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土壤修复
icon
搜索文档
通讯丨守护“地球之肺” 中巴合作破解雨林保护与农业发展兼顾难题
新华网· 2025-11-05 13:41
新华社巴西贝伦11月4日电 通讯|守护"地球之肺" 中巴合作破解雨林保护与农业发展兼顾难题 新华社记者陈威华 赵焱 埃迪瓦尔多是一位干瘦老人,每天需要步行很久才能到达他的木薯地。他随手拔起一株木薯,看到块根 又细又短,不禁摇了摇头。这块木薯地他已经种了两年,但今年产量太低了,下一季只能继续开垦周边 的林地。 在两国政府支持下,从2023年起,由中国河海大学牵头,在巴西亚马孙联邦农业大学、帕拉州立大学等 10多家中巴院校和企业的参与下,"中国-巴西亚马孙地区退化土壤修复与雨林保护国际合作"项目、"修 复大西洋森林地区退化土地和雨林保护合作"项目正式启动,聚焦恢复因粗放耕作而退化的耕地,为雨 林地区农业寻找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亚马孙联邦农业大学原校长赫德贾莉亚教授说:"将中国成熟的土地修复技术复制到亚马孙地区特定的 农业环境中,将显著推动亚马孙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有利于亚马孙雨林的可持续保护。" 与此同时,针对亚马孙地区雨季雨水充沛而旱季干旱缺雨、农田远离电网且缺乏灌溉条件的现状,河海 大学牵头,联合中方企业与巴西高校开展农业水利创新合作,开发适用于雨林地区的太阳能农田灌溉系 统。这些措施大大提高当地农业 ...
环保投资的下一站:三大关键词剧透未来丨每日研选
搜狐财经· 2025-11-05 08:30
环保产业的价值正被三股力量重新书写:"化债"修复过去,"市场化"兑现当下,"绿色双碳"定义未来。 全力"轻装上阵"的环保产业中,哪些细分领域将更快迎来价值发现?且看机构最新研判。 东吴证券: "绿色双碳、市场化、化债"三大关键词释放环保投资动能 环保投资聚焦三大主线:一是绿色转型系统性工程,以"双碳"目标驱动能源与产业低碳转型,重点布局 清洁能源(绿电、氢氨醇、垃圾发电)及再生资源(生物燃料、再生塑料、危废与锂电回收)。二是要 素市场化改革,通过完善垃圾、污水处理等价格机制,提升资产盈利稳定性,推动优质水务固废运营资 产价值重估。三是化债政策驱动,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望改善环保企业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助力 环卫、生态修复等板块估值修复与成长潜力释放。 国投证券: 中信建投: 把握固废与污水提标改造下的三大结构性机会 建议持续关注固废综合治理、污水提标改造等方面的投资机会。具体来看,环卫方面,建议关注受益于 装备电动化趋势,具备环卫装备制造与运营投资全产业链能力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垃圾焚烧方面, 关注具有稳定现金流支撑且估值合理的运营资产,以及产能持续增长、业务布局完善的企业;燃气板 块,经营稳健、具备持续 ...
