特邀琉璃内画非遗传承人现场展演,观众可体验内画工艺 [7] 文化价值与传承 - 《颜山杂记》为博山最早地方志,系统记载琉璃成分、炼制过程及工艺,是中国首部相关历史文献 [6] - 展览通过器物展现东方美学色谱在火与土淬炼中的历久弥新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