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绞杀

搜索文档
硅谷AI独角兽,陷入补贴混战
虎嗅· 2025-06-14 12:43
行业补贴现象 - 谷歌向美国学生免费提供15个月的Gemini Advanced服务,价值约300美元 [1] - Perplexity通过兑换码提供会员服务,Cursor为全球在校学生提供免费Pro会员 [2] - 这些补贴行为表面看似慷慨,实则是精心设计的增长策略 [3] 补贴背后的商业逻辑 - Perplexity 2024年营收6800万美元,但折扣和促销消耗近一半订阅收入,导致净收入大幅缩水 [4] - 补贴目的并非盈利,而是通过提升ARR(年度经常性收入)来抬高估值 [5][6] - ARR是SaaS公司核心估值指标,投资人常用ARR乘以倍数进行估值,例如1亿美元ARR按20倍估值可达20亿美元 [7] - 补贴直接放大ARR,用户获得免费会员仍被记为12个月ARR,实现财务包装 [8][9] - Perplexity估值从5亿美元飙升至140亿美元,主要依靠补贴带来的"付费用户"增长 [10][11] 补贴模式的隐患 - 补贴停止将导致用户流失和ARR断崖式下跌,形成增长依赖的死循环 [12] - 短期补贴撑起的ARR是脆弱增长假象,反映行业生存焦虑 [14][15] - AI公司陷入不敢盈利的困境,追求真实利润将导致ARR下降和估值压力 [16][17] - 补贴本质是财务操作和资本博弈,行业陷入囚徒困境 [18] 巨头的战略意图 - 谷歌、OpenAI等巨头参与补贴旨在控制未来用户习惯和高价值训练数据 [19][20] - Gemini Advanced附带2TB云存储等工具,旨在绑定用户至谷歌生态 [21] - 锁定未来知识工作者(学生群体),形成高迁移成本的使用依赖 [23] - 收割学生群体复杂场景的高质量训练数据,提升模型能力 [24] - 通过生态优势挤压Perplexity等创业公司生存空间 [25] - OpenAI推出1美元Team会员,旨在卡位企业市场并构建工作流程依赖 [26] - 巨头补贴具有可持续性,谷歌用云服务利润反哺,微软为OpenAI输血 [29] 创业公司困境 - Perplexity 2025年5月搜索查询量达7.8亿次,环比增长20%,日均约2516万次 [30] - 相比ChatGPT周活1亿用户,Perplexity缺乏底层模型和生态支撑 [31][32] - Perplexity从"永不广告"转向商业化妥协,暴露用户增长不等于护城河的问题 [34][35] - 补贴吸引的用户可能带来风险而非价值,停止补贴后流失率飙升 [36][37] - "薅羊毛"用户可能污染训练数据,增加运营成本 [40] - Cursor面临类似困境,在GitHub Copilot等竞品压力下缺乏差异化优势 [42] - 工具型AI产品普遍存在技术壁垒低、场景纵深不足、生态绑定弱的问题 [43] 历史借鉴与行业展望 - 当前AI补贴战类似2014年滴滴快的、美团饿了么的价格战 [45][47][49] - 预测未来五年80%AI初创公司可能倒闭,生存关键在三个维度:垂直场景不可替代性、生态背靠、自研技术能力 [51][52][54] - 行业终局可能呈现并购潮、倒闭潮和涨价潮三种走向 [57] - DeepSeek选择专注医疗、法律等垂直领域,通过产业合作构建壁垒 [58] - 建议AI公司关注DAU、MAU等真实指标而非ARR,聚焦技术差异化 [59][61] - 国内企业如百度、阿里、腾讯、华为已形成差异化技术路径和生态优势 [62] - 中小AI企业应考虑绑定生态巨头,实现共生发展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