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炭在砷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差异化精准应用
icon
搜索文档
添加生物炭可精准修复砷污染土壤
科技日报· 2025-07-23 16:27
研究核心发现 - 虾壳生物炭在好氧条件下对酸性和碱性土壤中砷迁移转化存在双向调控机制 [1][2] - 酸性土壤中显著活化砷迁移 碱性土壤中强力促进砷固定 [1][2] - 研究为精准治理砷污染土壤提供新路径 兼具环保性与经济性 [1][2] 酸性土壤作用机制 - 通过增强土壤溶解性有机质腐殖化程度促进砷释放 [1] - 激活土壤微生物膜运输和信号运输功能 显著提升砷还原基因和外排基因丰度 [1] - 形成生物活化链式反应 使砷迁移率提升21%至31% [1][2] 碱性土壤作用机制 - 通过提供丰富结合位点将砷牢固钝化于土壤固相 [2] - 有效阻断砷迁移路径 使砷钝化率提高19%至24% [2] 研究价值与应用意义 - 首次阐明生物炭介导的土壤砷转化微生物分子机制 [2] - 破解环境条件制约修复效果的共性难题 颠覆生物炭单一修复功能传统认知 [2] - 需严格依据土壤酸碱属性差异化精准应用 酸性土壤需审慎评估使用 碱性土壤可发挥稳定化优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