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文

搜索文档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镇”了不起丨千年窑火淬新瓷,“中国白”焕发百亿元“瓷+”产业
新华网· 2025-09-11 17:09
0:00 / 1:56 新华社福州9月11日电(记者庞梦霞)练泥、拉坯、晒坯、上釉、烧窑……在福建德化,高岭土经过1000多度高温烧制,与火焰奇妙交融, 幻化为"白如雪、明如镜、润如玉、透如绢"的精美瓷器。 德化瓷兴于唐宋,以白见长。从宋代开始,德化白瓷开始销往欧洲。到了明代,这种温润如玉的瓷器让欧洲贵族竞相追逐,因被法国人称 为"中国白"而享誉四海。 制瓷重镇三班镇是德化陶瓷文化的发祥地。这里千百年来窑火不息,现有陶瓷企业1000多家,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瓷+茶""瓷+文 旅"蓬勃发展,将小小瓷器做成了全产业链年产值约百亿元的大产业。 三班镇一家陶瓷企业展厅陈列的白瓷茶具。新华社记者 庞梦霞 摄 千百年窑火不息 拥有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和产业基因,三班镇持续围绕"一片瓷"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如今,镇里石膏模具厂、瓷泥厂、釉料厂、包装厂等配 套企业林立,形成"三公里内配齐所有原辅材料"的产业生态。陶瓷产业支撑着小镇半数以上人口的生计,成为当地居民主要的就业渠道和经济来 源。 "瓷+茶"造就"中国茶具之乡" 在三班镇出产的陶瓷产品中,茶具占据了重要份额。如今这里生产销售全国80%以上的陶瓷茶具,机缘要追 ...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镇”了不起|千年窑火淬新瓷,“中国白”焕发百亿元“瓷+”产业
新华社· 2025-09-11 14:44
新华社福州9月11日电(记者庞梦霞)练泥、拉坯、晒坯、上釉、烧窑……在福建德化,高岭土经过1000多度高温烧制,与火焰奇妙交融,幻 化为"白如雪、明如镜、润如玉、透如绢"的精美瓷器。 德化瓷兴于唐宋,以白见长。从宋代开始,德化白瓷开始销往欧洲。到了明代,这种温润如玉的瓷器让欧洲贵族竞相追逐,因被法国人称 为"中国白"而享誉四海。 制瓷重镇三班镇是德化陶瓷文化的发祥地。这里千百年来窑火不息,现有陶瓷企业1000多家,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瓷+茶""瓷+文 旅"蓬勃发展,将小小瓷器做成了全产业链年产值约百亿元的大产业。 千百年窑火不息 三班镇高岭土矿丰富,提供了优质的制瓷原料,且周边水运交通便利、柴薪易得,成为古代陶瓷生产的理想之地。目前,三班镇已发现28处宋 至清代的古窑址。 千百年来,三班镇窑火不息。在一家陶瓷工厂,记者看到,码放在匣钵里的陶瓷素坯正被送进高温气窑炉烧制。从业超过30年的制瓷专家郑自 胜说,陶瓷这个传统行当,近几十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从家庭手工作坊制坯、薪柴烧窑升级为智能化工厂和数字化管控;以前产品以 日用瓷为主,如今工艺瓷、文创瓷"百花齐放"。 三班镇一家陶瓷企业展厅陈列的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