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土壤修复
icon
搜索文档
【干货】土壤修复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前瞻网· 2025-07-30 11:08
土壤修复产业链全景图谱 - 上游主要包括修复用剂和设备供应商,如新地标、科盛科技等设备研发企业,以及实朴检测、富邦股份等检测设备制造商[1][2] - 中游业务分为咨询类(污染调查评估、方案设计等)和工程类(修复工程实施),后期还包括评估维护工作[1] - 下游需求方包括政府部门、工矿/房地产企业、污染场地所有者等[1] 土壤修复企业分布 - 北京、广东和浙江地区上市公司密度较高,北京有建工修复、高能环境等龙头企业,广东有广电计量、华测检测等检测服务企业[6] - 广西、湖南、湖北等地也培育出部分土壤修复上市企业[6] 主要企业业务布局 - 建工修复土壤修复业务占比最高达93.12%,区域布局以华东(38.99%)和华北(25.29%)为主[9][10] - 京蓝科技、卓锦股份土壤修复业务占比均超过60%[9] - 高能环境(11.26%)和森特股份(10.81%)土壤修复业务占比较小,更多布局固废处理和金属围护系统[9][10] - 永清环保湖南省内业务占比70.21%,博世科海外业务占比高达38.3%[9][10] 企业技术发展方向 - 建工修复开发低代码ECO系统,目标实现30%以上成本降低,2025年计划推广能耗降低60%的原位热强化技术[10][11] - 高能环境聚焦重金属污染治理,自主研发原位热脱附技术,探索"土壤修复+固废处理"一体化模式[11] - 森特股份引入德国设备开发复合技术体系,强化数字技术应用如地下管线智能识别系统[11] - 正和生态与智谱AI合作开发土壤修复大模型,部署智能监测机器人和无人机巡检系统[11]
土壤修复项目总是批不下来,为什么?怎么办?
中国环境报· 2025-06-10 07:12
政府工作报告与国债发行 - 2025年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其中8000亿元用于支持"两重"项目(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1] - 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被纳入重点支持领域,土壤污染治理是重点方向[1] - 土壤修复项目申报窗口期缩短,前期手续要求严格,绩效目标量化标准提高[1] 土壤修复项目申报问题 - 前期谋划不足,缺乏动态更新的土壤修复项目库,导致申报时关键信息掌握不清[2] - 地块筛选缺乏精准性,偏离国家政策导向,存在"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现象[2] - 前期手续滞后,部分项目立项、用地、环评等关键手续不全,试图用政府承诺函替代[2] - 申报材料质量不高,绩效目标设定缺乏量化指标,投资测算忽视长期监测管护费用[3] - 长效机制考虑不足,修复后长期监测和管护方案不明确,存在"一修了之"风险[3] - 部门协调不畅,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多部门信息不通、步调不一[3] 提高申报质量的建议 - 强化前期谋划,建立土壤修复项目储备库,提前一年开始储备项目[4] - 项目选择紧扣政策导向,优先粮食主产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关键区域[4] - 加快手续办理,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推行并联审批模式[5] - 提升材料质量,建立科学量化指标体系,投资测算体现全生命周期理念[5] - 综合效益论证要充分,量化环境、经济、社会和战略价值[6] - 构建长效机制,设立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基金,明确10年—30年资金需求[6] - 强化组织保障,成立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申报工作领导小组[6] - 加强专业支撑,组建专家顾问团队,技术薄弱地区可聘请专业咨询机构[7]
*ST京蓝涉嫌信披违规被立案
中国经营报· 2025-06-03 22:57
公司信披违规事件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这是短期内第二次因信披问题被立案 [2] - 2023年11月黑龙江证监局认定公司存在多项信披违规:2021-2022年报未按规定披露商誉减值信息、少计提商誉减值损失和坏账准备,被处以300万元罚款 [2] - 公司曾承诺将吸取教训强化内部治理,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2] 财务表现分析 - 2021-2023年营业收入持续下滑:7.38亿元→1.95亿元→1.49亿元(同比下降23.69%) [3]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53.69%至3.78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亏损1.1亿元(同比减少110.41%),扣非净利润-1.19亿元 [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26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1295万元 [4] 业务发展状况 - 主营业务为工业及城市固废处置、耕地土壤治理等环保领域 [3] - 2024年亏损主因:并购项目处于整合期(9月起才产生收入)、原有土壤修复业务新接订单少(营收从1.42亿元大幅下降) [3] - 一季度亏损解释:春节停产导致固废资源化利用行业利润减少,叠加年度检修费用影响 [4] 行业背景 - 环保行业在政策驱动下前景广阔 [3] - 含锌铟固危废资源化利用行业存在季节性特征,一季度常处于微亏状态 [4]
3家A股公司,突发!一家实控人被刑事立案,两家被证监会立案
证券时报· 2025-05-30 23:04
*ST天喻事件 - 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闫春雨等人因涉嫌挪用资金案被武汉市公安局刑事立案 [1][2] - 闫春雨未担任公司董事、监事或高管职务 目前事件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无重大影响 [4] - 公司为数据安全领域领先企业 中国智能卡行业龙头企业 [5] *ST天喻经营与治理风险 - 2024年1月因违规担保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4月申请撤销未获批准 2025年4月因内控审计否定意见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5] - 2024年营收8.47亿元(同比-50.20%) 归母净亏损3.64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971万元) 2025年Q1营收4537万元(同比-86.50%) 归母净亏损4019万元(上年同期盈利474万元) [7] - 5月内多名高管辞职 包括董事长杨海涛、董事艾迪、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张艳菊、副总经理兼董秘万骏 [6][8] 其他被立案公司情况 *ST京蓝 - 因涉嫌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2024年营收3.78亿元(同比+153.69%) 归母净亏损1.1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0.56亿元) 2025年Q1营收1.26亿元(同比+1977.26%) 归母净亏损1295万元(上年同期亏损1329万元) [10][12] - 主营业务为土壤修复、耕地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 [12] ST东时 - 因涉嫌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2024年营收8.07亿元(同比-22.55%) 归母净亏损9.03亿元(上年同期亏损3.62亿元) 2025年Q1营收1.38亿元(同比-26.31%) 归母净亏损4802万元(上年同期亏损3511万元) [12][14]
浙江卓锦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披露联合体项目中标的公告
中标项目概况 - 公司作为牵头人与联合体中标合肥合燃华润燃气有限公司原制气厂南区地块污染土壤修复项目,中标金额为6,768万元(含税)[2] - 根据联合体协议,公司合同工作量占比约88.5%,预计最终所占金额约5,989.68万元[2][4] - 项目工期为900日历天,最终以合同签订为准[2] 招标单位信息 - 招标单位为合肥合燃华润燃气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涵盖燃气生产销售、市政工程设计与建设等[2] - 公司与招标单位无关联关系,本次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2] 联合体成员情况 - 联合体成员包括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注册资本40,138.09万元)及合肥和合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4] - 两家成员分别主营工程勘察设计、环保工程施工等业务,与公司无关联关系[4] 项目执行安排 - 公司作为联合体牵头人负责合同订立及实施阶段的组织协调工作,联合体成员按协议分担责任与风险[4] - 项目收入将根据履约进度逐步确认,对2025年业绩的具体影响存在不确定性[5] 业务影响分析 - 项目属于公司日常经营行为,顺利实施将对业务发展及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5] - 公司业务独立性不受影响,不会因合同履行形成对交易方的依赖[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