东莞市聚贸废旧物资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10-14 16:2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东莞市聚贸废旧物资有限公司 [1] - 公司于近日成立 [1] - 注册资本为1万人民币 [1] 公司经营范围 - 业务涵盖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服务 [1] - 从事旧货、二手日用百货、报废农业机械等回收销售业务 [1] - 经营电线、电缆、金属材料、金属制品、五金产品等 [1] - 提供金属切削加工、钢压延加工等金属加工服务 [1] - 销售橡胶制品、塑料制品、纸制品、木材等 [1] - 业务包括木材加工、收购与销售 [1] - 提供房屋拆迁、装卸搬运、运输货物打包等服务 [1]
*ST京蓝时隔一年半回复问询 重整收益27.78亿撑起业绩仍存多重风险
新浪证券· 2025-09-05 17:39
核心业绩表现 - 2023年营业收入1.49亿元,同比下滑23.59% [2] - 净利润10.56亿元,实现扭亏为盈,主要得益于破产重整计划执行完毕确认27.78亿元重整收益 [2] - 扣非净利润连续三年为负,2023年亏损13.98亿元,2021-2023年累计亏损42.09亿元 [2] 业务结构调整 - 剥离生态节水运营服务和园林环境科技服务业务 [2] - 保留土壤修复运营服务业务,主要由子公司中科鼎实实施,采用EPC、PC、RCM模式 [2] - 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仅608.15万元,同比下降89.53% [3] 财务与风险状况 - 商誉减值风险突出,对中科鼎实商誉9.33亿元计提减值1.57亿元 [3] - 股权投资基金导致其他综合收益变动,三项投资合计产生损失1.46亿元 [3] - 子公司银行账户被冻结403.21万元,诉讼仲裁涉案金额达8.58亿元 [3] 破产重整影响 - 净资产由负转正至7.27亿元,全部银行账户已解封 [4] - 重整收益27.78亿元来自债转股和资产处置等操作 [2][4] - 2024年需实现营收3亿元以上以避免退市风险 [4] 行业环境与竞争 - 土壤修复行业获得政策支持,2023年资金规模约126.1亿元 [4] - 子公司中科鼎实拥有130项专利技术,其中发明专利24项 [4] - 业务可持续性存疑,中标项目金额下降、项目延期及回款推迟问题突出 [3]
*ST京蓝: 关于深圳证券交易所2023年年报问询函回复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5 00:18
公司业务与经营状况 - 2021年至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38亿元、1.95亿元和-12.92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15.19亿元、-12.92亿元和-13.98亿元 [1] - 生态节水运营服务业务和园林环境科技服务业务已在2023年重整中剥离完毕,仅保留土壤修复运营服务业务 [2] - 土壤修复业务采用EPC模式、PC模式和RCM模式,结算方式通常按工程进度定期与客户结算,通过电汇或承兑方式支付 [2][3][4] - 2023年土壤修复业务前五大客户合计合同总额2.59亿元,收入确认金额1.18亿元,均不属于关联方 [8] - 公司通过重整剥离低效亏损资产,银行账户已全部解封,债务有效化解,净资产由负转正,2023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7.27亿元 [16][28][38] 土壤修复业务核心竞争力 - 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资质,与40余所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成功申报20余项重大科研课题 [4] - 已建立完备的关键技术体系,包括热脱附、常温解吸、固化稳定化等核心技术,累计获得专利授权130项,其中发明专利24项 [5] - 承担了数十项环境修复工程项目,覆盖全国十余个省直辖市,修复土方量达数百万立方米,累计中标金额数十亿元 [6] - 拥有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包括高素质管理团队、研发团队和专业施工团队,2023年末技术人员51人 [6][8] 行业政策与市场环境 - 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土壤修复行业管理政策和技术指导文件,涉及规范管理、技术提升和资金支持三方面 [8][9] - 2023年土壤修复行业工业污染场地修复工程资金额约126.1亿元,项目数262个 [13] - 同行业上市公司2023年平均收入50.88亿元,平均毛利率17.53%,公司收入1.42亿元,毛利率-10.47% [14] - 国家将深入推进净土保卫战,启动实施124个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重大工程项目,将2058个地块纳入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管理 [13] 重整与经营改善措施 - 