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斗争

搜索文档
让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山河显影)
人民日报· 2025-07-31 06:12
八路军从地道转向房顶打击敌人。 河北保定市冉庄地道战纪念馆供图 冀中地区民兵抓住日军外出活动的规律,创造了埋伏在碉堡附近、日军一出门便给以痛击的"堵门战"和 埋伏在树林、村边活捉敌零散人员的"捕捉战"。山东地区民兵在开展"麻雀战"的同时,还开展了沿日军 行军路线的"车轮战"、同日军转圈子的"推磨战",以及一处打响、四处驰援的"蜂窝战"。日军在太行山 腹地活动时,几乎是"遍地枪声响,村村打日军"。 游击队采用"麻雀战"打击日寇。 山西晋中市太谷区委宣传部供图 烽火岁月里,在党的领导下,广大抗日军民活跃在敌后战场,依托高山密林、江海湖泊、平原地道,战 胜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使抗日根据地得到恢复和巩固,为转入局部反攻创造了重要条件。 为解除"南进"的后顾之忧,从1940年下半年起,日军加强了对中国敌后根据地的"扫荡",又进行了"清 乡""蚕食""治安强化运动"等进攻。 为了适应困难时期严酷的斗争形势,中国共产党发扬自己的军事、政治优势,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威 力,领导敌后军民同日军进行了殊死搏斗。 在民兵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配合下,我军运用地雷战、"麻雀战"、地道战等多种形式,顽强地与日军斗 争。 当敌人"蚕食"推进时,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杨大章:“誓与敌人决一死战!”
新华社· 2025-07-16 18:33
天津市蓟州区爨岭庙烈士陵园,草木郁郁葱葱,烈士墓碑庄严肃穆,前来瞻仰的游客脚步轻轻,神情凝 重。这里,长眠着102位在爨岭庙突围战中牺牲的烈士,中共冀热边特委第一地区专署专员杨大章正在 其中。 杨大章,原名杨士英,又名章棣,1909年生于天津市;1923年考入南开中学,在校学习期间接受进步思 想影响;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党领导的抗日救亡斗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4年5月16日,为尽快整顿地方党组织、加强地方政权建设,杨大章和十三团副政委廖峰、蓟遵兴联 合县县委书记季安带领区县干部等200多人进山开会。开会地点团山子距离敌军下营据点不远,敌特活 动猖獗,开会消息很快被敌人获悉。17日上午10点左右,敌军袭击团山子,杨大章迅速组织撤离。18日 拂晓,队伍遭到敌军包围,杨大章一面组织大家烧毁重要文件,一面组织警卫战士掩护县区干部向南突 围。 指战员冒着敌军炮火奋勇冲杀,撕开了一道突破口,部分干部迅速突围。但敌人很快重新封锁,在腹背 受敌的情况下,杨大章振臂高呼:"誓与敌人决一死战!"战斗由拂晓持续到将近中午,子弹打光了,就 用石头砸。战斗中,杨大章不幸中弹,英勇牺牲,年仅35岁。 战斗结束后,当 ...
永远的旗帜
河南日报· 2025-07-01 07:20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报道主要聚焦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贡献和英烈事迹,属于历史纪念类报道,不涉及公司和行业相关内容。因此无法按照投资分析框架提取商业信息。以下是按文档结构整理的纪念性内容摘要: 抗日英烈事迹 - 理琪(游建铎)1908年生于太康富裕家庭,1925年入党,1937年领导天福山起义创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1938年率部收复牟平城后在雷神庙突围战中牺牲,年仅30岁[3][4] - 梁雷(梁德谦)1911年生于邓县,1932年入党,1937年任山西偏关县长兼游击司令,1938年率30余人在柏家咀村游击时遭日伪军包围牺牲,年仅27岁,牺牲前为新生儿子取名"克仑"[6][7] - 马英1919年生于汝州贫农家庭,1944年担任八路军联络员,1945年为取回机密文件返村时被俘,遭刺刀杀害时年仅26岁,2001年入选《中国共产党革命英烈大典》[8][9][10] - 赵伊坪1910年生于郾城,1926年入党,1937年在鲁西北创建抗日武装,1939年被日军俘虏后不屈就义,年仅29岁,其家书"愈是黑暗愈要点灯前行"成为精神遗产[11][12] 精神传承 - 理琪家族三代传承红色基因:侄孙媳王会琴作为小学教师向学生讲述英烈故事,侄孙朱凯杰保存烈士书信影印本[4] - 梁雷后代6人为党员:孙子梁毅担任红色讲解员,曾孙现役军人[7] - 马英外孙张占听每年带领后代扫墓,讲述抗日故事[10] - 赵伊坪外孙单勃在伊坪小学见证精神传承,该校保留张震将军与单大德题词,学生通过舞台剧致敬先烈[11][12][13]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王少奇:搞革命就不能怕死
新华社· 2025-06-26 07:04
王少奇生平事迹 - 1912年出生于河北省香河县 原名王毓琨 字季如 [1] - 1926年考入河北省立通县师范学校 在校期间阅读进步书刊并参与抗日宣传 [1] - 1935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193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 - 1936年被派往蓟县开展抗日工作 开办诊所作为掩护 半年内发展大批救国会会员并在20多个村庄建立组织 [1] 抗日工作经历 - 担任蓟县县委委员和抗日救国总会宣传部长 [1] - 1940年与包森、李子光等人建立盘山抗日根据地 [1] - 组织建立盘山联合村民兵班 配合主力部队作战 教育民兵坚持革命信念 [2] - 1943年底调任冀东军区卫生部部长兼政委 开办卫生训练班并秘密筹措医疗物资 [2] 英勇牺牲 - 1944年10月17日在丰润县杨家铺会议中遭日伪军包围 [2] - 为掩护战友返回救助时胸部中弹 烧毁机密文件后自尽殉国 [2] - 其孙王继烈每年清明带领家人祭扫 传承红色家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