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系统驱动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Q1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增长13%,生态与服务成竞争关键
环球网· 2025-05-23 14:46
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增长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同比增长13%,出货量达4660万台[1] - 增长加速得益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以及市场需求回升[1] - 基础手环、基础手表和智能手表三大品类均实现增长,成为市场扩张主要动力[1] 厂商市场份额及表现 - 小米以19%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同比增长44%[2] - 苹果排名第二,市场份额16%,同比增长5%[2] - 华为位列第三,市场份额15%,同比增长36%[2] - 三星排名第四,市场份额11%,同比增长74%[2] - Garmin排名第五,市场份额4%,同比增长10%[2] 小米的市场策略 - 小米自2021年第二季度以来首次成为出货量最高厂商[2] - 通过丰富产品组合和HyperOS实现更优整合[2] - 升级Mi Band和Redmi Watch系列,带来全新设计和先进数据功能[2] - 将全面功能下放到各个价格段,提升产品价值主张[2] 行业发展趋势 - 可穿戴设备市场从硬件主导转向生态系统驱动[2] - 厂商加速平台和服务开发以提升经常性收入和用户留存率[2] - 小米在中国利用HyperOS深化设备整合和用户参与度[2] - 华为通过华为健康应用构建闭环健康生态系统[2] - 全球范围内轻量级厂商如Oura和Whoop优先发展服务,利用订阅模式提升用户价值[2] 消费者需求特点 - 价格、电池续航和健康追踪是消费者购买可穿戴设备时最看重的三大功能[3] - 市场教育改善和硬件普及率提升后,软件和生态系统整合将带来更大附加值[3]
美媒:中国企业竞争力来自两个关键管理模式
环球网· 2025-05-22 06:49
具有竞争优势的中国企业,除了原有的短期优势"速度"和"灵活性"外,还致力于吸收日本企业中长期优 势的"技术开发"和"知识积累"等能力,以推动经营变革。正是因为能够兼容短期和中长期这两种不同的 时间跨度,比亚迪、小米等中国企业实现了飞跃发展。 近段时间,日本车企与中国IT巨头合作,生产中国专用的电动汽车,是因为日本企业认为,在中国积累 的知识经验可在全球范围内发挥作用。在全球范围内应用这些经过打磨的管理系统,将为日本企业开辟 新的发展道路。(作者冈野寿彦是日本大阪经济法科大学经营学教授,李晓译) 像比亚迪、小米等公司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利用软件的特性创造"连接"和"快速进化",同时与客户、 合作伙伴形成共赢的生态系统,进一步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这种竞争模式正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 优势所在。那么,中国企业是如何实现这种竞争模式的呢?关键在于"不同时间跨度的兼容性"。 软件可以呈指数级发展和扩张,这一点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爆炸式发展就可以看出。相比之下,硬件的 扩展速度有限。日本许多制造企业将其竞争优势建立在基于硬件的管理系统上,因此,它们很难在现有 的管理系统基础上,实现响应数字化所需的速度和灵活性。人们常说,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