2023年12月26日重整计划执行完毕,通过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8.33亿股,引入重整投资人投入资金9.59亿元 [16][27] - 确认重整收益27.78亿元,包括债务重组收益52.67亿元、处置北方园林股权收益6.51亿元等 [45][46][47] - 预留3.5亿元现金用于重整后经营和并购业务,已回收客户款项近7000万元 [22] - 优化人员结构,2024年5月上市公司总部裁员12人,中科鼎实裁员40人 [23] 新业务拓展战略 - 通过并购重组进入含锌铟固危废资源化利用新赛道,收购云南业胜和个旧兴华锌业 [17][32][33] - 预计云南业胜2024年可实现营业收入1.3-2.5亿元,个旧兴华2024年承诺净利润不低于1850万元 [17][33] - 成立京蓝科技(云南)有限公司发展ITO靶材业务,已组建靶材事业部并储备铟资源 [35] - 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计划在老挝、沙特、越南等地开展含锌铟固危废资源化利用业务 [36] 财务与风险状况 - 2023年经审计净利润为负但营业收入高于1亿元,期末净资产为正值,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 [37][38][39] - 不存在资金占用、违规担保、主要银行账户冻结等情况,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正常 [41][42] - 对并购中科鼎实形成的商誉计提减值1.57亿元,对沐禾节水合同资产计提减值0.31亿元,无形资产计提减值1.09亿元 [52] - 对北方园林相关合同资产全额计提减值2.16亿元,该业务已处置不再纳入合并范围 [52][53]
*ST京蓝: 京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年度报告(更正后)
证券之星· 2025-09-05 00:1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0年营业收入为9.95亿元,同比下降47.65%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00亿元,同比下降131.46%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61亿元,同比上升111.31% [2][19] - 总资产为96.71亿元,同比下降20.19%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9.79%,同比下降47.68个百分点 [2] 业务板块构成 - 土壤修复业务收入6.89亿元,占总收入69.18% [3] - 生态水利业务收入2.26亿元,占总收入22.66% [3] - 其他业务收入0.60亿元,占总收入6.06% [4] - 主要收入来源地区为华东地区(3.21亿元)和华中地区(2.27亿元) [11]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金额为0.28亿元,同比下降38.81% [12] - 研发人员数量为120人,同比下降24.53% [19]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80%,同比上升0.40个百分点 [19] 资产状况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3.32%,同比上升0.16个百分点 [19]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13.23%,同比下降2.99个百分点 [19] - 存货占总资产比例8.16%,同比上升2.54个百分点 [19] - 合同资产占总资产比例30.41%,同比上升3.97个百分点 [19] 负债结构 - 短期借款占总资产比例17.06%,同比上升2.79个百分点 [19] - 长期借款占总资产比例6.07%,同比上升4.83个百分点 [19] - 财务费用为6.39亿元,同比上升87.51% [12] 投资活动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5亿元 [19] - 公司新增2家子公司,注销3家子公司 [12] - 公司对杭州振甫投资管理企业投资2430万元 [19] 行业地位与技术优势 - 中科鼎实为土壤修复行业头部企业,拥有近100项授权专利 [13] - 公司拥有232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68项软件著作权 [6] - 具备环保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地基基础工程一级等高含金量资质 [6] - 参与编制10余项行业及团体标准,获得多项科学技术奖项 [13] 战略布局 - 公司聚焦工业生态、生态水利、生态环境、智慧生态四大业务板块 [7] - 通过收购中科鼎实完善"水土共治"一站式环境修复解决方案能力 [8] - 与多地研究院及高等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模式 [9] - 重点规划企业级创新孵化器和技术研究院支撑业务发展 [10]
