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空白期的商机红利
搜索文档
2700条投诉里的“金包银”裂痕
中国经营报· 2025-10-18 20:16
中国经营报《等深线》记者 郝亚娟 秦玉芳 上海、广州报道 随着纽约期金与现货黄金双双突破4200美元/盎司关口,国内足金首饰挂牌价也站上1200元/克。 在此背景下,号称"黄金平替"的金包银首饰,正在现实消费场景中和网络社交平台里遍地开花。一 句"不是足金买不起,而是金包银更有性价比",似乎宣示着一种全新的消费观念。 放眼国际,许多奢侈品牌的珠宝本就采用合金材质。业内人士指出,金包银的成功,无疑是一场针对年 轻消费市场的精准创新:它用"银的成本+金的外观+潮的设计",解决了"年轻人追求时尚黄金外 观"与"预算有限"之间的矛盾。 然而,随着金包银产品热度上升,相关消费投诉也在持续增加。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截至今年9月1 日,与"金包银"相关的投诉累计已达2700余条,多聚焦于"掉色""金量不足""假黄金"等问题。 多位专家接受《等深线》记者采访时指出,作为"外金内银"的混合制品,金包银天然被两种贵金属80多 倍的价格差异"撕裂",而其制作配比、成品检测等环节又缺乏统一、有效的标准,这制约了监管跟进, 必然导致众多乱象。 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CEO王立新也指出,"金包银"并不是黄金饰品的平替,尤其不具备黄金的投资价 ...