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

搜索文档
部门联动 现场办公,青岛市推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会审机制”
齐鲁晚报网· 2025-06-11 22:46
城市交通管理创新 - 青岛地铁3号线永平路站通过新建电动车充电棚及集中停放点解决客流量大导致的停放杂乱问题,实现"骑行+地铁"绿色出行模式规范化管理 [1] - 创新推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会审机制",突破原有"选址审批流程繁琐、建设周期长"的发展瓶颈 [1] - 李沧区率先出台《公共区域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选址会审机制(试行)》,成为全市充电端口建设创新样板 [1] 会审机制运作模式 - 采用"提报选址、现场/线上会审、三日内反馈意见"的三步走流程,多部门协同使单个选址会审周期缩短至5个工作日,效率提升60% [2] - 对通过选址项目实行全程督导和动态跟踪,确保充电端口建设质量和进度 [2] - 已建成充电端口362个,占新增总数的28.3%,建设数量显著增长 [2] 数字化服务网络建设 - "会审机制"与"充电帮帮忙"小程序深度融合,形成"线上+线下"服务网络 [2] - 小程序具备实时显示充电桩、在线提报需求、举报安全隐患三大功能,实现系统自动派单和管理闭环 [2] 跨部门协作与民生改善 - 充电点建设需住建、消防、城管等多部门精准衔接,并协调居民对安全风险和公共空间占用的多元诉求 [1] - 设施覆盖老旧小区、商业综合体、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解决居民充电"最后一百米"难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