*ST京蓝: 京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更正后)
证券之星· 2025-09-05 00:1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1年营业收入为9.009亿元,同比下降9.49%,2020年调整后营业收入为9.954亿元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834亿元,调整后2020年净利润为-10.367亿元,同比亏损扩大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429万元,2020年调整后为-3.012万元 [2] - 总资产为96.710亿元,同比下降9.66%,2020年调整后总资产为121.182亿元 [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2.25%,2020年调整后为-22.11% [2] 业务构成 - 土壤修复运营服务业务收入占比87.83%,同比增长14.90% [20] - 生态节水运营服务业务收入占比9.83%,同比下降60.74% [20] - 园林环境科技服务业务收入占比0.83%,同比下降87.59% [20] - 分地区收入中,华东地区占比59.66%,同比增长67.32%;西南地区占比10.99%,同比增长237.57%;西北地区占比11.31%,同比下降52.33% [20]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为3896.72万元,同比增长39.74%,主要因公司加大研发投入 [21] - 主要研发项目包括焦化场地污染治理、农药行业异味清除、复合有机污染场地修复、长江经济带石化污染治理等 [22][23][24] 行业分析 - 土壤修复行业受政策支持,《土壤污染防治法》于2019年实施,推动行业权责明晰和市场发展 [4] - 行业存在技术壁垒、资质壁垒、资金壁垒和管理壁垒,需要多学科技术集成和丰富项目经验 [4][5] - 生态水利行业潜在市场空间巨大,十四五期间预计达到万亿规模,政策支持包括乡村振兴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10][11] - 园林环境行业企业超过16000家,设计公司超过1200家,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节约型生态园林是未来发展方向 [12][13] 公司战略与竞争力 - 公司核心业务聚焦工业生态、生态水利、生态环境、智慧生态四大板块,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17] - 通过收购中科鼎实,公司具备"水土共治"一站式环境修复解决方案能力,完善生态环境产业布局 [18] - 公司拥有多项行业资质,包括环保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地基基础工程一级、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甲级等 [17] - 研发平台承担多项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获国家专利授权300余项,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7项 [17]
*ST京蓝回复年报问询函:多项举措改善经营,有望撤销风险警示
新浪财经· 2025-09-04 23:54
业务与财务表现 - 2021至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38亿元、1.95亿元和1.49亿元,呈持续下降趋势 [1]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5.28亿元、-12.92亿元和10.56亿元,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 [1] - 扣非后净利润连续三年为负,分别为-15.19亿元、-12.92亿元和-13.98亿元 [1] - 2023年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为1.44亿元,公司认为扣除充分准确完整 [2] - 前五大客户2023年合同总额2.59亿元,当期收入确认金额1.18亿元,均通过招标定价且价格公允 [1] 资产与减值情况 - 2023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6.65亿元,其中账龄2年以上的余额4.78亿元 [2] - 公司结合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计提坏账准备,会计师认为计提充分 [2] - 商誉减值测试过程符合准则要求,关键假设和参数设置合理,本期及上期不存在重大差异 [2] - 对三项股权投资进行减值测试,导致报告期其他综合收益变动 [2] 重整与收益确认 - 2023年确认重整收益27.78亿元,包括债转股、处置股权及债权等收益 [2] - 生态节水运营服务业务和园林环境科技服务业务已在2023年重整中剥离 [1] - 公司已完成重整,消除了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 [2] - 