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产自救运动
icon
搜索文档
梅山赤帜照天涯
海南日报· 2025-07-23 10:03
中共崖县县委组织架构发展 - 1936年冬中共琼崖特委派遣刘秋菊和林茂松至崖县重建党组织 以角头村为据点开展革命活动[4] - 1937年初成立梅山首个党支部即中共梅东村党支部 1938年秋建立中共崖县委员会 叶云夫任县委书记[5] - 1942年6月成立崖县首个抗日民主政权梅山乡抗日民主政府 孙惠公任乡长 黎光宗和孙家琪任副乡长[7] 抗日武装力量建设 - 1939年2月将"梅仿抗战团"与"打猎会"整编为梅山抗日游击队 1940年5月成立青年抗日救国会 后续组建妇女救国会/民兵/儿童团等抗日组织[7] - 梅山抗日根据地范围东至崖一区崖城/白超/力村 西抵崖五区莺歌海/佛罗/土伦/响水[6] - 铲除汉奸黎亚四和黎光选父子 破坏敌军交通线及通信设施[8][9] 交通网络战略布局 - 重启土地革命时期海上交通线:红塘/保港→梅山角头→望楼港→球尾灶→莺歌海→双沟/岭头→琼崖特委[6] - 新增两条陆路交通线:梅山桔棵→中灶→望楼港→新村→新丰→老孙园→七寒头坡(对接西南临委) 梅山桔棵→山脚→抱笋→草岭→红五→山公穴→翁公头→七寒头坡[6] - 1943年昌感崖联合县委成立后增设水陆线:东方感城→岭头→新村→黑山→莺歌海→望楼港→乐罗→角头→梅山青岭[6] 经济自救与土地政策 - 1942年春开展大生产运动 开垦800多亩荒地 种植棉花和番薯 实行"白天避敌夜间抢种"模式[9][10] - 推行"二五减租"政策 孙惠公率先为佃农减租减息 组建帮耕队协助烈军属[7][10] - 群众自发捐献银饰/银元及砍柴换钱支援前线 自制火药/纺纱织布/煮海为盐突破经济封锁[8][10] 军民协作抗战行动 - 利用梅山背山面海地形优势开展游击战 6公里范围内突破日军3个据点的封锁[8] - 交通员穿越敌军封锁线传递情报 联络站构成"革命毛细血管"网络[6] - 采用"一手拿枪一手拿锄"双线作战模式 民兵组成抢耕队保障粮食生产与隐蔽运输[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