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红利释放
icon
搜索文档
广东高水准推进绿美保护地建设,生态红利加速释放
南方农村报· 2025-06-09 13:36
自然保护地建设成果 - 广东现有1361个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全国领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数量和种群规模呈扩大态势 [3][4] - 广东是全国自然保护地建立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省份,1956年建立新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并成为全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建设示范省 [7][8][9] - 全省已形成类型较齐全、布局较合理的自然保护地网络体系,包含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多种类型 [16][40][41] 政策规划与制度建设 - 提出2035年自然保护地陆域占省陆域国土面积15%以上、海域占管辖海域面积8%以上的目标 [10] - 构建"四梁八柱"制度体系,出台48部地方性法规和规章,适用15个地级以上市 [12][29] - 印发《广东省绿美保护地提升行动方案(2023—2035年)》等文件,实施六大生态建设行动之一 [19][20] 科技赋能与监管措施 - 建立790个植被永久固定样地,布设数千台红外相机,实现"天空地"一体化监测 [37][34][35] - 207处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建立巡护管理制度,开展高频次全覆盖监管 [28][25] - 车八岭保护区建立全境动物监测网络,包含20公顷森林监测样地和19个卫星样地 [32][33] 生态价值转化 - 2023年11月至2024年10月举办6363场主题活动,参与人次达395.68万 [47] - "广东自然保护地公共服务系统"上线558个自然教育课程,累计25万人次预约 [48] - 连续举办六届自然保护地探秘活动和四届南岭观鸟嘉年华,打造生态旅游品牌 [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