中科鼎实部分银行账户曾因欠款被冻结,现已全部解封 [2] 经营展望与风险 - 政策推动、行业规模及公司自身经营改善等因素使公司具备成长空间 [1] - 2024年营收不存在低于3亿元的风险 [1] - 管理层通过提升治理水平、修复信用、融资、优化人员结构等措施改善持续经营能力 [1] - 截至2023年末,诉讼/仲裁事项涉案金额8.58亿元,预计负债余额为0元 [3] 合规与退市风险 - 公司不符合《股票上市规则》第9.8.1条规定的第(七)项情形,符合申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的条件 [2] - 经自查不存在应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的情形 [2] - 对沐禾节水、北方园林相关业务处置的会计处理合规 [2] - 此前存在减值计提不及时不充分的情形,2023年已整改 [2]
2025年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区域发展情况 江苏省在土壤修复行业更具竞争力【组图】
前瞻网· 2025-08-25 16:10
各省市土壤修复项目数量及规模 - 2024年江苏省土壤修复项目数量达760个 占年度项目总数16.3% 同比增长15% [1] - 江苏省工程修复项目38个 中标额15.76亿元 咨询类项目721个 中标额5.52亿元 总规模21.28亿元 [1] - 广东省项目数量437个 占年度总数9.37% 中标额9.97亿元 同比增长7% 排名升至全国第二 [1][2] 土壤污染防治财政资金分布 - 2025年湖南省获土壤污染防治资金5.87亿元 占全国总预算19% 为最高资助省份 [4] - 广西与云南分别获资金2.7亿元和2.9亿元 占比8.8%和7.4% [4] - 资金集中投向重金属污染突出区域 反映区域修复需求与政策支持力度 [4] 从业单位区域分布特征 - 江苏省拥有974家合规从业单位 其中77家企业注册资本超5000万元 [7] - 山东省 广东省 河北省从业单位数量均超过800家 [7] - 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7]
【投资视角】启示2023:中国土壤修复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附投融资汇总、兼并重组等)
前瞻网· 2025-08-20 12:47
行业融资活动 - 土壤修复行业上市公司主要通过定向增发方式进行融资 融资目的主要用于环保项目开发和补充流动资金 [1] - 代表性融资事件包括建工修复2023年7月非公开增发2.2亿元用于磷矿矿区修复治理和水环境修复项目 节能铁汉2023年4月非公开增发2.97亿元用于景观绿化和水环境治理项目 高能环境2022年7月非公开增发27.53亿元用于危废资源利用和垃圾发电项目 [2][3] - 其他重要融资包括博世科2021年9月非公开增发7.5亿元偿还银行借款 岭南股份2021年8月非公开增发3.7亿元用于多个水环境整治工程 节能铁汉2021年1月非公开增发13.95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有息负债 [2][3] 企业对外投资 - 高能环境通过设立全资子公司开展多样化业务 包括投资1500万元设立伊犁再生资源公司推进餐厨垃圾处理项目 投资500万元设立长春餐厨垃圾处理公司 投资2亿元设立置业公司拓展房地产开发 [4] - 建工修复投资1000万元设立云南建邦环境技术公司 投资500万元设立大连环境修复公司进行地区业务拓展和技术研发 [4] - 森特股份重点布局新能源领域 投资5000万元设立鄂尔多斯能源科技公司开展充电设施业务 投资1.1亿元设立北京新能源投资公司 投资3000万元设立厦门新能源科技公司 [5] - 永清环保向新能源和环保资源领域延伸 投资3亿元设立深圳永清新能源科技公司 投资3000万元设立武冈环保资源公司和甘肃禾希环保科技公司 [5] - 节能铁汉通过设立地区性公司拓展业务 在江西、安徽、东莞和武汉分别投资1亿元设立生态环境公司 同时投资2.4亿元设立梅州旅游投资管理公司发展生态旅游 [7] 投融资趋势 - 2017-2018年是行业投融资活跃期 年投融资事件超过15起 2018年后大型企业发展成熟 中小企业规模较小 投融资事件减少 2022年仅发生1起投融资事件 2023年起无融资事件发生 [9] - 投融资轮次以战略融资/股权转让/股权投资为主 占比约39.5% PreA轮、A轮及A+轮合计占比33.33% C轮及以后投资事件较少 [10] - 重要投融资案例包括盖亚环境2022年10月获得1亿元C轮融资 冠中生态2018年7月获得1亿元战略投资 通源环境2015年10月获得6000万元A轮融资 [9][10] 兼并重组活动 - 行业兼并重组以多元化并购为主 收购方多为其他行业企业通过收购环保类公司布局污染治理业务 [12] - 重大并购交易包括中国碳中和2024年1月以6000万港币收购中国生态环境发展100%股权 宇通集团2023年2月以13.57亿元收购宇通重工27.11%股权 南钢股份2022年8月以21.75亿元收购柏中环境53.57%股权 [16] - 其他重要并购包括山东黄金2022年12月以1.94亿元收购金岸生态80%股权 中国节能2022年12月以4.83亿元收购铁汉修复100%股权 山东高速2021年11月以21亿元收购毅康股份51%股权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