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规则公平性

搜索文档
中新网评:退货率高的板子不该只打消费者
中国新闻网· 2025-05-14 21:51
电商平台新功能引发争议 - 某电商平台上线"高退款人群屏蔽"功能引发网络热议 支持者认为有助于商家优化经营效率 反对者质疑可能损害消费者权益甚至演变为"大数据歧视"[1] - 数据显示女装退货率居高不下 直播带货商家退货率高达80%-90% 主要因设计、尺码、货不对板等问题长期困扰消费者[1] - 新功能允许商家屏蔽"异常退款人群"(存在退货空包、谎称未收到货等行为)和"高退款人群"(近90天退款率超过平台均值3倍且退货量大的人群)[4] 消费者权益视角 - 网友指出高退货率主因是商品质量、描述真实性或售后服务不到位 若平台仅通过退款率屏蔽用户可能变相纵容不良商家[3] - 消费者呼吁建立对等机制 如允许用户屏蔽商品描述不符、质量不稳定、退货率高的店铺 以形成更良性商业生态[3] - 部分消费者可能因合理维权行为被系统标记 陷入"退货难—差评—被屏蔽"的恶性循环[5] 商家运营视角 - 频繁退货用户给商家带来额外物流、人力与库存成本 新功能有助于筛选"优质客群"提升转化率与推广效率[3] - 开启屏蔽功能后 计划整体退款率会下降 但计划拿量(曝光点击)和成交订单数可能同步减少[4] - 在激烈电商竞争中 精准投放和降低交易成本是商家求生的重要手段[3] 平台治理与平衡 - 电商平台需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如完善商品质检机制、严惩虚假宣传、优化退换货流程 而非简单将责任转嫁消费者[5] - 规则设计需兼顾商业利益与用户体验 缺乏消费者权益配套保障易被诟病为"拉偏架"[5] - 当前仅万相台无界人群推广场景支持该功能 其他场景暂未开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